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主观主义概率论中,概率被解释为置信度,置信度被解释为公平赌商。这一做法得到一个定理的有力支持。即所谓的“大弃赌定理”。由大弃赌定理进而得出一条合理性原则,即:一个置信体系是合理的,当且仅当,该置信体系满足概率演算公理。主观主义概率论据此为归纳合理性进行辩护。本文认为,大弃赌定理与归纳合理性并无实质性关系。大弃赌定理的真正意义在于表明,把主观置信度作为概率的一种解释是恰当的、但是,恰当的解释并非只此一种,而可以有多种,如把概率解释为相对频率等。经典主观主义概率论的错误之一是把概率解释的恰当性与概率归纳的合理性混淆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他们在为归纳法进行辩护的过程中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2.
作为实在论辩护的核心策略之一,无奇迹论证试图从科学的经验性成功推论其"近似真理性",并以"无奇迹"作为置信度指标.豪森分析了无奇迹论证的基本逻辑,批评了其在"近似真理"概念上的问题与逻辑困境,并通过揭示论证过程中的基础概率谬误否定了其逻辑有效性.随后,通过引入主观概率解释以及"休谟不等式",豪森提出了一个逻辑上有效的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哈姆金斯的集合论多宇宙观受到广泛关注。这种多宇宙观以集合论实践中的多样化模型和元数学上的不同集合概念断言为基点,诉诸类比论证、力迫的自然主义解释和理论的实用价值进行辩护。通过对这三大策略的比较分析发现:实用价值辩护虽然成功但非辩护之根本,类比论证的结论是或然性的,而自然主义解释只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辩护,并未沿承传统方法对力迫的形式技术辩护进路。在形式技术进路上,继续寻求解释集合力迫的新方法似乎举步维艰,而从技术源头上引入类力迫也许才是可行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当代英国哲学家吉利斯在归纳逻辑方面的工作对归纳合理性辩护问题有着重大启发意义,他对几种有效的概率解释的合理性的分析可看作是对基于这些解释的经典概率归纳逻辑的合理性给予了恰到好处的局部辩护,而他在人工智能的新进展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个新的逻辑框架则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归纳逻辑和归纳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英国哲学家吉利斯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概率基础、逻辑哲学与数学哲学,对概率哲学的学习和研究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在吉利斯关于概率哲学的研究中,他对当今各种主要的概率解释都给予过深刻的检视。他对这些概率解释所面临的困难的讨论使他得出了自己关于概率这个概念的相当具有原创性的见解。本文试图勾勒出吉利斯的概率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轮廓,并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给予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二十世纪,对于经典的数学概率演算,逐渐形成了四种解释,包括逻辑解释、主观解释、频率解释以及倾向解释.近年来吉利斯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概率解释,即主体间解释.本文主要论述这种新的概率解释理论,包括主体间解释的思想渊源、主体间概率的形成条件以及主体间概率的角色与定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科学理论如何能够被我们判定其真或伪,成真的概率有多大,是科学哲学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当代英国哲学家理查德·斯温伯恩对科学理论的成真概率进行了逻辑演绎。他提出,科学理论的成真概率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经验成真概率;其二是先验成真概率。前者依靠科学理论的"解释力";后者则依靠科学理论预设条件的"简单性"。两者一并构成了我们判定科学理论成真概率的原理。斯温伯恩关于科学理论成真概率的原理不仅适用于非生命事件的解释领域,而且也适用于有生命的人格性事件的解释领域。  相似文献   

8.
刘霞 《科学大观园》2013,(18):34-35
科学家一般认为量子理论只能对微观层面"施威",而对宏观层面则束手无策。但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如今有科学家提出,在量子世界起重要作用的互补原理和概率理论同样可用来解释一些宏观现象,比如人类的决策过程等。这是因为普通的概率理论无法将对人的决策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特定情境考虑在内,不过有了量子概率理论,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物理学家表示,将量子力学的规则应用于心理学和经济学有助于我们理解大脑和人类的决策行为。量子力学过程也会出现在微观尺度如果有人让你将意识和无意识区别开,你能做到吗?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一项很困难的任务。如果意识存在着一个物理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概率与因果的相互渗透与结合是现代归纳逻辑应用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朴素概率因果理论的兴起基于这样一种直观,即原因增加其结果发生的概率,但这种直观面临诸多反例与质疑。近来不少学者从过程连接和概率增加以及将这两种视角综合起来回应这些质疑,然而,这些新方案本身也面临问题,且不同程度地忽略因果远距作用和不在场因果等情形。我们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比较研究现有的解决路径,建构出一种新概念"构成正生发"作为断定因果的本质要素,并利用"E-lwl"来刻画因果路径的结构特征,进而提出一种新的刻画方式。这种新方式不仅能处理朴素直观面临的问题,而且能为那些被忽视的因果情形提供一种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
合取判断是概率判断的一种重要类型,但是在判断过程中会出现合取命题概率大于合取支概率的错误,其产生与题目陈述自身没有关系。以往认为合取谬误是个体在判断过程中采用了代表性启发式策略而导致的,但是这种理论只能解释题目陈述中含有事物相关特征描述而产生的错误,不能解释题目陈述中没有事物相关特征描述而产生的谬误。因此,基于双系统思维加工理论提出了新的解释,直觉思维系统的替代机制和分析思维系统遵循的最小努力法则共同导致了合取谬误,并提出了新的消解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