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探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肝血管瘤患者,瘤体直径5~27cm。全部病例经CT或MRI、肝动脉造影确诊。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栓塞。其中1例行3次栓塞,49例行1次栓塞。栓塞材料彩碘油+平阳霉素混合乳剂。结果:随访6~12个月,血管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操作成功率100%,栓塞后无不良反应,除3例栓塞后无明显效果外,其他患者肿瘤均缩小,35例瘤体均缩小达50%以上。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是一种疗效肯定,相对安全,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盐酸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混合性血管瘤草莓状瘤102例,疗程较短,疗效基本满意,其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83.82%,总有效率为100%.文本简要介绍了治疗技术,探讨了盐酸平阳霉素治疗的作用原理和优点.认为盐酸平阳霉素治疗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分析射频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应用射频消融治疗69例肝巨大血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19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56例患者病灶完全损毁,占总数的81.2%,13例患者消融不彻底,进行了第二次射频消融治疗后达到完全损毁。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发热、肝区治疗部位或射频针穿刺点处疼痛、恶心、呕吐以及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没有患者出现腹腔内大出血、胆瘘、空腔脏器穿孔、严重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术后患者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患者的病灶缩小均在50%以上,无1例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巨大血管瘤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是治疗肝巨大血管瘤的又一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能谱CT碘基图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肿瘤血供的判断作用.方法:随机抽取65例肝脏肿瘤患者能谱CT成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病理诊断为肝细胞性肝癌,且在TACE术后3周进行肝脏能谱CT检查.所有患者均获得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能谱图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对能谱图像进行碘基图像重建,再对栓塞术后瘤体进行碘浓度测量、比较.结果:在65例肝癌化疗栓塞术后患者中,5例(第1组)患者动脉期瘤体的IC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IC肝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期的IC病灶与IC肝脏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与门脉期LNR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60例(第2组)患者动脉期瘤体的IC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IC肝脏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期的IC病灶与IC肝脏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与门脉期LNR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血管减影检查(DSA)复查证实只有5例(第1组)患者瘤体仍有动脉供血,60例(第2组)患者瘤体没有动脉供血.结论:能谱CT碘基图能判断肝细胞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肿瘤瘤体血供情况,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5.
探讨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管瘤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瘤的患者采用先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肿瘤囊腔内注射。待肿瘤缩小及变硬后手术切除的方法,通过对治疗效果研究。探讨综合治疗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管瘤的方法。结果:6例病例通过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囊腔内注射后,肿瘤都变硬。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缩小程度最大达约原肿瘤的1/2,手术中肿瘤边界比较清楚。出血少。结论:采用先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肿瘤囊腔内注射再手术彻底切除的方法,治疗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管瘤。具有出血少、手术操作容易、切除彻底等优点。可以广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对肝血管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80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开腹组、介入栓塞组,比较3组手术情况,并于术后随访1 a,根据两组是否复发及肝功能衰竭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分析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3组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单发例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介入栓塞组年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腹腔镜组瘤体直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 05);开腹组手术时间((112. 4±21. 3) min)与腹腔镜组((102. 3±10. 8)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介入栓塞组,且介入栓塞组最低,组间差异显著(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中,瘤体直径、单多发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类型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介入栓塞术、腹腔镜组、开腹术均可有效治疗肝血管瘤,其中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影响较小,但术后患者康复效果与瘤体直径、术中出血量、手术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后CT、MR疗效评价及两种检查的评估优势。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1月为时间段,选取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患者16例,共19个病灶。分别行CT增强扫描检查及MR检查。测量整个瘤灶的大小、CT检查后分两组医师按两个标准测量存活瘤组织大小的数据(CT1、CT2)、MR检查存活瘤组织大小的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评估,分析介入治疗的疗效,同时比较CT、MR两种检查对疗效评价的差异性和客观性。本组病例19个肝血管瘤病灶疗效为72.29%~99.49%之间,疗效非常显著,病灶越小,疗效越好;CT1与CT2比较结果:显示S=-66,P=0.0010.05,说明两次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2的测量结果高于CT1;选择CT1数据与MR数据比较,结果显示:t=3.37,P=0.0030.05,说明两次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的测量结果高于CT1。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后CT、MR检查评价后疗效很好,部分小病灶治愈。两者均可行术后的复查评价,但MR评价测量数据及分析更加准确、客观,为流行病学分析提供更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对经病理证实的100例肝内占位病变碘油肝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碘油不仅能积聚在多血管恶性肿病中,也能积聚在多血管良性肿瘤内,其影像无差别,但碘油在病灶内滞留时间则明显不同,在恶性肿瘤内碘油能长时间滞留(1月以上),而良性肿瘤,除血管瘤外,碘油在3周内消散。利用碘油滞留时间不同这一特性,可对肝脏多血管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肝癌介入治疗后11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原因和治疗过程。全部病例均采用插导管至肝动脉内注入碘油化疗药物混悬剂(10ml~30ml)。结果:11例中出血发生在介入治疗后3d内有7例,3~7d4例。经内科治疗后8例出血停止,3例死亡。结论:碘油逆流入门静脉引起或加重原有门静脉高压是出血的主要原因,药物止血和降低门脉压力是治疗该症的主要方法,术前术中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葡聚糖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葡聚糖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随访观察术后症状缓解、子宫和肌瘤缩小的程度。结果显示30例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在有症状的27例中,24例(88.9%)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月经症状改善最为显著。子宫及肌瘤体积行UAE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彩超复查子宫及肌瘤的体积平均缩小率分别为17.42%、27.95%、42.86%和24.2%、38.0%、56.15%。这表明,采用葡聚糖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螺旋藻治疗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螺旋藻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运用螺旋藻治疗,对照组52例运用降血脂药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脏超声、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9%,对照组为65.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螺旋藻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达到治疗脂肪肝的目的,作用优于对照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宜于临床推广应用.超声检查是一种有效和方便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肝血管瘤与肝癌在一过性非延迟增强扫描的CT增强表现,并寻找它们的特点,对经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31例肝肿瘤病人的CT资料(肝血管瘤16例,肝癌15例)作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行平扫后立即做传统团注增强扫描,描述:病灶增强的类型,病灶强化的程度,强化组织的分布,造影剂用量为1.5mL/kg体重,结果,81%的肝血管瘤及8%的肝癌病灶可见以球关或结节状强化(P〈0.05)。81%的肝血管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 (AVM)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2 0例脑AVM患者 ,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DSA)后 ,采用Magic - 1 8F ,1,5F或MP 1 2F微导管系与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NBCA)栓塞剂 ,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 ,其中 6例栓塞后行γ -刀治疗。结果 :全部病人手术过程顺利 ,疗效满意。栓塞达 70 %以上 8例 ,70 %以下 12例。 1例发生短暂的血管痉挛 ,无出血等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术后随访 ,全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可提高治愈率 ,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对肢体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下肢肌肉内海绵状血管瘤 ,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12例在T1WI上为稍高信号 ,T2WI上均为高信号 ,信号不均匀 ,边缘不光整 ,肌肉受侵蚀 ,骨骼少受侵蚀。结论 :MRI可作为诊断肢体深部海绵状血管瘤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肝血管瘤的CT影像特征,提高CT对肝血管瘤诊断准确率.方法:对52例肝血管瘤进行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大多数肝血管瘤在CT上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椭圆形的低密度影,增强后动脉期明显环形强化,延迟期呈填充改变.结论:CT扫描是诊断肝血管瘤的一种有效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的方法。方法:本组70例行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其中22例肝门胆管癌),61例穿刺成功,成功率87.14%,手术证实无出血及胆漏并发症。结果:总成功率98.57%,全组无住院死亡病例。结论: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可作为PTC的首选方法,能有效防止出血和胆漏,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右侧径路PTC,左肝管定向穿刺PTC有助于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和分型诊断,应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蒋凤艳 《广西科学》1998,5(3):221-223
对38例子宫肌瘤进行RU486治疗及随访观察,其中19例采用RU486,25mg/d,从月经周期第1~3天开始,连续3个月;另19例仅随访观察,进行本研究时及3个月后分别进行B超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及测定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用药3个月后子宫大小缩小了1038%,子宫肌瘤缩小了3867%,与治疗前及观察组的子宫大小及子宫肌瘤大小相比有明显差异(P<0001)。最大径线的肌瘤在3cm以内,5625%患者肌瘤消失。RU486能使血内E2水平下降。表明,RU486能有效地治疗子宫肌瘤,尤其适用于年轻未生育过患者、绝经前期患者以及肌瘤稍小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