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具有哲人思想的科学家 ,我们称之为哲人科学家。从这一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哲人科学家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一是他们的思想火花被当作人类精神的瑰宝 ,二是他们在科学上都有着显著的成就。于是他们成为了科学和思想的领路人。当然 ,上述两点并不能完全概括哲人科学家的全部特征 ,他们的人格和人文主义气质同样映衬着他们的光辉。无论是马赫、彭加勒、迪昂 ,还是奥斯特瓦尔德、皮尔逊或爱因斯坦 ,他们从小就对科学、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博览群书。他们在具有广博知识的同时 ,更具有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敢于冲破形形…  相似文献   

2.
杰出科学家的成功经验对于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236位科学家传记的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文理兼修是杰出科学家成长经历的共性特征;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人文艺术涉猎尤为突出;人文艺术熏陶强化和丰富了科学家科学活动所需的认知技能、思维方式、创造心境以及价值追求.据此,研究提出了鼓励科技后备人才多样化兴趣培养,增加...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传统科学精神的伦理特征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科学精神的生成有其特定的自然环境格局,宗法社会格局和伦理型的化格局的化背景及其建构,进而使我国传统的科学精神具有务实的价值取向、情理的认知方式和重经验体悟的性格,从而生成了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情理合一的认知精神,尚经崇行的探索精神。它们分别从价值取向、认知方式和实际运作等方面显现其伦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普朗克原则指出,年老科学家比年轻科学家接受新理论的速度更缓慢。本文试图在社会语境下分析年龄在科学创新接受度方面的影响,包括认知和动机因素、结构因素以及科学评估的语境。研究认为,相关实证研究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普朗克原则,年龄并不是抵制新科学理论的强相关因素,在新科学理论被接受过程中年龄的影响受其他多种因素作用,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家对新理论的接受和选择,但其选择的背后因素是认知的差异。年龄效应的复杂性体现在,年轻科学家和年老科学家职业生涯的差异使其在接受新理论时所面临的社会风险及认知语境不同,或者还有其他影响科学变更的因素。因此应该摒弃"年老科学家必然导致对新理论的抵制"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人人都希望有令自己满意的性格.科学家们的研究也不断发现基因与性格存在关联的证据,但后天环境对其影响更大,性格与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紧密相关.专家表示,孩子出生时虽然会表现出不同的气质,比如有些会比较急躁,有些则平易温顺,但这种气质会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慢慢变成较为稳定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正>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让科学家成为受尊崇、被向往的职业,鼓励更多人投身科学事业中来。在近日召开的2019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科学家施一公强调,科学精神的传播要靠全社会的力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青年科学家的力量。让青年科学家为传播科学精神代言,这并非应景之言,而是重要且必要的事。什么是科学精神?在我国最早提出"科学精神"概念的学者任鸿隽看来,科学精神为"科学发生之源泉","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在施一公看来,科学精神的内涵包括求真、独立和合作、质疑。  相似文献   

7.
意象是意义与图像的有机结合体,是创造性活动不可或缺的逻辑基点、加工方法、过程与结果。中国古典和西方近现代美学与文艺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和认知心理学等的研究成果都表明:意象是艺术创作、审美创造、科学创造,甚至生活创造活动中所共同拥有的心理图像,是统摄感性、理性认知活动及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精神活动。意和像的构成因素及组合方式不同,形成了意像的不同种类。艺术意象、审美意象与科学意象的基本过程相似,但具体过程的目标、走向与结果表达式很不相同。有关意象的理论值得更深入和系统探讨;同时应当补充实证研究,例如艺术家与科学家创造过程中图像资料的统计分析;各类人群的意象调查与测验;各类意象加工模式、特点与水平实验等。意象研究是艺术认知、审美认知与科学认知,艺术教育、审美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重要交结点。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形象对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学领域有着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较高,因此,本文基于对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科学家后备队伍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以及其与选择科研工作为未来职业的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科学家形象中的部分维度与科学家后备队伍职业选择意愿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加强科学家形象建设有利于吸引更多理工科学生进入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9.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引入paradigm一词,试图通过对共有范例的习得、模仿的诠释来突显其背后不同于传统哲学依赖于方法论规则的另类认知模式。这种认知模式的功能既包括逻辑方面的也包括(更强调)社会和心理方面的,从而彰显了科学家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范例的模仿、习得、认知信念的确立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认知特征。库恩强调从共有范例的模仿、习得中确立paradigm的思维方式及其在(非严格规范的和作用有限的)逻辑规则和(主要是)心理信念两个方面的功能,以及paradigm概念本身所蕴含的整体性、可塑性和认知特征,使得我们最好把paradigm一词翻译为"范式"而不是"规范"或别的中文词。  相似文献   

10.
培养杰出科学家、催生重大科技成果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对独立科学家的研究有助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借鉴。本文在界定独立科学家内涵的基础上,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归纳分析了独立科学家的特质,分别为自由奔放、返璞归真、特立独行、跨界游移和能力卓越,接下来依据条件积累、螺旋上升和作用外显三个典型阶段分析了独立科学家特质的形成机理,最后得出对促进我国人才培养具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儒学以其突出的伦理精神和人文情怀从根本上区别于当代科学。在认知理论视角下对照儒学和当代科学,不但使儒学与当代科学的区别得以具化,而且使儒学对于当代科学观念更新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凸显。在具化和明确儒学认知理论与当代科学的根本区别的前提下,从基本理念、方法、尺度和发展归宿等方面把儒学认知伦理融入科学之中,使科学发展彰显出人与物一体的人文意蕴、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情趣,对于当代科学观念的更新,开创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气派的科学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晋代著名科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提出了值得重视的科学思想,"至明极聪"而不可"毕见尽闻"的科学认知论揭示了世界的无限性以及感官认识的有限性,为科学探索活动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形神相卫"的心身关系论揭示了精神与躯体、养神与养身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人所好恶,各各不同"的人格差异论为人们科学地识别和使用人才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科技与社会(STS)的角度,探讨了公众不接受转基因科学表述、不信任转基因科学家的社会学与心理学因素。从社会学角度看,科学家在转基因传播中表现出知识强势,忽视了公众关切,科学信息与媒体传播之间存在错位,这些因素导致了转基因科学家在舆论上的弱势。从心理认知角度看,科学知识在公众形成转基因态度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而信任与价值则构成了影响受众接受科学信息的更重要的"认知通道"。由此,必须深刻反思现有的基于知识传播的转基因科普策略,把重点从"教育"公众转向系统性融合价值、信任与知识的公众参与科学模型上来。  相似文献   

14.
科学知识经济学以经济学建立科学活动模型,其认识论旨趣令它在主题上与经济化认识论、经济化科学哲学而非科学经济学、科学社会学中的准经济论证更接近。较之经济化科学哲学,ESK概念更能体现在科学家自利动机、科学知识的社会形成的有效性问题上与SSK的逻辑联系,但它在研究旨趣、工具、方法和规范性上又区别于SSK。ESK具有本体论研究潜能,成为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自然化科学哲学交叉领域的独特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出现的科学编史学“内史论”与“外史论”之争,虽然各自能一定程度上解释科学的发展现象,但过于极端的做法并不能令人满意,对于科学发展也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而依托苏联(俄罗斯)科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所三位代表人物形成的“综合论”学派,具有辩证且立体的学派理念、目标方向、特征表现,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学术眼界。对于学术界更全面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成果、科学活动、科学价值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社1915年创办的《科学》是中国近代传播科学技术的重要阵地。《科学》尤为关注科学家,通过传记、轶闻、评论等形式对科学家进行介绍,构建了聪明、勤奋刻苦、热爱科学和科学真理的科学家形象。《科学》中科学家的描述力求客观、准确,并通过生活逸闻趣事对科学家形象进行补充,介绍的科学家以国外为主,但是对中国科学家也有所关注。《科学》对科学家形象的构建,有利于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提高民众科学素养,同时对于提升中国近代科学家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乔治·加布里·斯托克斯是维多利亚时代科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研究领域遍及流体动力学、光学、光谱学和数学等学科。在剑桥卢卡斯数学讲座教授位置上执教54年,培养出麦克斯韦、瑞利勋爵和J.J.汤姆逊这样的科学大师。同时他还在英国皇家学会担任要职,并能与性格各异的科学家友善相处。他的杰出成就也使他置身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名流之列。  相似文献   

18.
关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中国学术界虽不乏探讨,但迄今尚未见到从宗教社会学新范式的视角探讨科学与宗教的论著。启蒙运动以来世俗化理论框架下的宗教认知一直在东、西方广为流行且影响深远,近二十年确立起来的宗教社会学新范式则揭示了一种新的宗教认知和新的宗教观。认识宗教社会学新范式对于全面、客观地理解科学与宗教、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乃至对于科技与社会领域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拓展意义。本文首先阐发了为"范式"一词重塑辉煌的思考以及相遇"新范式"的机缘之幸;继而简要介绍了宗教社会学新、旧范式的主要差异,新范式中的科学与宗教之观点;最后就新范式对于科学与宗教以及科技与社会(STS)研究可能的启示进行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家口述具有史实、记忆、事迹等相互联系的定位与功能。作为史实的科学家口述是现当代科技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但口述过程及整理方式对历史还原度有所影响。而在口述史学“集体记忆”理论的视角下,科学家关于个体经历和历史进程的记忆是在社会框架中不断调整的。中国科学家口述呈现出的集体记忆,使得科技人物研究能够在提供细节的同时,更成为趋近历史的研究方法。此外,中国科学家口述还被挖掘为模范事迹,在沉淀为文化记忆的过程中实现着科学共同体乃至全社会的价值规范与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80年代由"竹子开花"现象引发的"抢救大熊猫"活动进行基于科学传播视角的研究,关注在"竹子开花"事件中,科学传播的背景、机制和过程,呈现生态相关知识被社会建构的情况。大熊猫作为中国最为民众所认知的濒危物种,具有科学、政治和文化意涵。保护大熊猫成为一个值得分析的野生动物保护案例。虽然许多民众早已知道竹子是大熊猫的主食,但是,竹子开花作为一种自然界的现象,被认知的过程却复杂得多。本文通过对这场由自然现象过渡到社会活动、从"竹子开花"到"抢救大熊猫"的野生动物保护案例进行分析,试图呈现事件之中由媒体建构和主导的科学传播面貌,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之间多重且复杂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大熊猫和野生动物保护带来的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