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召开后,科技工作将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支撑引领、全面小康"的总要求,坚定不移的把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推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作为为引领新常态的总体战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构建绿色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努力实现"科技宜宾创、产品宜宾造"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周一富 《今日科技》2023,(11):18-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温州湾新区(高新区、经开区)、温州市龙湾区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聚焦浙南科创新城、科创高地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首位战略,努力开辟创新驱动发展新境界,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2年,温州高新区排名进入全国前40%,创新指数位列全省第八、  相似文献   

3.
吴华丁 《今日科技》2022,(10):20-21
<正>科技引领发展,创新赋能未来。作为沿海首批开放城市,同时也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改革开放先行地,创新因子深深根植于临海的城市基因。近年来,临海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创首位”战略,着力打造“创新强市”,持续做强实体支撑,全力打造研发高地,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科技创新,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创新基础扎实、科研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多位专家学者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建设城市创新高地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培育先进产业集群、建设数字智能时代的城市创新高地等观点。  相似文献   

6.
正奉化区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最美最好"奉化的战略支撑为科技工作定位,以加快建设创新型奉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工作目标,以强化技术创新,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培养一批水平领先的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平台为工作重点,倍道兼程,倍速打造"最美最好"科技创新高地。积极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工程梯队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农业科技创新型企  相似文献   

7.
记者:我关注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摆在了"核心地位",也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请问我省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加快突破"卡脖子"问题,以三大科创高地建设为着力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第一动力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建立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孵化培育"专精特新"  相似文献   

9.
赵惠  孙靓 《安徽科技》2023,(12):7-10
<正>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布局的重要节点,也是支撑科技强国建设、协调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合肥作为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重要枢纽,基础研究实力雄厚,产业发展独具特色,富有改革创新传统,是国内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推进建设合肥科技创新中心,对于提升安徽省在国家创新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具有关键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高地正在形成,浙江梦想振翅欲飞。作为驱动浙江科技创新"一转四创"的"第一轮",创新平台是浙江省厚植创新沃土,布局未来,打造一流创新生态链的战略选择。特别是近年来,创新平台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成为浙江"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行动计划的重要支撑。目前,浙江省创新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旗舰",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航母",以重点企业研究院为"群舰"的三级列阵,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对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科技创新也走在全国的前列,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监测科技创新,广东省提出建设科技创新动态数据库,整合高新区的主要指标数据、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数据、科技投入指标数据等动态数  相似文献   

12.
"十三五"期间,当涂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县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十四五"时期,当涂科技创新工作明确了新的战略定位,瞄准新的发展目标,为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当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一、浙江创新智库建设进展浙江创新智库建设总体发展思路为"一库三中心",即浙江有影响力的引领型特色创新智库,科技信息资源中心、科技大数据中心、科技全媒体中心。(一)提高战略研究能力,建立科技决策支撑体系一是聚焦全省科技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包括浙江"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地市科技创新规划、园区发展规划等。二是聚焦重点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以来,淮北市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引领,突出"四基一高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全面创新,统筹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制度创新,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推动淮北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充分利用长三角优势科技资源,为浙江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重要支撑?近日,由浙江省科技厅主办的2019"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媒体行"采风调研活动如期举行,通过对4家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载体的走访,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迫切需要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驱动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新路径和主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一直把"创新"当作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引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同时,它还扮演着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内在动能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正象山县以建设省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双驱动、双突破"的战略,以更高的起点谋划科技创新,以更实的举措加快科技创新,以更活的体制保障科技创新,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更高的起点谋划科技创新战略定位要高。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科技强县"或"创新强县"。理由有:一是科技创新是时代主题,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二是对科技创  相似文献   

18.
金康 《今日科技》2023,(1):14-15
<正>科技引领发展,创新制胜未来。2022年,浙江加快优化系统布局,通过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更多的创新资源向社会发展领域倾斜,推动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双碳与环保关键技术攻关实现新突破、科技兴海战略实施取得新进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交出了一份科技赋能社会发展的高分报表,为浙江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17年台州实施"科技新长征"以来,台州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产业依托、企业主体、平台支撑、人才引领、机制保障,努力营造最优创新生态,为建设创新强省,推动台州高质量发展、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提供高质量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全市科技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谋划好"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建设"两美"嘉兴和江南水乡典范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是创建省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努力创建省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和具体举措,推进沪浙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