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CE318地基观测的光学特性数据,反演南宁市气溶胶光学厚度、?ngstr?m波长指数α、浑浊度系数β,对光学特性的月、季节、日变化以及典型天气作了分析,并利用图解法研究南宁市气溶胶分类,加深对该地区气溶胶认识的同时也为南宁市气溶胶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 AOD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3月份、8月份,年平均值为(0. 53±0. 09),春季的AOD最高,夏季最低。AOD日变化曲线较平稳,且值较大的一天与PM2. 5、PM10走势一致。AOD高值区(AOD0. 7)与海盐型气溶胶及细模态气溶胶吸湿增长有关。(2)α最大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4月和6月份,年平均值是(1. 34±0. 08),春季的α最高,秋季最低,气溶胶粒子中细粒子占主导作用,南宁市属城市—工业型气溶胶。(3)β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1月份、8月份,年均值是(0. 22±0. 02),曲线变化走势和AOD一致,β值在0. 2左右,说明空气有污染但还是比较清洁的。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大气气溶胶的太阳光度计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春冬两季分别架设在兰州市与兰州市郊皋兰山的CE318型太阳光度计资料分析山谷内与山顶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差别,研究兰州市特殊地形影响下的AOD变化情况、以及气溶胶粒子的主要类型.市区AOD日变化可分为市区峰型和平稳型,山上为峰型和谷型.AOD平均日变化在市区与山上是冬季大于春季,市区大于山上.市区上空的大部分气溶胶集中在600 m以下的高度层中,春季这一气层的气溶胶对总AOD的贡献率为48%,冬季为60%,冬季大于春季.山上气溶胶平均粒径冬季小于春季,冬季气溶胶粒子以细粒子为主,春季气溶胶粒子以粗粒子为主.  相似文献   

3.
甘肃半干旱区城乡气溶胶光学特性的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E318型太阳光度计(532nm波段)在2004年5月-2007年5月的城乡观测资料,反演分析了半干旱地区城乡气溶胶的光学特征.得到了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年季变化,并对不同季节气溶胶的光学厚度以及波长指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结合兰州市郊区资料,对城郊大气气溶胶光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及原因分析.认为较城市而言,半干旱区乡村大气总体上较城市更为洁净.城市气溶胶受到冬季采暖期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了AOD冬季大、夏季小的特点.气溶胶主要以工业粉尘和沙尘气溶胶为主,夜间逆温层对AOD的日变化影响较大.乡村春季沙尘天气较多,气溶胶浓度变化受季节的影响,春季AOD最大.气溶胶主控粒子多为沙尘粒子.  相似文献   

4.
兰州大气气溶胶的太阳光度计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年春冬两季在兰州及其市郊皋兰山的CE318型太阳光度计观测资料,分析了市区内与山上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通过研究发现,兰州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大气稳定度;而气溶胶波长指数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地面水平风速。市区AOD日变化呈现峰型和平稳型,山上为峰型和谷型。市区的AOD平均值显著大于山上;市区与山上的AOD平均日变化都为冬季大于春季。市区上空的大部分气溶胶集中在600m以下的高度层中,春季这一气层的气溶胶对总AOD的贡献率为71.4%,冬季为74.6%。山上气溶胶粒子半径冬季小于春季;市区上空春季气溶胶粒子以沙尘为主;冬季气溶胶粒子以烟尘排放为主。  相似文献   

5.
利用MicrotopsⅡ型手持太阳光度计实测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对天津沿海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研究,并结合波长指数α、浑浊度系数β对气溶胶特性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2018年3月到11月中,AOD500月变化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为0.94±0.38,最低值出现在5月,为0.41±0.20;在季节变化中夏季最高,秋季最低.α月变化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为1.42±0.02,最低值出现在5月,为0.76±0.42;在季节分布中夏季最高,春季最低,根据波长指数分布特点,细粒子占天津沿海地区气溶胶类型的主导地位.β在研究时段内平均为0.39±0.33,空气以较为浑浊为主,月分布中最低月和最高月分别出现在5月和11月,季节分布中夏季最高.在气溶胶的模态占比分析中,细模态占据主要贡献比率.AOD高值可能与北方沙尘、海盐气溶胶、细模态气溶胶吸湿增长有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MODIS高时空分辨率(日; 1 km×1 km)气溶胶光学厚度新产品MCD19A2, 研究东北三省2000—2019年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 东北三省近20年来AOD变化不大, 均值为0.23。2003年, 春旱、扬沙和农田秸秆燃烧导致AOD最高(0.38)。AOD从南往北呈递减趋势, 总体上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AOD高值区集中在辽中南城市群等人口密集的工业发达地区, 低值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等山区。AOD具有季节分布特征, 春夏季高, 秋冬季低。研究结果可为气溶胶对大气辐射收支平衡影响的研究以及模拟颗粒物浓度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WRF-Chem的AOD预报在一次沙尘天气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是表征大气气溶胶光学特征的最基本量;它可以用来推算大气气溶胶含量,是确定大气气溶胶辐射气候效应及大气污染程度的关键因子。利用WRF-Chem数值模式对我国北方2010年3月19~23日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主要分析了模式对于AOD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模式对于气溶胶光学特性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模拟结果中AOD、PM2.5、PM10的时空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通过与MODIS AOD卫星资料和地基AERONET观测网站点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AOD模拟结果与卫星产品和站点实测数据较吻合,模式24 h预报能够较好地体现AOD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运用CE318太阳光度计对南宁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观测.反演得到气溶胶光学厚度(AOD500nm)季节分布:冬季(0.98)春季(0.77)秋季(0.75)夏季(0.47);ngstrm波长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1.33)夏季(1.30)秋季(1.15)春季(0.95);气溶胶粗模态上的体积数浓度: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对应细模态的体积数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单次散射反照比(以440nm为例)在夏季(0.98)最高,散射光学厚度在冬季有极大值.由微脉冲激光雷达得到平均垂直消光系数大小依次为:冬季(0.15)秋季(0.14)春季(0.13)夏季(0.08).根据地基观测结果分析了南宁地区气溶胶的季节类型,存在冬季(12、1、2月)的霾/混合气溶胶、春季(3~5月)的沙尘气溶胶、初夏(6月)的生物质气溶胶、夏季的背景气溶胶,以及秋季城市/工业气溶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地基、卫星(MODIS)遥感反演的AOD参数(137个样本),75%样本在误差范围内,MODIS总体上呈现污染天低估的特征(20%);干净天则多为高估结果,最高的误差频率出现在0~0.1区间.  相似文献   

9.
利用CALIPSO卫星2级产品,分析了华北地区不同污染条件下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时空分布特征,气溶胶的季节成分比例及其光学属性和垂直分布特征.结合AERONET观测数据,对气溶胶的季节光学属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华北地区AOD高值区分布于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带,低值区主要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丘陵;夏季AOD最大,春季最小;能见度大时AOD小,能见度小时AOD大.华北地区气溶胶以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为主,但在春季、秋季、冬季受来自北方的沙尘影响显著;春季退偏振比和色比值最大,夏季最小.春季沙尘被长距离传输至对流层中部及以上区域,夏季强烈的大气垂直对流活动使得大量气溶胶从边界层内被带至自由对流层,秋冬季稳定的气象条件使大量的气溶胶滞留在边界层内.  相似文献   

10.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反演对研究大气污染和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连续两天的Terra/MODIS影像,依据0.47、0.55、0.66、0.86μm 4个通道的表观反射率与AOD在大气辐射传输中的关系,构造闭合的非线性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反演得到两天的AOD值,并与MODIS业务化的AOD数据及AERONET地基太阳光度计观测值进行对比.发现该算法的反演结果与地基观测值的相对误差在30%以内,同时也对反演的气溶胶波长指数及浊度系数等和地基观测情况进行了对比与讨论,证实反演结果与地基观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种基于两天MODIS数据的气溶胶反演是利用多幅卫星影像来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一次有效尝试,反演得到AOD值对环境污染监测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1.
青岛近岸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E318太阳光度计测量了青岛小麦岛地区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分析了青岛近岸海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特性。结果表明:气溶胶光学厚度光谱基本满足ngstrm关系,其中大气浑浊度系数κ=0.22±0.07,ngstrm指数υ=1.26±0.23。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日变化有3种典型趋势,分别是上升型、下降型和凸型。季节变化特点为春、夏季气溶胶光学厚度大,而冬季小。  相似文献   

12.
气溶胶在大气污染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以ENVI 5.0作为平台,利用2008年至2014年期间的京津冀辽鲁地区AOD,分析了京津冀辽鲁地区三省两市的AOD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经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从空间分布上看,总体呈现出从西部到东部的逐渐递减的趋势,京津冀辽鲁地区的AOD值范围在0.0-1.0之间,高值区分布在人口相对密集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高值可达到0.8以上,低值在0.2以下;高值区数值可达到低值区的5倍以上.从时间变化上看,AOD年均值趋势线的变化斜率为0.03左右,这说明京津冀辽鲁地区近年来年均AOD值有微弱的上升趋势;就四季来看,在夏季数值最高(AOD值基本处于1.0-1.5之间);在春季、秋季、冬季AOD值相差不大,基本处于0.8-1.0之间.从各季节的AOD值年际变化趋势来看基本处于波动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一次霾过程的气溶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8年5月26日河北省机载粒子探测系统PMS获得的飞行探测资料,分析了大气气溶胶包括粗细粒子的浓度、尺度谱分布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对不同高度的谱分布进行了拟合.分析表明:霾天气下,气溶胶在近地面到1km高度层内有所积累,随后数浓度迅速减少.1-4km高度段中,气溶胶数浓度减少趋势变缓,4km以上气溶胶数浓度保持在30-40cm-3.低空气溶胶数浓度和平均直径水平变化不大;中高空由于云区的出现变化幅度相对较明显.霾天气下的同尺度气溶胶数密度谱值一般要高出晴天下一个量级以上.负幂函数对积聚态粒子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修正后的伽马谱分布函数对粗粒子谱分布平均曲线的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新疆戈壁地区沙尘监测,为区域气候变化研究和局地卫星遥感精度验证提供地基观测依据,利用CE-318太阳光度计在博斯腾湖地区2010年4~12月测得的太阳直接辐射数据,应用消光法反演了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Ångström波长指数α并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550 nm AOD平均值为0.33±0.22。当α>0.5时,550 nm AOD日均值小于0.25; 当α<0.5时,550 nm AOD日均值大于0.3。AOD日变化在非沙尘天气时有3种类型:平稳型、上升型和下降型。沙尘天气时有3种类型:上升型、早晨傍晚高且午时有低值、早晨傍晚低且午时有高值。AOD季节变化是春季最大,冬秋次之,夏季最小。当地年均大气透明度较好,气溶胶成分单一,沙尘天气是影响当地大气浑浊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衡水湖湿地上空一次飞行探测过程中的大气气溶胶的垂直分布、水平分布以及平均谱分布,并应用多阶Γ函数对不同高度的谱分布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为:衡水湖湖面附近气溶胶小粒子的算术平均直径平均值为0.18μm,湖面上空气溶胶的小粒子数浓度平均值为1762.17cm-3;衡水湖上空气溶胶数浓度较周边陆地小,且随着高度增加水平方向上粒子数浓度变化范围变小.同高度陆地上空气溶胶粒子算术平均直径较衡水湖湖面上空大;1500m以下同高度上陆地上空与湖面上空的粒子尺度差变化较小,其后随着高度的增加,两者上空粒子尺度之间的差异变大;细粒子谱分布在0.28μm左右处出现峰值;多阶Γ函数对气溶胶粒子谱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地基遥感方法可以直接得到大气气溶胶的辐射特性,用于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特征的研究。利用ASD地物光谱仪在永兴岛海洋站楼顶获取的太阳辐射实测数据,应用蒙特卡罗方法随机生成气溶胶4种组分比例近似求解消光方程来反演气溶胶粒子谱。结果表明,实验期间永兴岛气溶胶各组分比例与标准辐射大气模型中的海洋型气溶胶相似;体积谱为双峰分布,2个主峰分别位于0.01~0.1μm和1~10μm;数浓度谱为单峰分布,主峰位于0.001~0.01μm;数浓度和体积浓度变化规律与海水扰动、粒子的干湿沉降过程有关,与浑浊度指数相关性达98%以上,可用来表征大气浑浊程度。  相似文献   

17.
以杭州市8区为研究区,利用高分四号卫星数据,基于暗目标算法和地表反射率数据库相结合的算法,分别对2016年9月2日、2016年9月3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7月26日4个时相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反演,在此基础上分析杭州市AOD的分布特征,并结合MODIS标准陆地气溶胶产品和地基观测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同时分析大气污染物与AOD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杭州城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特征为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精度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7和0.9,反演结果相对可靠;研究日内大气颗粒物与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日内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污染物浓度均在中午维持较大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使用2000—2018年的MODIS MOD04_3K气溶胶标准产品对江西省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进行提取.通过合成年均值、月均值和季均值AOD数据,分析550 nm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6年与2014年为两个波峰,南昌市、宜春市等人为活动频繁的中北部地区AOD值偏高,省边缘及南部AOD值较...  相似文献   

19.
济南市春季大气颗粒物的谱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5月在济南市监测粒径范围为3nm~10μm大气颗粒物的谱分布特征,其数浓度呈现为典型的单峰型谱分布,表面积谱呈双峰型分布,而体积谱则呈多峰分布.从各个模态对颗粒物总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的贡献来看,爱根核模态粒子对总数浓度贡献最大,积聚模态粒子对总表面积浓度和总体积浓度贡献最大,表明济南市大气细粒子污染严重.各个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明显,是污染源和气象因子联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各个模态颗粒物数浓度与其它因子(PM10、PM1、能见度、SO2和NO2)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提升能见度的关键是降低积聚模态颗粒物的浓度.风速对各个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作用不同,核模态和爱根核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变化趋势与风速一致,而积聚模态和粗粒子模态颗粒物的数浓度与风速的关系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卫星遥感的臭氧监测仪(OMI)数据对比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APEC)前、APEC期间和APEC后的吸收性气溶胶的光学特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北京地区历史同期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APEC前、后相比,京津冀地区APEC期间气溶胶指数(AI)、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吸收性气溶胶光学厚度(AAOD)都有所减小,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ASSA)有所增加;北京地区相比于APEC前,APEC期间AI减少了10%,AOD减少了49%,AAOD减少了30%,ASSA变化不大;相对于APEC后,AI减少了21%,AOD减少了23%,AAOD减少了50%,ASSA增加了4%.表明APEC期间京津冀地区的吸收性气溶胶排放减少,北京地区的减少幅度更大.与历史同期(2004-2014年)相比,北京地区在同时间段的AI、AOD、AAOD、ASSA随年份的变化规律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