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结点,是承接全球知识资源配置的枢纽。土地资源的配置水平则深刻影响着"科创中心城市"的经济决策与运行。探讨城市用地制度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分析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的用地制度困境,并提出相关建议。在城市整体用地总体思路方面,应加大土地规划的主导力度,注重发展综合城市功能;在园区用地方面,需明确园区用地效益评价体系,禁止圈地浪费用地;对于居住用地,应加大人才公寓和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优化新城住宅品种供给结构,减少高档住宅建设比例,增加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比重,提高人口入住率。  相似文献   

2.
正自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以科技创新立国已成为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共同认识。在此基础上,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与改革前沿,"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不仅在口号上得以突出,更在发展路径上进一步以全球视野作为焦点。鉴于此,如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则摆在了上海城市未来发展的中心位置。可以预见,围绕科技创新,上海将有许多的路要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同时,也更显示了这座城市改革的决心。本期专题,即以此为主题,节选科技领域各专家的观点与看法,共同探讨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国际上有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并无完全统一、权威的评价。本文基于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汇集了国际上三套各有评价侧重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对全球创新中心城市的基本格局以及上海的现状定位、选择路径予以分析,以期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华东科技》2015,(2):28-29
<正>建设全球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已被上海市委列为今年的"一号课题"。而如何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从哪些方面入手则是当下政府、企业、机构所瞩目的焦点。本期封面故事,既是投石问路,又是直抒胸臆。  相似文献   

5.
新发展格局下,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新特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从创新绩效、创新环境、创新资源3个维度回顾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下北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北京进一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5个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时期,国务院适时提出了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大举措。这一方略的提出,对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科技创新,就其概念内涵而言,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两个方面;就其性质而言,有中央、地...  相似文献   

7.
8.
张臻 《华东科技》2015,(2):30-36
<正>各种政府举措与宣传力度已表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一个热词。而具体到一个创新企业来说,上海的创业环境能否让其扎根与成长,仍是一个尚待解答的问题。在一次演讲中,马云提起了当年离开上海的原因。"以前,我把总部放在上海,在淮海路租了一个很大的办公室,装扮得漂漂亮亮的,结果随后的一年特别累心,招人招不到。他们说阿里巴巴是哪儿的公司?几乎没有人理我们。最后,我们决定从上海撤离,先是选定了北京,最后觉得还是回杭州好。"马云回忆,由于那时阿  相似文献   

9.
<正>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新时期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增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竞争力的重大机遇。基于上海交通大学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在借鉴世界典型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上海依托长三角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出了三大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实施策略与建议。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是指具有密集的科技创新资源、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发达的创新文化、浓郁的创新氛围、较强的科技辐射与带动  相似文献   

10.
《华东科技》2015,(2):43
<正>伦敦:科技城大批新兴科技公司聚集在伦敦东部的老旧街区,主要是因为租金相对较低和人才资源丰富。随着聚集效应显现,这个区域被誉为"迷你硅谷",如今人们已习惯把这个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称为"伦敦科技城"。伦敦科技城的缘起,可回溯至20世纪90年代晚期。从科技公司的落地到集聚发展,完全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英国的数字经济产业,超过两成集中在伦敦。就信息通信技术而言,伦敦计算机及相关行业的就业量占全英国的近24%,通信行业占近22%。而企业倚重的,正是伦敦公平与透明的法律体系、恰当的监管体制、遍及全球的客户基础、高效的支持性服务(包括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正蓄势待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以全球视野提出了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必须采取科技创新全球视野系列举措,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施科技开放创新;构建世界科技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享发展;采取"非对称性"赶超战略,取得后发超越;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全球化,增强科技创新全球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分析表明,新时代习近平科技创新全球视野是引领和指导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和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方略。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与经济》1999,12(2):21-26
1南京中心城市科技功能的定位南京要成为区域性的乃至全国性的科技中心城市,其科技功能的作用应当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体现在:创新功能;协调功能;聚集和辐射功能;优化功能。2南京实现中心城市科技功能的目标南京实现中心城市科技功能的目标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3.
自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以科技创新立国已成为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共同认识。在此基础上,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与改革前沿,“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不仅在口号上得以突出,更在发展路径上进一步以全球视野作为焦点。  相似文献   

14.
我想对于上海的科技创新来讲,如果说这次的起步点是“十三五”规划,那么创新中心肯定不是在科技体系范围内讨论一一的确是科技系统份内的事情,同样也是科技系统份外的事情。关于协同的问题一定要放到非常高的高度来进行讨论,其中有这样四个协同。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纽约、伦敦、巴黎等全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新时代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认为:上海体育产业存在体育赛事格局有待升级、体育场地设施有待完善、体育资源配置能力有待突破、体育科技支撑有待加强等差距;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体育产业品牌化发展、提高体育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建设充满活力的体育科创中心、推动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我国建设世界创新强国的重要支撑。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重要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科技创新中心的“雪花模型”;其次探索建立了我国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科学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我国科技创新中心评价和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新兴经济体崛起、开放与保护的较量、美中以科技为基础的经济竞争、多边与单边的对垒4方面梳理了全球经济和科技治理格局的变化;从加强中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统筹协调,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政府、市场和社会机制4方面提出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从推动核心技术原创性突破、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软实力4方面提出建设开放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在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科技创新资源的管理,深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科技创新资源的发展趋势,进而加快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使上海加快步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行列。广义的科技创新资源指的是能为科技创新活动带来有价值影响的所有要素,一般包括资金、人才、技术、基础设施、信息、政策等,是技术创新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也是科技活动得以展开的主要条件。本文所提及的科技创新资源主  相似文献   

19.
《科学管理研究》2016,(4):101-105
着重对科技金融中心的功能、特征、组织结构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上海在制度设计、市场培育、产品与服务创新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落实推进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不断夯实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基础。但是,未来仍需要在资源整合、模式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继续发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20.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实现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国深度参与世界分工、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支点。从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知识创造、创新绩效等维度来看,中国基本具备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和条件。但目前中国在创新资源投入强度、研发投入结构、主体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质量、基础研究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短板。对此,中国应积极加强科技创新中心顶层规划设计,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系统部署、着力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快培育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布局和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实施更务实开放的人才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