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1):124-128
技术使用的可持续性意指技术使用者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主要表现在技术使用者的可持续性、技术的可持续性以及过程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在经验型技术使用语境下,技术使用维持初级的可持续,人与自然整体和谐;在实体型技术使用情境里,技术使用的初级可持续状态被打破,人与自然关系异位;而在知识型技术使用境遇中,人类致力于在更高的层次上复归可持续性并建构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走向"生态伦理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模式建构应该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地平和科学方法之上。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的全球化造成了世界范围内普遍的环境奴役,因而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将蕴藏在其文本中关于人和自然辩证关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凝练成一种显性的理论体系,并将其转化为实践活动的图景——在现有条件下根据"全球视野"和"地方特色"设计出走向生态文明的思想方案和实践模式。构建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生态文明社会,要将系统论和整体主义、普遍性与特殊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作为构建生态文明模式的基本方法;将遏制和超越资本逻辑,以人为本,调节生产和引导消费等作为生态文明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文明的技术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是一个"技术一生态"概念,是技术进步与生态进化的协同统一体.通过技术手段来促进生态进化,建设生态文明,应以"预防原则"作为技术构建的总原则,加强对技术运行过程的社会控制,并力促技术的生态化和人文化转向,以实现生态文明视角下经济、生态与人文价值三者协同的技术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于浅海开放型养殖系统的多元生态养殖模式在数值模型等方面的不足,与新西兰国立水气研究院(NIWA)合作,开展了多元养殖系统中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和沉积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技术的社会塑形论的三重批判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的社会塑形论实现了传统技术哲学的社会学转向,它具有三重批判维度;一、对现象学技术哲学的形而思辨的批判,强调经验描述的重要性;二、对技术决定论的技术自主思想的批判,提出技术的社会建构;三、对传统技术发展观的线性模式的批判,主张技术发展的多向模式。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许多风险是由于技术决策过程中伦理缺位所引起的。把伦理思想融入技术决策过程是当代技术面临的重大课题。尽管人们的技术决策总是有意或者无意受到某种伦理的指引,但有意识地在技术决策中植入伦理则至少有三种伦理模式,即价值观模式、功利主义模式和道义主义模式。它们因侧重点不同而适应于不同层次的技术决策,没有一种模式能普遍适用所有的技术决策,但选择一种最合适的伦理模式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对于大型技术决策,则必须采取基于上述三种伦理模式的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4,(16):62-63
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重视江河湖泊的水环境治理;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西安市提出,实施“八水润西安”规划,综合整治城市水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技术以其无孔不入的渗透性,塑造并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世界。对于技术的思考与认知,也从近代以前的边缘状态转向认知的中心并成为哲学的事业。而且,当前任何一个研究领域都无法回避对技术的思考。围绕技术进行思考的维度主要有技术、自然、社会和人。这四个方面构成技术思考的主要框架并有机联系在一起,每个方面又充斥着各种已经被思考、需要再思考和需要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从而构成技术思考的图景。技术思考的最终归宿是获得人之为人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9.
多样性的再发现:从技术社会到生态社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最终要求我们放弃"技术社会"的发展模式,走向以尊重、保持和发展多样性为基础的"生态社会".技术社会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生态社会的出现则是人类主体选择的结果.从技术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换,将标志着人的文化进化的一种成熟以及理性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122-126
一部文明演进史就是一部技术范式更替史,技术范式更替是文明演进的主导脉络、基本动力、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文明演进则为技术范式更替提供问题契机和社会文化条件。现代技术范式具有高度的规模系统性、反自然反生态性和自主性,产生了生态危机和风险社会的客观后果,使自然、社会、文化和人全面技术化,制造了严峻无比的人类生存困境。以一种有机的、整体的、综合的绿色技术范式,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现代技术文明危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由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健康危机已成为现代性危机的重要表征.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厘清科学技术与生命健康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尤为必要.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生命困境体现为由科技异化导致的卫生环境问题、卫生意识问题、卫生体制问题.要走出这一困境,则必须深刻剖析生命的主体结构、生命活动的展开形式及其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层关联...  相似文献   

12.
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并不能简单归于所谓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存信念,而主要是近代以来形成、发展并扩张开来的以非伦理的生产方式为核心的人类非伦理的生存方式导致的。所以,人类如欲走出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从而走出自己的生存危机,就必须克服自己非伦理的生存方式即“异化”状态,恢复“伦理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3.
启蒙以后出现的理性的高扬、信仰的失落,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的意义危机。生态伦理学重建人的信仰——对生命和自然的信仰,它是一种生命信仰、道德信仰,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哲学信仰。它具有信仰的超越性、优位性特点,但只有将科学理性、哲学理性、情感和意志合一,才能重建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信仰,人类才能走出生态危机和意义危机。  相似文献   

14.
游而牧之是游牧民族历史时期的经典生产方式,是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草原环境、季节变化与草原承载力等相关自然要素做出的合理选择,游而牧之生产方式成为可能,正是游牧草原宽广辽阔的自然生态空间、丰富独特的自然生物资源、适宜驯养的自然野生动物以及人对自然与动物习性规律的掌握等基于自然选择原理基础之上的文化选择,也是不断适应草原地区恶劣自然环境、多变气候条件、牲畜繁育习性,并不断应对自然灾害侵袭,人与环境不断相互适应的精致选择、精准组合和精当创造。游而牧之生产方式有效地维护游牧民族生存发展与草原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动态平衡,凸显其厚重的生态文明、生存智慧与生态哲学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5.
在中共的领导和支持下,陕甘宁、晋察冀等根据地兴起了影响深远的自然科学运动。创立各类科技社团则成为这场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抗日根据地的科技社团在汇聚人才、培养科技干部,服务边区经济建设、推进科学知识的传播以及在参政议政、决策咨询和对外联络等方面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对于今天监督和指导科技社团的健康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技术生态风险防范的多维体系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生态风险既要末端治理更需源头防范,源头防范必须构建多维的综合性防范体系,它应包括企业和政府的主体防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社会个体防范,以及非营利组织等方面的防范。末端治理要选择一定理论思想指导下的可持续实践路径,表现在产业规划、技术试验、企业经营、生产工艺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17.
参照系是由一定维向构成的符号化的物质关系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关系系统。它能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以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状态将客体的性质及其量显现出来,获得经验知识;并在参照系变换中确定学科的理论体系。参照系具有界定对象世界及其认识范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际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关于技术转移深层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论述了技术转移导致化摩擦的原因和机制及其导致化异化的可能性问题。作认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技术-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确立科学的对外“技术-化”观,同时实施化变革与技术民族化,这是解决国际技术转移与化摩擦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维度破解技术创新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创性缺乏和创新成果难以扩散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两大痼疾,破解这两个技术创新难题需要利用由编码维和扩散维组成的文化空间分析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原因。编码维中的知识创造和扩散维中的知识扩散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文化的建设必须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并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动文化三个层面破解技术创新原创性不够和创新成果难以扩散的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城市建筑的非生态性阻碍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历史的联系。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态,再生建筑具有的生态价值可弥补现代城市建筑的不足:通过节省建筑所需资源和降低建筑垃圾的排放量以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通过整合不同的社会领域并建设公共空间来促进人际互动;通过维系城市的文化传统来延续城市的历史记忆。作为一种城市景观,再生建筑通过强制性、体验式、持久性的景观传播向人们传递多维度的生态理念。北京798艺术中心是国内典型的再生建筑,分析其在景观传播中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可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