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际说是西方近代以前用以解释各种大气现象最为重要的理论,明清之际经传教士输入中国,对当时中国的气象知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梳理了利玛窦等人所译介的三际说,分析士人面对这一学说的新奇,他们多以传统的元气说或阴阳理论加以理解,产生了三际范围扩大、"三际无定"等认知。揭暄在此背景下绘制的"日火下降旸气上升图",是当时中西科学交流中新知产生的一个范例,亦是我国古代气象理论的一项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2.
由于文献的限制,西方光学知识在明清之际的影响一直难以厘清。综合新发现的《镜史》一书及其他相关材料,对孙云球的生平及交游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指出《镜史》为国人撰写的第一部光学著作,其中很多内容来源于汤若望的《远镜说》。孙云球在吸取西方光学知识的基础上,以水晶为材料磨制成各种光学器具,对后来的民间制镜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李渔的小说《十二楼》中关于各种光学器具的记载完全来自于《镜史》,对孙氏所制各种光学器具的推广起到不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明清之际的数次中西历法同异之争,随着对西法了解的深入,人们对中西差异的认识更加明确和具体,双方的冲突也愈加激烈。中西历法优劣之辩如同水火交争,不仅影响了明代历法改革的进程,也造成了清代中西思想和文化上的冲突。可以说"其所不同者,则人为之也",中西历法的论争不仅是科学上的争论与冲突,更是文化乃至政治上的隔阂与摩擦。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统计书目方法具体描述明清之际(十七世纪)中国科学的增长状况,并着重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和探讨各种可能影响和促成这一历史现象发生的因素。一、描述:增长的状况 1.总体描述我们选择《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描述明清之际科学书籍出产量变化情况的统计依据,将其中“天文历算类”、“地理类河渠之属”、“农学类”、“医学类”著录和存目之书,  相似文献   

5.
明清之际望远镜的传入对中国天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远镜曾对17世纪欧洲天文学产生深刻影响,天文学的意义因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明清之际,望远镜随欧洲天文学一起传入中国,并在当时天文历法改革的中西法斗争中为欧洲天文学最终被接受起了重要作用.在历法争斗中,望远镜曾作为"要器"观测交食,使得观测精度和公开性大大提升,确立了西法在交食预测方面的优越地位.另外,通过其观测到的天象,中国天文学家改变了对日月、五星、恒星甚至整个宇宙的认识,这为第谷体系在理论层面上被接受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6.
西方关于热本质的争论持续了几个世纪,最终以分子动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宣告结束。晚清出版的物理学著作很多都介绍了热本质问题,其中,《博物新编》的作者持热质说观点,《格致启蒙》较早引入了热动说。通过比较和分析文献,考察上述两著作对热本质说的论证,并结合其他著作,分析热本质说在晚清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16至19世纪,在中国仿制与使用西方火器的技术交流中,西方弹道学知识逐渐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相关知识、经验相结合,这集中反映在明清时期的兵书文献中.从描述术语的角度,主要就明清之际兵书文献中关于弹道学知识的描述进行辨析与探讨,从瞄准技术、弹道轨迹描述和对飞行的解释几个方面概述中国在明清之际既继承了传统火药抛射武器的定性描写,也吸收了西方弹道技术与理论,希冀以此反映出中国弹道学知识在16世纪西方弹道学知识传入之后的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8.
东汉之后,有关日月食方位的记载,一直是我国传统历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这些记载多是基于观测的实录,直到明末才开始对日月食方位进行定量的计算和观测.<新法算书>分别给出了计算和观测日月食方位的方法;王锡阐在<晓庵新法>中详细介绍了计算日月食方位的全部过程;梅文鼎和<历象考成>给出了确定日月食方位的作图法.文章在研究和比较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它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解释王锡阐在计算日月食方位过程中所使用的"泛向"、"次向"、"定向"的具体含义;追溯导致很多学者认为王锡阐确定日月食方位用的是日面、月面坐标,<历象考成>之法实本于王锡阐这一历史误读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在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哲学学科称之谓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哲学,它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关于简仪的地盘和圆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论证了元郭敬简仪,其下有“地盘”标24个方位,外有圆室,并讨论了圆室的两种可能形式和圆室对观测是否有妨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古印度地轮—水轮—风轮—空轮说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古代关于一个小世界的结构的理论,至迟在西晋(265-317年)时期便已随佛教的东来传入中国。这一理论认为:大地(即地轮)浮在水体(即水轮)之上,水轮依托于风轮之上,而风轮则有广漠的虚空承托,于是各自得以不坠落,从而论述了天地结构的稳定性,也表述了大地乃是在虚空中之一物的观念。从西晋到唐代(约7世纪)至少有5部佛经提及地轮、水轮、风轮的各不相同的具体尺度,这说明这一理论在古代印度有不同的流派存在。这一理论在佛教信徒中广为流传当无疑问。它也为一些道士所接受,并被改造成易为中国人理解的观念,载于若干道家的经典中。由于这一理论同占主导地位的张衡浑天说存在较大差异,又由于有关佛经对这一理论的具体描述各异而造成的混乱,致使这一理论在较长时间内并未产生更大的影响。一直到五代时期(约10世纪),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才得到重视,并成为对张衡浑天说进行重大改造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长年方是印度古典医学阿输吠陀八支之一,它不仅指回春术或能够治疗一切疾病的药物,还指防止衰老和延长寿命的方法.唐初时,太宗、高宗与武后出于治疗疾病或祈求长生等原因,放任长年方由印度方士传入中土,不仅对三位帝王的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尤其与唐太宗的去世有关,并且在唐文化尤其是道教中留下一些痕迹.  相似文献   

13.
考察化学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在清末民初的传播可知:在1868年至1898年期间,中文的化学著作中只介绍了化学原子论,直到19世纪末年,才开始介绍分子学说;进入20世纪后,大批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把新的化学知识传入中国,原子-分子学说也随之广泛传播开来.这一传播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化学在清末民初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取知识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番薯原产于热带美洲地区,明代中后期经东南亚传入中国。作为一种无性繁殖的块根作物,其种植技术与中国传统以“五谷”为代表的谷类种植法有所不同。在传入初期,农学家围绕其“栽种法则”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现了种植技术的本土化;嗣后在其北传的过程中,闽浙的越冬留种法并不适用于寒冷的北方地区,当地人们逐渐摸索出窖藏的技术来保存薯种。明清时期形成的番薯栽培与留种技术并不是全然的“新知”,中国传统薯蓣作物种植法、储谷法、冬季窖菜法与块茎作物留种法等“旧学”皆为番薯新知识的生成提供了有益借鉴。藉由此,本文提出应以动态的观念审视新作物种植技术的生成过程,为考察外来作物的栽培技术史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正>朝鲜战争已是一甲子前的往事,参战各方对它的反思却未曾停止。作为美国知名战地记者哈伯斯塔姆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本书结合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与众多参战老兵的回忆,从美方视角展现了朝鲜战争头一年波澜起伏的战况。作者以犀利的笔触剖析这场"为平局而死的战争",在生动描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科学研究更加专业化,跨学科学术交流变得日益困难。与此同时,科学家不仅需要不断提高与同行交流思想与科研成果的能力,而且要不断提高与各级决策层及公众就科研问题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公共部门是科研的主要资助者,有责任在科学传播与交流方面投入更多时间,因而需要有一个全面的关于科学传播与交流的政策作指导。  相似文献   

18.
明清西方力学在华的传播是研究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关键。《奇器图说》是中西力学知识会通的里程碑式作品,对于研究明清西方科学知识在华的传播极具代表性。在比较明末中西力学传统的基础上,分析明清西方力学知识在华传播的不同路径;以明清学者对《奇器图说》的认知为例研究受众群体对西方力学的认知特点,并分析明清受众特质对其影响,揭示出明清西方力学知识在华传播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出力学知识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动力与阻碍,及传播模式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1,(9):42-43
1952年1月20日,在朝鲜北部伊州,几架古怪的美机只是飞到东南上空悄悄转了几圈,然后有人就看见地上多了几种叫不出名字来的小虫子,还有许多跳蚤和这个季节不该出现的昆虫——苍蝇……接着,大批用纸包纸筒装着的跳蚤、蜘蛛、蚂蚁、苍蝇、蟋蟀、虱子等小虫子,也在志愿军许多前线阵地上和  相似文献   

20.
纵观19世纪金星凌日天象奇观的发生史,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和阶层人们的视域中都有其不同的意义。文章从郭嵩焘使英日记中三段关于金星凌日的记述切入,从金星凌日与郭嵩焘,天体观测与社会大众,阐释自然与国家利益三个维度逐层深入,剖析同一天文现象在西方世界与晚清中国两种文化和社会中产生的不同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