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利用管流实验装置可以模拟原油在实际管道中的动态降温、静态降温以及再启动的全过程,然而,在模拟过程中管内油品温度场分布、管内油品降温速率与管外水浴降温速率的关系等问题仍未解决.在FLUENT平台上对管流实验中的动态及静态降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按照实验中设定的降温速率进行降温,动态降温过程中油壁温差在0.16℃以内,静态降温过程中油壁温差在0.05℃以内,可以认为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管路截面上油温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卡诺定理 ,从空调制冷过程中的能量变换 ,分析了夏季降低空调器室外机工作温度以及周围温度场中温度梯度对空调运行的功耗影响和节能效果 结合水雾降温的应用实例 ,对水雾降温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并对水雾降温的经济性前景作出了预测 给出了水雾降温用柱塞泵设计计算结果 提出了水雾降温、离心雾降温及组合式热交换节能、节水的实用模型 ,结合目前的峰谷电费计量方法 ,提出了蓄能式冰箱空调一体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利用管流实验装置可以模拟原油在实际管道中的动态降温、静态降温以及再启动的全过程,然而,在模拟过程中管内油品温度场分布、管内油品降温速率与管外水浴降温速率的关系等问题仍未解决。在FLUENT平台上对管流实验中的动态及静态降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按照实验中设定的降温速率进行降温,动态降温过程中油壁温差在0.16℃以内,静态降温过程中油壁温差在0.05℃以内,可以认为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管路截面上油温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不同工况条件下路用降温涂层的耐久性能,制备了两种路用降温涂层,全面评价了路用降温涂层的降温性能,借助耐水性、耐温变、耐化学腐蚀及耐磨耗等性能试验,研究了单一工况下路用降温涂层的耐久性能.在此基础上,模拟道路使用环境和行车荷载,研究了复合工况下路用降温涂层的耐压、耐轮碾及耐磨耗等性能.结果表明:路用降温涂层降温效果最高可达9℃以上;单一工况条件下,路用降温涂层耐水性能、耐温变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及耐磨耗性能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复合工况条件下,路用降温涂层的耐压及耐轮碾系数均在90%以上,磨耗损失量小于0. 2 g,具有良好的复合耐久性能,能够满足道路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陕西地区现代农业温室的降温特性,通过测试陕西省富平一栋采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温室室内温度、湿度,研究其湿帘降温效果、系统特性、温室的温度空间分布等.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际测试对比,分析了循环水温对湿帘蒸发冷却效率的影响,验证了高温、低湿气候条件下湿帘-风机这一降温系统的实际降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温室1m高处平均降温6.7℃,最高降温9.2℃,湿帘蒸发冷却效率高达90.3%,当低于空气湿球温度的循环水时,能够提高湿帘的蒸发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合料降温收缩断裂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开裂一直是寒冷地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利用研制的沥青混合料降温收缩断裂试验仪,在不同降温速率和初始温度下,进行了不同沥青及其用量、集料及其级配组成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降温收缩断裂试验,以断裂强度、断裂温度、转折点温度和温度应力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为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沥青标号、沥青用量、矿料级配组成、降温速率和初始温度对沥青混合料降温收缩特性的影响较大;采用标号较高的改性沥青,沥青用量为马歇尔方法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抵抗降温收缩断裂的能力;骨架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的抗降温收缩断裂性能更好;在初始温度较高的快速降温下,沥青路面的开裂几率较大。  相似文献   

7.
苏伟  菅从光  杨芳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0):26-27,42
为了深入研究矿井降温过程中工作面的流场情况及降温效果,运用CFD软件Fluent对U型通风方式下,工作面采掘空间的温度场分布和降温效果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沿风流进风巷、工作面至回风巷的过程中,矿井风温逐步升高,采用进风巷送冷风距工作面较近降温效果较好;长距离工作面尾部降温效果不明显,在工作面中布置小型空冷器会产生较好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的原理与要求,利用PLC具体设计了降温系统设备的动作,使整个系统更加节能、灵活,很好地实现了无人监管的环境下,温室自动警报、分时间段降温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卡诺定理,从空调制冷过程中的能量变换,分析了夏季降低空调器室外机工作温度以及周围温度场中温度梯度对空调运行的功耗影响和节能效果。结合水才降温的应用实例,对水雾降温的大批量和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并对水雾降温的经济性前景作出了预测,给出了水雾降温用柱塞砂设计计算结果。提出了水雾降温、离心雾降温及组合式热交换节能、节水的实用模型,结合目前的峰谷电费计量方法,提出了蓄能式冰箱空调一体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电阻阵列红外假目标变换的弛豫时间,为提高图样变换速度提出解决思路,通过对不同电阻(丝)的升、降温特性测试和分析指出:常见的电阻中金属膜电阻的升、降温时间最短,时间在30s左右;2种康铜电阻丝的升、降温时间变化长于金属膜电阻,其中升温增长约22.4%,降温增长约43.9%。被釉电阻与陶瓷绕线电阻升、降温时间较长,均超过了100s;同一电阻,在不同加热电压下的升、降温时间基本一致;同一电阻其降温时间长于升温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可通过选用质量小、比热容小的电阻及介质材料来降低电阻的升、降温时间,提高电阻元件阵列红外假目标显示屏图样变换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为缓解夏季高温环境下工作人员所产生的热应激,通过研究设计了一款相变降温背心。通过在环境仓模拟四个不同的工况(在相对湿度为65%的情况下,温度分别为25 ℃、30 ℃、33 ℃和36 ℃),对降温背心进行降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况温度的提高,受试者着装有无相变材料的降温背心,在相同测点的温差逐渐增大;由于身体跑步姿态的影响,后背降温效果要优于前胸降温效果;前胸实验组空白组相同测点平均温差最大为2.85 ℃,后背实验组空白组相同测点平均温差最大为6.7 ℃;在36 ℃条件下,前胸相变材料降温作用时间约为后背的一半。总体表明,该降温背心有一定的降温效果且作用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园对城市热环境的降温效应——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城市公园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通过反演天津市区地表温度和分析各公园的缓冲区,研究天津市市内六区公园的特征要素对周围环境的降温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不同公园的降温范围、降温幅度和降温速率有所不同,各公园降温幅度与距离均近似成拟合二次多项式.另一方面,不同的公园特征要素对周边环境的降温效应存在差异,其中公园的绿地比例与降温范围、降温幅度和降温速率相关性最大,且二者呈拟合二次多项式.  相似文献   

13.
湿烟气由烟囱出口进入温度较低的环境空气会形成湿烟羽现象,产生视觉污染。分析了湿烟羽的形成机理和消散技术,采用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湿烟羽消散技术的特点。结果表明,烟气直接加热、烟气直接降温和烟气降温再热可以消散湿烟羽;烟气降温再热消散湿烟羽使用范围最大,烟气直接加热次之,烟气直接降温最小;环境温度低于10℃,环境相对湿度大于40%时,烟气直接加热和烟气直接降温消散湿烟羽的升温幅度和降温幅度较大,湿烟羽消散难度大;环境温度低于5℃时,只能采用烟气降温再热消散湿烟羽。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合料降温速率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托天(水)定(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实测了不同时刻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得到了其降温规律曲线和降温速率,对不同层厚、空气温度、风力、太阳辐射条件下的降温特性进行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沥青混合料降温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后及最初的碾压过程中温度急剧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下降幅度减缓;外部因素对沥青混合料降温速率影响的关联度排序为层厚、风速、空气温度、下卧层温度和云层分布。  相似文献   

15.
冻融情况下降温速率对水泥基材料变形和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降温速率对水泥基材料耐久性的定量影响,研究了不同降温速率两组水泥基材料(M35、M50)的变形和损伤.应用电阻式应变片测量了砂浆试件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应变变化;应用压汞法测量了材料的孔隙分布,计算了材料受冻过程的静水压力、结晶压力和有效孔隙压力,并比较损伤.研究结果表明:降温速率低,材科处于低温状态时同长,材料塑性越强,损伤越大;降温速率高,材料处于低温试件短,脆性强材料的损伤大.  相似文献   

16.
空调降温是大多数机房采用的一种降温措施,空调降温有着快捷灵活、清洁方便、节省空间的特点,但也存在控温方式不直接、温差小、无用功率损耗大等方面的缺点。本文结合机房具体情况,设计并制作了一套中波发射机房温湿度集中控制系统,弥补空调在机房降温方面存在的不足,力求达到节省能源、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温矿井冰制冷降温系统经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平煤六矿矿井热害及其地面制冰-井下降温系统,以热力学为基础,采用(火用)方法分析该降温系统的热经济性,并运用技术经济学分析该降温工程投资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地面制冰-井下降温系统中融冰池(火用)损失最大,冰在融化过程存在相变,相当一部分高品质的能量在发生相变时损失掉,降低了融冰池后输冷环节能量的品质;利用价值型经济评价指标对该降温系统进行了评价,得出该降温系统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对热害治理及降温系统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首先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方法,综合考虑老化和温度梯度造成的沥青路面内部模量梯度、突然降温、轮胎边缘的应力集中等因素,选取春、夏、冬3个季节,以及未老化缓慢降温、老化后缓慢降温、老化后忽然降温3种情况,建立了带有微裂缝的9个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的沥青路面微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最大周向拉应力理论得出裂缝开裂机理和判断方法,并给出了Top-Down裂缝预估方法.结果表明:对于未老化缓慢降温和老化后缓慢降温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剪切型应力强度因子对裂缝的扩展起主要作用;对于老化后忽然降温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张开型应力强度因子对裂缝的扩展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有利于增强驻车通风效果的参数,对驻车通风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方法在热浸和通风降温模拟中的准确性;然后参照模型试验条件,对驾驶室热浸及通风降温的过程进行仿真,对比了不同驻车通风参数下驾驶室的降温成效。结果表明:驾驶室热浸后,前3 min的降温效果较明显,且风量增加有助于降温,但风速大于250 m3/h时,降温效果不明显;调节风量分配比例,增加向上偏转吹脸气流有助于驾驶室降温。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71—201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空调度日数作为评估暖季降温耗能的指标,分析了重庆地区1971—2010年间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的分布和长期变化特征,并评估了气温变化对重庆地区降温耗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各地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空间差异明显,沿江及河谷一带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相对高、多,东南部及城口等高海拔地区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相对低、少;1971—2010年重庆各分区的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的时间演变与全区平均比较一致,主要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转折;气温与降温耗能具有很好的同步性,温度对降温耗能的影响程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气温若升高1℃,整个暖季(5~9月)、夏季(6~8月)中重庆全区平均的降温耗能将增加56%、46%;在暖季或夏季,气温若升高1℃时降温耗能增加效应量重庆各个分区由大到小依次为:东南部、西部、西南部、中部、主城、东北部;暖季气温若升高1℃时,全区平均制冷日数将增加16 d,主城将增加14 d,其他地区将增加15 d;最后利用平均气温与降温耗能变率建立了一组降温耗能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评估模型。文章认为该组评估模型可以用于重庆地区降温耗能变化的定量评估和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