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重新蓄水后的白洋淀鲫鱼的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了重新蓄水后白洋淀鲫鱼的食性、年龄生长和繁殖。鲫鱼主要以硅藻、枝角类和水生维管束植物为食。可分为五个年龄组,平均肥满度为3.1324,Ⅱ-Ⅲ龄组生长最快、最好。绝对怀卵量为5127~61596粒,相对怀卵量为72.54~402.59粒/克,性腺成熟系数为4.293%~13.072%。  相似文献   

2.
银鲃个体生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原产于东南亚的鲤科鱼类银的绝对怀卵量为28215~252500粒,相对怀卵量为263.7~999.8粒/克体重.并用统计回归分析法讨论了银 的体长与体重以及绝对怀卵量与体长、体重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花Hua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1年6月~2003年5月在浙江海洋学院杭州苗种基地,进行了花Hua的池塘人工培育亲鱼试验,结果表明:花Hua当年能够长到20~100g,第二年能长到150~250g的商品鱼,二足龄后,性腺成熟,雌鱼性腺发育达第Ⅳ期,雄鱼性腺发育达第Ⅴ期,怀卵量一般为3~10万粒/尾,可作为亲鱼进行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4.
用标志重捕法和林可指数法对太行山龙泉关马氏钳蝎种群数量进行了统计;同时对其种群年龄结构和雌雄性比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4个面积各为2500m ̄2的样方内,马氏钳蝎的数量为192~285尾,平均为240尾;种群密度约为0.1尾/m ̄2;年龄结构呈“倒金字塔”型;雌雄性比为4:1。  相似文献   

5.
嘉陵江瓦氏黄颡鱼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通过对瓦氏黄颡鱼周年渔获物标本的生物学分析和对其产卵场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雌鱼的性成熟系数为2.35%~30.44%,平均为13.12%;雄鱼的性成熟系数0.65%~1.98%,平均为0.92%。5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其产卵期,盛期在6月,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最小性成熟个体雌鱼体长11.3cm,体重25.3g;雄鱼体长11.2cm,体重24.1g.繁殖群体雌雄性比为1:1.17.体长11.3~17.9cm,体重25.3~101.4g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为1248~12417粒,平均3883粒,与体长L的关系式为F=3.3673×L ̄(2.6483)与体重W的关系式为F=56.8070×W ̄(1.0759).成熟卵粒卵径为1.41~1.87mm.繁殖群体的年龄组成以3龄为主,2龄次之,以补充群体占优势,还提出了保护这一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人工培育青石斑鱼仔、稚、幼鱼的饲料条件。青石斑鱼从仔鱼-稚鱼-幼鱼的各个发育阶段均为动物食性。自初孵仔鱼至幼鱼发育过程大抵有三个饵料转换期:(1)前期仔鱼到后期仔鱼由内源性营养(卵黄、油球)到外源性营养(以小型浮游动物为主)的转换期。(2)后期仔鱼末(25日龄左右、全长9毫米以上)到稚鱼期系由吃小型浮游动物到吃大型浮游动物转换期。(3)稚鱼后期、幼鱼阶段(约40日龄以后、全长20毫米以上)是向底栖饵料(鱼、虾、贝肉)转换期。用牡蛎受精卵和幼体作青石斑鱼仔鱼开口饵料。其饵料系列是:牡蛎受精卵和幼体-轮虫-桡足类、卤虫无节幼体、卤虫成体、糠虾-鱼、虾贝肉。以初孵仔鱼2~3万尾/米 ̄3、稚鱼0.1~0.2万尾/米 ̄3、幼鱼0.05万尾/米 ̄3的培苗密度,各种饵料的日投饵量范围:牡蛎受精卵和幼体1-30个/ml,轮虫0.2-18个/ml,桡足类0.1个/ml,卤虫幼体0.1-3.5个/ml,卤虫成体1-10克/米 ̄3,糠虾1-140克/米 ̄3,鱼、虾、贝肉5-122克/米 ̄3。  相似文献   

7.
广西陇瑞白头叶猴种群调查及濒危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12月至1997年4月,作者在广西宁明县陇瑞保护区对白头叶猴进行了种群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白头叶猴平均群大小为9.12只/群,群密度为1.88群/km^2,种群密度为17.17只/km^3,推算该保护区共有白头叶猴357只,白头叶猴年龄结构为:成年猴占79.45%,青年猴占9.59%,幼猴占10.96%。在此基础上,对照他人对岜盆的工作报道对白叶猴的濒危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白头叶猴栖  相似文献   

8.
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Maxim)有性繁殖能力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20条100m样线上475株四合木植株的观测,明显可见的开花结实植株仅占11%左右;又对232个单株的开花结实作了统计,平均198朵花/株,应有790粒果/株,实际结实180粒/株,结实率22.8%.作为一个以有性繁殖方式延续后代的种群,以上结果表现出四合木种群有性繁殖能力的衰退,这可以作为四合木种群进化潜能衰退证据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野生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和在水泥池内用种(Curangidae)鱼类饲养一年的赤点石斑鱼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Ca和P含量以及氨基酸种类与含量进行测定。经比较分析得出:饲养赤点石斑鱼肌肉中粗蛋白质为84.75%低于野生鱼的92.54%;粗脂肪为7.76%高于野生鱼的1.54%;而在粗灰分、Ca和P的含量上两者相近。饲养赤点石斑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为733.5mg/g,必需氨基酸总量为404.1mg/g,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26.4mg/g,均分别低于野生鱼的806.2mg/g、437.3mg/g和356.8mg/g;饲养鱼肌肉中各种氨基酸含量除精氨酸外均低于野生鱼。产生以上差异的原因,认为是不同的饵料种类因其营养成分的差异而影响了赤点石斑鱼肌肉中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0.
根据英国南极考察中心(BAS)在南极半岛水域(1988/1989)调查资料分析了三种南极鱼种(南极多线鱼(Pleuragramma antarcticum),南极电灯笼鱼(Electrona antartica),博氏原灯笼鱼(Protomyctophum bolini)的分布,南极多线鱼分布于受韦岛(Weddle)海水影响的水域(丰度值:0.054至1.7754尾/1000m^3),指出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1.
洪泽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泽湖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江苏省湿地生态系统的重点保护区域,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快,湿地保护、恢复与开发之间的矛盾突显,具体表现为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面积萎缩、生境恶化和管理混乱.在分析洪泽湖湿地主要生态功能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湖区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对策,即:降低捕伐强度,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湖,保障调洪功能;控制上游水质,建立动态监测系统;统一规划,完善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12.
洪泽湖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之一 ,也是江苏省湿地生态系统的重点保护区域 ,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快 ,湿地保护、恢复与开发之间的矛盾突显 ,具体表现为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面积萎缩、生境恶化和管理混乱 .在分析洪泽湖湿地主要生态功能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湖区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对策 ,即 :降低捕伐强度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退耕还湖 ,保障调洪功能 ;控制上游水质 ,建立动态监测系统 ;统一规划 ,完善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连环湖他拉红泡(卡拉白鱼放养场)的水质季节变化动态及浮游生物组成。结果表明:该水水质透明度为23~35cm,pH=8.00~8.82,硬度为1.2854~3.3315mmol/L,碱度为6.8796~9.6179mmol/L。水呈碱性,水型属碳酸盐类、镁组Ⅰ型水(CME)和软水。水中COD含量为8.56~11.36mg/L;主要营养元素总氮为0.5455~0.7618mg/L,总磷为0.4315~0.4950mg/L,属于中富-富营养型湖泊。湖水中多数理化组分在季节分布上差异不明显,个别测定值在5月(枯水期)较高,9月(平水期)出现回落。浮游植物5个门37个种属,其中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3个门有34个种属,占98.93%;浮游植物总平均量为687.56×10^4ind/L,生物量8.8883mg/L。浮游动物共4类31个种属,数量上以原生动物、轮虫为主,占77.67%,生物量桡足类最大,为1.1930mg/L,浮游动物总平均量为270.690ind/L。  相似文献   

14.
四川邛海鱼类多样性危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50-2000年邛海鱼类种类的变化和产量变化,分析了邛海鱼类多样性危机的起凼,提出发展邛海渔业经济的同时保护邛海鱼类多样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2年5~9月滇池9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在ACCESS数据库中编制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的代码,得到滇池浮游植物种群的Shannon-wiener指数值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值。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的支持下利用数据插值、栅格图形加权平均和数学运算模型等空间分析手段对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就滇池的浮游植物种群结构而言,在个体的数量上蓝藻门占绝对的优势,但就种类组成来说,绿藻门占了47%左右,硅藻门占31%,蓝藻门占18%。滇池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在时间序列上表现为5月份最高、9月份其次,7月份最低。滇池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生物多样性阈值在空间上的变化呈现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四、五段泥岩生烃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 +5段湖相泥岩的生烃潜力 ,对其进行了有机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和油源对比 ,利用单井盆地模拟恢复了其生烃史 ,并进行了生烃强度分析和生烃量计算 ,结果表明 :长4 +5段湖相沉积范围近 6× 1 0 4 km2 ,长4 +5段湖相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 ,氯仿沥青“A”质量分数多数超过 0 .2 % ,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量 S1+S2 分别在 0 .5 4 %~ 4.87%和 0 .5 8~8.0 8mg/g之间 ,属于中等到较好的烃源岩 ;长4 +5段湖相泥岩有机质类型以 型为主 ,泥岩样品热模拟烃产率达 447.2 6 mg/g TOC,具有很高的生烃潜力 .长4 +5段湖相泥岩生物标志物特征与中生界原油和长 7段泥岩相似 .长4 +5段泥岩 Ro值在 0 .5 8%~ 0 .96 %之间 ,现处于低成熟到成熟阶段 ,地史上距今 1 1 0~ 90 Ma处于生油窗阶段 ,最大生烃强度 40× 1 0 4 t/km2 ,期望生烃量 1 1 1 .1 3× 1 0 8t  相似文献   

17.
拉市海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初级生产力和鱼产力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拉市海湖泊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包括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种类密度及生物量,对于评价该湖泊的水质现状及对其的保护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调查共发现133种浮游植物及62种浮游动物,定量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分别为758000cells/L和29500ind/L总生物量分别为13.36mg/L和2.24mg/L。其中硅藻、绿藻和轮虫,无论是种类数量还是种群个体数均占有绝对优势,说明拉市海水体属于寡污染型。此外,文章还测定拉市海水体初级生产力,同时对鱼产潜力进行估算。得到该水体浮游植物平均总产氧量为1.02mg/(m^2·d),湖泊总鱼总产力为390.39kg/hm^2。虽然该浮游植物产氧量较低,但从整体角度上看却是适宜的,即浮游生物在该水体中的种类和数量与其水体自身维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湖泊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水质呈弱碱性,具有较大的缓冲能力。15%的湖泊属于贫营养型,54%的湖泊属于中营养型,30%的湖泊属于富营养型。湖泊水源较充足,水位变幅小,湖流不明显,风浪小,适用鱼类生长的水温期长。但目前利用水平较低,作者在分析和评价湖水质量和水情后,提出了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9.
南四湖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并应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了南四湖生态环境需水量。认为蓄水量低于生态环境需水量是导致南四湖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要恢复南四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南四湖的水资源进行管理,改善南四湖的水质,维持南四湖一定的蓄水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水温垂线分布和水体物质浓度平面分布的现场实测资料为基础,考虑了风对浅水湖泊的显著效应,通过密度福氏数的分析,阐明了西湖中的小南湖换水时水体运动特性及其所属类型.在此基础上,导得物质浓度变化的计算式,并用实际资料予以验证,从而对改善湖水水质的经济合理换水方式进行了原则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