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简介了在池塘养殖规划中如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它包含了研究生产中直接和间接因素间的关系,如渔业产量、投资、养殖面积和经济效果等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总结了大口鲇池塘养殖情况并对其水质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大口鲇池塘高产养殖理想投放规格为9~12cm,密度为2.6尾/m2。人工饲料养殖大口鲇的池塘水体水质良好,其水质理化特性:平均水温为20.6℃,溶解氧平均为4.94mg/L;pH值平均为7.47;总硬度平均为7.4度;水中主要生物营养元素氮含量较高,TN含量平均为0.89mg/L;磷酸盐含量也高,磷酸盐含量平均为0.95mg/L;氮磷比为1:1.07。养殖水体始终保持富营养性。  相似文献   

3.
刺参养殖池塘的水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检测刺参养殖池塘底层水的11项理化指标和细菌数量,研究山东省莱州刺参养殖池塘水质的全年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变化范围:池塘水温4.97~29.73℃,pH值7.83~8.37,盐的质量分数2.70%~2.88%,溶解氧、硫化物、亚硝酸盐、氨氮、总氮、活性磷、总磷和CO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81~9.03 mg/L、0.010~0.049 mg/L、0.023~0.051 mg/L、0.002~0.156 mg/L、1.941~3.813 mg/L、0.024~0.047 mg/L、0.031~0.111 mg/L和6.17~47.73 mg/L;异养菌数量为1.91×103~2.71×104(CFU)/mL,弧菌数量为2.92×10~4.50×103(CFU)/mL。弧菌数量占异养菌数的比例在11月份和4月份出现2个峰值,分别为22.92%和21.60%。表明刺参养殖池塘水质一直处于变动状态,各理化指标之间以及和细菌数量之间关系复杂紧密,外界影响因素的轻微变化会导致池塘各指标的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基塘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基塘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选择4个典型基塘进行了一个养殖周期的跟踪调查并进行养殖池塘的营养物质平衡概算.结果表明:养殖池塘中的NH4 、NO2-、COD、Chla等指标均有明显的升高,而NO-3、TP、SRP、BOD等指标无明显升高,DO没有明显下降.密养池塘无机氮的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NH4 比例上升,占了50%以上,NO3-比例下降,降到40%以下.养殖池塘NH4 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养殖密度和藻类浓度.P是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塘泥的吸附和释放可能是影响池塘TP、SRP的主要因素.营养物质平衡计算结果表明,研究池塘中营养物质N的输入饲料占90%~98%,N的输出鱼类仅占总输出的20%~27%,沉积的N占54%~77%.营养物质P的输入饲料占97%~98%,鱼类P仅占总输出的8%~24%,沉积的P占72%~89%.珠江三角洲的养殖池塘由于其封闭性,养殖产生的废物不易外排,只能依靠池塘的自净作用消解废物.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微藻和水质特征,对山东威海市荣成刺参养殖池塘的浮游和底栖藻类群落结构、生物量及池塘水质进行周年调查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刺参养殖池塘共发现浮游藻类7门38属53种,底栖藻类4门25属42种,硅藻门种类最多;(2)池塘盐度、pH值、磷酸盐的变化范围较小,水温、溶氧变化呈显著的季节性特征;(3)池塘藻类生物量均呈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的变化规律,并随水温升高而增大;浮游藻类生物量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分别为2.9和23.7 mg/L;底栖藻类生物量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2月和4月,分别为2.5和16.5 mg/L;(4)池塘浮游藻类多样性指数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2月和7月,分别为1.94和2.98;底栖藻类多样性指数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1月和4月,分别为1.66和2.35;(5)不同季节藻类群落中的优势种存在演替现象。在刺参池塘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池塘水环境和营养盐结构稳定,为刺参健康养殖营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罗氏沼虾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养殖中后期的罗氏沼虾池塘进行了改善水质的试验。通过测定水体的溶解氧、pH、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亚硝酸态氮等水质指标,来评价池塘的水质变化。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于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和pH值的影响不明显(P>0.05),但能显著降低水体的化学需氧量(P<0.05);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后,氨氮的最大降解率为59.61%,亚硝酸态氮的最大降解率为86.70%,说明它有明显降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态氮含量的作用(P<0.05)。  相似文献   

7.
8.
9.
本研究采取围隔试验方法,选取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和水鳖(Hydrocharis dubia)3种植物,就其对主养草鱼池塘水质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物对养殖水体净化作用均显著(P0.05),其中凤眼莲对水体氨氮、亚硝氮、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3.74%、74.06%、57.72%、32.37%和51.67%,空心菜分别为64.31%、42.55%、53.77%、24.79%和49.04%及水鳖分别为57.97%、61.09%、52.11%、24.51%和46.44%;不同种类及密度植物对水体营养物质的最大去除率中,除空心菜对亚硝氮的最大去除率显著优于凤眼莲外基本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末,植物处理水体中主要营养物质存在一定程度的上升.研究表明:植物浮床有助于调控池塘养殖水质,且本地植物水鳖亦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但宜选择适宜的收割和收获时机以避免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0.
鲟鱼生长快,抗病力强,在养殖生产过程中从未出现细菌性和病毒性鱼病发生大量死鱼情况,耐密养,池塘养殖鲟鱼亩产可达1.5~2t,流水养殖鲟鱼亩产可达10~15t;易捕捞、成本低(饲料系数在1.8左右)、市场效益高.池塘养殖的亩效益以曲靖现在的市场价50元/kg计算,是养殖常规家鱼的5~8倍.养殖鲟鱼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效益.结合笔者从事鲟鱼养殖的经验,介绍了池塘养殖鲟鱼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三角洲典型区水土中砷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研究区水土中砷的来源及分布,采集地表水样5组、土壤样32组、地下水样14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已受到砷污染。表层土壤(0~10 cm)中砷全量为198~274 mg/kg,平均全量为237 mg/kg,土壤中砷的形态分布以极难迁移的残渣态为主,各形态平均含量的顺序依次为残渣态>弱有机结合态>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态>强有机结合态>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底层土壤(30~40 cm)中砷全量为115~281 mg/kg,平均全量为212mg/kg,土壤中砷的形态也以残渣态为主,土壤中砷的各种形态的平均含量顺序依次为残渣态>弱有机结合态>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态>强有机结合态>离子交换态>水溶态,底层土壤中砷的各种形态的均量均低于表层土壤。包气带砷全量随深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水溶态、离子交换态以及碳酸盐态的含量均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弱有机结合态、氧化物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以及残渣态的含量随深度增加均呈无规律变化。地下水砷含量在00028~0021mg/L之间,均值为00114 mg/L,超标率达429%。地表污水灌溉下渗以及含水介质中原生砷的释放是研究区地下水砷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风场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2006-2008年珠江三角洲11个地面气象站逐日14:00风场资料与粤港珠三角区域空气监控网11个监测子站的区域空气质量指数(RAQI)数据,分析研究风场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珠江三角洲无论干湿季,北部、东部空气质量比南部、西部好,中部是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区。区域污染输送对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区域平均风速大于2.6 m/s时不会出现区域性空气污染,区域平均风速大于3.2 m/s时空气非常清洁;区域平均风速小于1.8 m/s时区域空气污染严重;风速介于1.8~2.6 m/s时空气质量变化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3.
利用珠江三角洲河口区9个站的验潮记录资料,应用最平滤波器对月均验潮序列进行低通数字滤波,消除高频扰动对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的影响.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对水位变化的典型场进行分解,根据各特征模态的空间特征函数的分布和时间特征函数的变化来分析河口区水位变化的时空特征.应用交叉熵谱探讨水位变化在频域上对流量、气温、气压和风的响应.EOF分解表明,近几十年来珠江三角洲河口区水位的平均变化率为2.1mm/a.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及治理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复合生态系统出发,选用多指标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地域类型进行划分,将全区分为良好、较好和差3种类型,以此基础,分析了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神经环境,以及综合环境的区域差异,并提出了不同生态环境的治理重点。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八塘尾潮汐河段动床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八塘尾碍航浅滩位于潮汐河口段以及河床淤积既有推移质又有悬移质泥沙的特点,模型设计从不稳定流的水流运动方程和连续方程,悬沙和底沙运动方程以及河床变形方程出发,考虑河床泥沙的起动,沉降和含沙量的相似条件,导出了潮汐河口悬沙和底沙冲淤模型试验相似律。试验中,潮汐放水过程按冲淤时间比尺控制,单潮周期按水流时间比尺控制,以保证水流运动相似。验证试验表明,模型设计、模型沙选择及时间比尺处理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2009年11月严重灰霾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由细粒子气溶胶造成的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这些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可形成灰霾天气致使能见度下降。2009年11月23-29日,在珠三角地区发生了一次典型的严重灰霾天气过程,是近10年来最严重的灰霾天气过程之一。从天气分析、流场分析、遥感分析和气溶胶物理化学特征分析,探讨了这次过程的成因,结论是这次灰霾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的特点。这次严重灰霾过程持续7 d,仅次于2004年1月3-10日持续8 d的过程;范围广,笼罩整个珠三角,多个台站出现小于1 km的低能见度事件;强度大,珠三角大气成分监测网数据,都出现多项建站以来最强值,许多指标都超过缺省预设的坐标上限,超标均以倍数计。  相似文献   

17.
快速城市化的珠江三角洲非污染生态影响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各种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活动是引起非污染生态影响的主要原因,而城市化是其中影响最深的过程之一.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区域,城市化引起的非污染生态问题显著.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大,城镇、交通用地迅速增加,林地、草地、耕地则大幅减少.城市植被的种类少、优势种突出、外来物种较多,从而明显降低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由于不合理开发土地资源的人为活动,城市区域的水土流失严重,而且侵蚀强度相当大.  相似文献   

18.
从2003年起,“民工荒”的现象开始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仅2004年珠三角地区就缺工200万人。2005年春节过后,这种现象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加强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工资待遇低、用工环境差、劳动条件恶劣;其次,利益格局的变化是珠三角民工短缺的重要原因;最后,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珠三角劳动力资源短缺的深层原因。对此,我们要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着手经济战略的转换;加强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大力开发农民工文化。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农民工体育参与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针对农民工在体育参与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三角洲河网与伶仃洋一、三维水质模型联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和伶仃洋的水质耦合数学模型,采用时段交替法进行一、三维模型的耦合计算.利用统计得到的珠江三角洲1998年的污染源排污量资料以及1998年6月26(27日在伶仃洋同步观测的水质(COD)资料对耦合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吻合,说明该耦合模型可用来描述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和伶仃洋区的耦合水质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