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人对"地球离极自转"和"冰河期形成因为"的科学发现,为研究全球气候的自然变化规律和预测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自身的基本运动形式,直接影响着太阳热能对地球表面的辐射和分布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引起全球整体气候变化和区域性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通过观测地球表面位置相对于空间纬度的变化趋势,能有效预测地球各区域气候的变化趋势.地球整体和区域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发现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和规律,找到整体和区域气候变化的预测方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过去2000年全球典型暖期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研究"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1)新建了40余条高分辨率气候序列,显著提高了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序列的覆盖度和时间分辨率;(2)揭示了暖期气候的空间协同特征及历史典型暖期与20世纪暖期气候格局的差异;(3)诊断了自然驱动的历史暖期与温室气体驱动的20世纪暖期形成机制的差异;(4)量化分析了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响应过程,辨识了冷、暖期对中国社会经济影响的主要差异。上述研究成果增进了对年代至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特征与机制的认识,对我国适应未来气候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米丽肯近来敦促人们放弃使用"概念",抵制语言与世界分离的二元论理论图景;她提出"殊念"和"殊踪"两个新概念,用以发展和完善她一贯的自然主义进路。在阐述殊念和殊踪的基本内涵,以及这两个概念所带来的新的世界图景特征之后,进而解释了米丽肯哲学中自然语义发展为语言语义的可能性。米丽肯认为,自然有着优先位置,但自然的知觉过程也是一个解释过程,由此语言生长自(自然)世界。最后,通过对米丽肯与布兰顿思想关联的简要讨论,对米丽肯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宏观把握,同时也暗示了融合自然主义与理性主义研究进路的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4.
气候告急     
正疫情危机之下,人类"被隔离",地球获得了"喘息",但气候变化的红色预警并未因此有丝毫改变。一个又一个"史上最热年"接踵而至,我们所看到的极端气候现象也可能"更极端"。山火频发、"怪病"来袭、旱涝无常……种种看似并无关联的突发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有着怎样的因果关系?人类又该做些什么来修复地球的"创伤"?  相似文献   

5.
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项目集中了国内外土地利用、气候、生态等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从"全球视角"出发,通过国际对比揭示与评估局地、区域和全球尺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LUCC)过程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影响,不仅可以为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模式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对于科学调控人类土地利用行为,缓减与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该项目近5年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末次盛冰期以来,我国沙漠和沙地经历了气候由冷干向暖湿的变化以及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的急剧增强,地表沉积和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支持下,我们对最近21ka以来中国沙漠和沙地环境演化的特征、影响机制以及自然与人为因素的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末次盛冰期,中国沙漠和沙地的流沙面积扩张了10%—270%;在全新世暖期,中国西部沙漠的流沙面积缩小了5%—20%,中部-东部沙地基本被植被覆盖、流沙固定。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对沙地地区的影响急剧增强,证据显示,现代的流沙活动受到自然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进一步的分析有望定量区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沙漠化变化的贡献。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要加强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的定量重建、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机制、沙漠和沙地对气候变率响应的敏感性以及粉尘释放的定量评估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在20世纪70年代初为反驳"世界气候异常"和"新冰期恐慌"提供了思想资源,甚至也为质疑当前的"全球变暖人为说"提供了依据。文章以《竺可桢日记》为线索,探讨竺可桢气候变迁思想的来源,发现其受到196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气象组织联合举办的"气候变化"会议(罗马)主流观点的影响,并在亚欧大陆气候变迁的时间和空间规律问题上受到英国气象学家兰姆的启发。他对"气候突变"理论表现出的保守态度,不能排除"文革"时期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德国研究人员近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气候政策有可能加剧全球贫困,但通过补偿政策可以缓解这一影响.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通讯》. 之前的研究认为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对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影响最严重.然而,旨在缓解气候变化的政策带来的影响,如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也可能增加贫困者的经济负担、加剧全球贫困问题,尽管这种影响的程度尚存争议.因此研究人员建议,气候政策应与补偿政策相结合,以公平分摊成本.  相似文献   

9.
德国研究人员近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气候政策有可能加剧全球贫困,但通过补偿政策可以缓解这一影响.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通讯》. 之前的研究认为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对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影响最严重.然而,旨在缓解气候变化的政策带来的影响,如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也可能增加贫困者的经济负担、加剧全球贫困问题,尽管这种影响的程度尚存争议.因此研究人员建议,气候政策应与补偿政策相结合,以公平分摊成本.  相似文献   

10.
年代际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会引发一系列重大灾害事件,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危及人类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因此,研究年代际气候变化的规律,预知年代际重大气候事件,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基于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项目"气候多尺度变化与年代际重大事件的归因及预估"于2016年7月正式立项。该项目旨在:(1)厘清全球气候多尺度变化的时空格局及年代际气候变化的规律;(2)揭示人类活动和多尺度气候变率对气候整体变化的作用及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主控因子;(3)认识人类活动对年代际气候变化的调制作用,诊断年代际重大气候事件的早期信号。本文将对该项目2016~2018年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正>全球超过15000名科学家联名发布了一份《致人类警告信》,提醒众人地球正身处险境。气候变化、沙漠化、淡水减少、物种灭绝、人口爆炸式增长……都在对人类与地球的未来造成威胁。这封警告信最初撰写于1992年,由包括大多数在世诺奖得主在内的1500名科学家签署。信中指出,我们对自然世界的影响很可能导致"人类的悲惨结局",并对地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尝试从气候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俄罗斯出现的“新欧亚主义”,认为这是一种地缘政治视角下的陆权理论,是俄罗斯传统扩张理论和实践的延续与发展.该理论的提出,反映了俄罗斯民族选择历史道路和构建独特的欧亚文明观的一种趋势,表明作为自然因素的气候对民族和国家有深刻影响,“新欧亚主义”是普京实现其强国梦的“欧亚联盟”战略思想之...  相似文献   

13.
冰川产生于气候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冰川变化是气候波动的结果。同时,冰川变化反过来又会作用于自然环境导致气候变化。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在过去的50年里冰川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与气温的升高有明显的关系,是对近期气候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
近年,热带太平洋地区高分辨率气候记录研究对学界普遍接受的气候突变"高纬驱动说"提出质疑,全新世气候突变事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热点。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是地球气候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全球物质和能量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亚洲季风区和干旱区全新世气候突变事件研究仍十分薄弱,百年-年代际气候变率研究尚未展开。本项目选择湖泊沉积和石笋为研究材料,以亚洲季风区和干旱区高分辨率气候记录的关键空白区为重点研究区,开展全新世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多指标综合集成研究以及多模式、多尺度数值模拟研究,以期查明亚洲季风区和干旱区全新世气候突变事件的结构特征与空间表现、百年-年代际气候变率的时空特征以及现代增温的自然背景,阐明全新世不同时间尺度亚洲季风变异和干旱演变的动力学过程与驱动机制。本项目有望在全新世气候研究领域取得引领性学术成果,在理论认识层面,为理解全新世气候变化机制提出原创性观点;在国家需求层面,为评估和应对全球变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12):104-109
梅棹忠夫1957年发表《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一文,以此构筑"比较文明学序说",并立足于"机能论"立场对世界历史理论进行生态史观审度。"文明的生态史观"在我国学界的研究并不尽人意,大多将其较为简单归结到地理环境决定论草草了事。在深入理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重要生态文明思想的关键节点上,对其"文明的生态史观"进行与时俱进的深度挖掘仍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至少梅棹忠夫给出考量世界文明史演化进程诸多要素中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自然要素,就此而言,在当代就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当然对其进行唯物史观的反思与审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拉图尔基于广义对称性原则和拟客体的概念,提出行动本体论,消解了现代性主客二元对立,实现了非还原性的异质建构。他进而提出差异性的"存在模式",强调非现代性的世界和多元化的文化,这有助于当代科学哲学的开放性发展,并填平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17.
当前气候政策已实施了几十年之久,但围绕着气候变化的争论始终存在,而且愈演愈烈。本文通过研究,疏理了当前在气候变化科学事实和形成原因的争论,在气候预测模型和影响评估的争论,在气候变化科学认知以及气候资源属性的争论,试图从哲学角度提出这些争论的根源:即需要另辟蹊径解决气候变化研究的不确定问题;加强气候变化科学自主性的研究;优先权制度成为了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一把双刃剑,注重对气候变化重大问题顶层设计,注重科学传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自然类本质主义与HPC理论都假定某种"基础"在自然类的认知实践中发挥关键作用,这种基础即"本质"和"因果自我平衡机制",但无论是"本质"还是"机制"都存在各自的问题。最近兴起的稳定属性簇理论(SPC)主张在定义自然类以及解释自然类的认知价值过程中放弃"本质"或"机制"等基础的作用,仅仅关注属性簇的稳定性,进而试图提供自然类的一种更具统一性的因果解释。然而,自然类的SPC理论并不能真正避免某种"基础",还会面临其他困难。通过对传统本质的倾向性解读,自然类本质主义至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与进化论相容,由此可以规避形形色色的自然类非本质主义替代理论。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理论评价的视角分析气候争议问题,厘清气候的自然波动学说和温室效应理论是什么,它们分别如何解释1880年以后出现的全球变暖现象,以及气候的自然波动学说存在什么缺陷导致与之竞争的理论胜出。在说明温室效应气候理论发展过程的同时,通过说明自然波动假说因为解释1880年以后全球变暖遇到不能解释的反常现象而成为一种解释能力较弱的理论,反过来说明与之竞争的温室效应气候理论相对来说更具有合理性,提示那种气候系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完全消除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影响的想法是危险的,人类必须关注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带来的微小反馈累积起来对气候系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环境伦理到信息伦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伦理理论却在价值论的路径上找到了契合点。自然实体的"内在价值"构成了环境伦理的价值基础,但将自然实体进行数据集合化的"信息体"却无法成功地将"内在价值"嫁接于信息伦理之中,而基于物质和信息的"双重存在"、"双重演化"理论的"普遍关系效应"的生态价值观有效消解了"内在价值",并且成为了信息伦理的新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