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继新修订的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一系列有关法规、政策出台后,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又要求"全面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业态",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不断同时出现在同一文件中,或者同一个词组中,那么"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是一回事吗?哪个概念大?哪个应作为重点抓?笔者认为两者既紧  相似文献   

2.
吴寿仁 《创新科技》2021,21(8):45-54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促进高校院所和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载体建设.本文以十年为一个阶段,将1978年以来的40多年分成五个阶段,对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历程、重要事件、经验做法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在1978—1987年的第一个十年,通过试行科研合同制试点、扩大自主权、拨款制度改革等举措激发科研机构的活力,通过支持科技人员兼职、创业等方式放活科研人员,支持民营科技机构的设立,探索设立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总的来说,分别从增加科技成果供给、扩大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和促进供需对接三个方面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1988—1997年的第二个十年,引进企业孵化理念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设立上海技术交易所进一步探索常设技术市场,出台上海市技术市场条例等,从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扩展到营造环境;在1998—2007年的第三个十年,出台并施行财政、金融、税收、人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并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和"一门式"服务窗口,进一步探索以政策创新和服务创新等方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在2008—2017年的第四个十年,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目标,重心转移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先后出台了由实施意见、条例和行动方案构成的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自2018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法规体系,重心转移到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上来.综观40多年来的探索,上海始终围绕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企业主体、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政策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充分体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对于今后如何更好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技术交易的方式和应用技术体系建设仍未取得比较成熟的经验,仍须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相关因素对其转化地域选择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地域选择影响因素模型,包括科技成果供方、需方、科技人员、创新孵化、成果熟化、技术转移服务、市场需求和政府扶持等八个因素,并以2018—2022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解析,分析结果对各地方引导和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引进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上海市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和行动部署,形成与国家法律政策相匹配的地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2017年4月20日《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条例着眼于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动力问题。2017年6月20日,《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7-2020)》发布,行动方案着眼于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能力问题。为落实行动方案,启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在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专业化服务机构发展、国际化技术转移服务渠道布局以及功能集聚区打造等方面,启动财政资金投入建设。  相似文献   

5.
张庆武 《安徽科技》2023,(12):22-24
<正>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肥西县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科技强县、人才强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实科技成果引入、孵化、服务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完善成果转化机制,调动创新主体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全力提升县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2022年,肥西县科技成果登记339项,技术合同交易额12.7亿元,就地转化科技成果超260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832家,深度对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7个,  相似文献   

6.
选择与广东省经济实力相当的江苏省、浙江省和湖北省的高校为标本,选取2004~2008年最具代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横向分析对比,总结出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差的原因是成果应用项目及科技服务项目较少、技术转让合同数量和金额较少、专利出售少、科技成果应用与科技服务人员不足。对此,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广东省高校应建立创新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如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健全评估激励机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强化项目孵化机制等,从而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正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在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2016年,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我国形成了从修订法律条款、制定配套细则到部署具体任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三部曲",修订、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技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从总体看依然存在产业经济总量和规模偏小、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等问题。制约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因素很多,关键还在于资金,国外的实践表明,发达、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运作,充足的风险资金注入能大大缩短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目前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大都处于研发阶段,普遍缺乏孵化资金,一些经初步孵化的科研项目也因缺乏后续资金失去了创立企业、实现产业化的机会,只好束之高阁。因此,充足的资本是科技产业化的助力器,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找到高校科技成果与风险投资基金合作的最…  相似文献   

9.
李国忠  袁庆  任旭 《太原科技》2011,(12):22-24
基于知识管理的技术转移平台是以技术转移服务平台(www.huojulight.com)为基础,由知识管理系统,知识共享系统和协同执行系统三部分组成,按照挖掘企业科技需求→筛选科技成果项目及人才→科技成果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果转化产业链,进行科技服务,促进太原区域的技术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是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推动创新创业的关键。与科研本身同样重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多年来一直都是国家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也是畅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打破僵局,让科研人员挺起腰杆"不差钱"。但就如何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的积极性、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影响,近年来我国也一直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正佛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协会(以下简称佛山市孵化协会或协会)于2016年成立,是在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及佛山市科技局指导下覆盖佛山全市的科技孵化行业联盟组织。截至2020年2月,协会已吸纳会员单位超100家,比成立时增加了47家。协会秘书处下设创新服务部、业务与政策研究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分别负责组织行业培训、论坛、考察等活动,以及统计和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开展项目评审、课题、政策及相关理论等研究;整合入驻企业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需求,开展技术合同认定业务咨询、登记和培训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如何将象牙塔内科研成果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推进科技成果顺利转化?这是高校的教师和科研管理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近年来,按照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的部署,暨南大学打出一套"组合拳",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试点的政策措施,明确了校内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流程,完善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和奖励机制,与省内多个地市建立了校市合作关系,鼓励科研人员带着实验室研  相似文献   

13.
自2009年国务院和北京市"两个批复"~()以来,中关村核心区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目标,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推动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迈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以地方政府和高校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外先进的成果转化经验,根据国内现状并结合中关村核心区高等学校成果转化的实际,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提出构建有效的激励发展模式,建立长效的对接机制,加快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1])  相似文献   

14.
正4月11日,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筹)的第一个示范基地在佛山高新区禅城园(以下简称禅城园)正式落地。同日,"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佛山分中心""佛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创新中心成果转化分中心""佛山国家高新区(拓思)未来企业孵化中心""佛山高新区禅城园管理局孵化中心"也同步揭牌亮相。广东省  相似文献   

15.
任蓉 《创新科技》2019,19(2):39-44
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在我国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是提升产业内生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北京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聚集了众多的科技资源,但受科技、经济两大系统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立法滞后等方面的影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始终未能得到很好解决。"束之高阁"是大多数科研成果的普遍际遇。因而,北京地区应当在分级、分类的基础上,加大对一些信誉好、重规范的技术转移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其良性发展,降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16.
陈晓妹 《海峡科学》2022,(1):103-105
针对福建省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强化企业主体功能、促进科研机构与民营企业高效对接、完善知识产权转化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快培养和引进人才等方面,提出推进福建省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浙江工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教育部与浙江省"省部共建"高校和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坚持"以浙江精神办学,与区域发展互动"的办学特色,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探索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努力形成具有工大特色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样板。学校先后获得"首批浙江省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示范高校""首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  相似文献   

18.
<正>探索区域协同示范,推进长三角创新生态建设实践区;打造沪通跨江创新联合体、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生态实践区示范点,推动"嘉宝昆太"创新生态协同示范;探索长三角技术转移服务协同机制,探讨上海闵行、浙江、宁波、江苏苏南等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联动。对接国家战略,上海市在2018年努力加快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推进跨区域、跨领域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拓展全  相似文献   

19.
科技成果资本化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此中,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架起了联接官产学研、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技术经纪是对技术交易中介服务内容的深化,为实现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提供了有力支撑。尽管近十几年来我国技术经纪业取得了一定发展,但现有技术经纪服务仍远无法满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需求。为了加强技术经纪人机制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建议:建设有效对接的高校技术经纪中介服务平台,引入高校技术经纪人机制;改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技术经纪人培训质量,促进高端复合型高校技术经纪人才培泰成立高校技术经纪人协会,促进业内网络化交流协作和合理的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20.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综合国力持续提升的重要引擎。概括了支撑科技成果高效顺利转移转化的要素,归纳了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桥梁”的全国学会等科技社团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工作流程,探讨了科技社团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并提出了以专业化“产学研”融合平台建设为基础、以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服务保障为支撑的全周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