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基于带宽估计多普勒夹角平均时相选择、多普勒带宽的计算、信号频谱的估计方法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先对多普勒信号进行基于主元分析的降噪,然后使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进行夹角估计,最后在收缩后期进行平均.通过颈动脉超声多普勒信号的计算机仿真实验,得出:夹角平均应选在收缩后期;STFT估计夹角应用fmean,AR模型估计夹角用fmean和fp均可;STFT和AR模型在估计夹角的性能各有优劣.新方法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多普勒夹角估计方法的抗噪声性能,可以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使用。  相似文献   

2.
高速移动中,多普勒频移导致的多普勒扩展会破坏OFDM信道中子信道之间的正交性,引起载波干扰,使得时变信道估计算法变得十分复杂。基函数展开模型通过采用确知的少量基函数来近似时变信道,从而简化了信道估计复杂度。在常见的3种基函数展开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子载波间干扰、模型参数以及移动速率对基函数信道估计算法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星载SAR多普勒调频率的估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估计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多普勒调频率,建立星载SAR方位向信号相位的多项式模型,通过差分处理,使调频率的估计变换为频率的估计,采用频率估计方法估计多普勒调频率。通过估计精度和计算量的理论分析,指出该方法在保证一定估计精度的情况下,可以较大地减少计算量,最后利用RADARSAT的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给出了多普勒调频率的参数估计结果,并利用该参数进行了成像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种多普勒调频率估计方法可以应用于实时成像、快视成像和粗成像。  相似文献   

4.
多普勒中心频率是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根据SAR信号的特点和估计多普勒中心频率这个信号处理任务,将两种现代谱估计技术AR模型法和TLS-ESPRIT法用于SAR实测数据多普勒中心频率的估计.结果表明,AR模型法与经典方法相关函数法等价,并与TLS-ESPRIT法的估计结果相近,成功用于实测数据成像表明该思路有效.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信噪比多径信道下过采样率估计性能低的问题,根据正交频分复用( OFDM)基带采样信号的频谱特性,提出了基于采样信号频谱逼近的过采样率盲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移动协方差方法估计信号的载波频率,采用修正的周期图平均法估计信号的功率谱;然后通过选择最佳的滚降系数,设计一个最佳余弦滚降滤波器,使余弦滚降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逼近信号的截止频率;最后根据过采样信号的频谱特性原理估计出接收信号的过采样率,实现了不同类型OFDM信号的过采样率的盲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2 dB,多径信道条件下OFDM信号的过采样率估计的均方误差不超过0.2.可见该方法无需任何先验知识,在低信噪比多径信道下具有良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卫星通信在高机动状态下非线性较强,会引起较大多普勒频移的问题,提出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算法进行多普勒频移估计。依据高机动飞行器飞行特点,建立直线和圆周运动中的UKF多普勒频移估计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卫星通信信道模型中,UKF算法能够对高机动机载平台进行更精确的频率估计,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手征媒质平板波导的传播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求解Maxwel方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芯区为手征介质对称平板波导的色散特性。给出了两种色散方程并研究了该波导各模式截止频率与芯区手征导纳的关系。由于手征导纳的引入,同阶模式的截止频率分离,其中右旋椭圆偏振(HR)分支的截止频率随手征导纳的增大而增大,左旋椭圆偏振(HL)分支的截止频率则减小。当手征导纳大于某一值时,HR分支的截止频率为无穷大即此分支不再存在,只有HL分支传导,模式色散曲线与普通平板波导相似。此时,偶模截止频率为零的模式只有一个,即存在单模工作区。  相似文献   

8.
提出基于Radon-Ambiguity变换估计星裁合成孔径雷达的多普勒调频斜率的方法,并与常用的时频域估计星栽合成孔径雷达的多普勒调频斜率的方法——基于Wigner-Ville变换估计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用户长码、带限DS-CDMA上行链路系统中存在的大多普勒频偏、多径时延及多径信道复增益等参数的联合估计问题,推导出基于根升余弦成型的多普勒、时延、多径衰落信道共同作用下的长码、带限多用户DS-CDMA上行链路接收信号模型,将信号表示为仅由导频及多普勒决定的可逆矩阵以及由时延和信道复增益决定的带限多普勒加权复合信道响应.提出一种基于此模型的非结构化间接估计算法即导频辅助下波形匹配-最小二乘并多级网格搜索算法,估计多普勒频偏及复合信道响应,并通过复合信道响应及基于波形匹配的贪婪算法估计时延和信道复增益.对本文算法进行蒙特卡洛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大多普勒条件下,本文算法可对时延、多普勒、信道复增益有良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复指数基扩展模型(BEM)与多普勒扩展频谱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分数倍基扩展模型的双选信道估计方法。当接收机能够获得最大多普勒频率值时(可以通过自身运动速度等计算或者作相应估计),通过相应调整BEM基频率为原来的1/K倍,信道估计的均方误差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另外,还提出了重叠利用训练符号的改进算法,研究表明改进算法可以进一步提高信道估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T型低通滤波器的周期性副响应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布喇咯公式的电磁带隙(EBG)结构的微带滤波器。经模型仿真和实测,该滤波器阻带中心频率12 GHz,阻带带宽5~6 GHz,中心的阻带深度达到了-30 dB左右,成功克服了以截止频率3 GHz的微带线T型低通滤波器的周期性的第二副响应,即4倍其截止频率为中心的第二通带。  相似文献   

12.
姜吉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2874-2878
通过对噪声主动控制技术中广泛应用的归一化滤波最小均方算法的分析,提出了基于频率选择性的归一化滤波最小均方算法并建立了该算法在噪声主动控制中的应用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归一化频率选择性最小均方算法的仿真模型,通过合理地选取自适应滤波器的结构、滤波器长度、收敛因子等控制参数,对单频噪声信号和窄带随机噪声信号进行了自适应抵消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噪声信号抵消效果明显,与理论分析的结论一致,证明该算法准确并且有效。  相似文献   

13.
对程控滤波器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了以增强型51单片机和LMF100滤波芯片为核心的简易实现方案.通过单片机输出时钟信号,控制LMF100构成的四阶低通和高通滤波器,实现了滤波参数的程序控制.详细推导了滤波函数与截止频率以及控制时钟之间的关系,利用Matlab实现了相关运算.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新型的数字式可编程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是由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串联组成的RC有源滤波器.传统的RC有源滤波器不能用数字量来控制截止频率,采用数/模转换器代替可调电阻,实现用数字量改变电阻值,从而达到改变截止频率的目的.该滤波器可与MCS-51单片微机直接接口.在所研制的智能化仪器中使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FPGA为核心的信号处理电路,实现了信号的可编程放大、自适应滤波等功能.其中,可编程放大模块由TI公司的PGA205AU实现.为增大放大倍数采取两片串联;自适应滤波模块由数字电位器和OP27组成的二阶有源滤波器实现,改变电位器的阻值可以改变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实验结果表明,在红外光电系统中应用此信号处理电路可以有效地提高所得图像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6.
针对片上Gm-C滤波器的自动频率调谐电路结构复杂、功耗大和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精确的恒定跨导偏置电路.该电路通过使跨导管的跨导恒等于片外高精度电阻来稳定滤波器截止频率.给出了电路的推导,设计了滤波器及跨导器.将此电路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芯片中九阶低通滤波器,进行了仿真;基于SMIC中0.18 μm、1.8 V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并联枝节线单元的超宽带滤波器.该滤波器由3种基本元件组成:短路枝节线、开路枝节线和连接线.其中,每个短路枝节线和开路枝节线组成一个枝节线对,在枝节线对间利用连接线实现强电磁耦合.在设计中,这3种基本元件的电长度是相同的.通过合理选择各元件的特征阻抗,就能实现带宽在100%左右的超宽带滤波器.此外,该超宽带滤波器还具有较宽的高端阻带.文中首先基于理想传输线模型对该滤波器进行了仿真研究;然后在全波仿真的基础上,利用微带线实现了一个三阶的超宽带滤波器;最后利用平面印制板技术对滤波器进行了实物加工.测试和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1.775 GHz,相对带宽为97.5%.通带内匹配优于-15 dB,最小插入损耗为0.25 dB(在1.3 GHz处).第一个寄生通带的频率高于6 GHz,是通带中心频率的3.4倍左右.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在频域设计M带非采样二维金字塔变换的方法.首先描述了完全重构的2带非采样二维金字塔变换.采用级联2带滤波器组的方法设计出完全重构的M带非采样二维金字塔变换.每个级联的滤波器可通过设置通带和阻带的截止频率来计算.所设计的变换取代Contourlet变换中的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在获得一定冗余度的同时可对频域进行更精细的分解.实验证实了提出的变换去噪方法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型的缺陷地结构,并研究了它的各个缺陷参数对其特性的影响,然后用该结构设计了一个低通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用这种结构实现的低通滤波器具有极宽的阻带,其20 dB的阻带宽度约为截止频率的3.7倍,因此有效地抑制了滤波器的高次谐波响应.另外,通过用缺陷地结构实现高阻抗电感,有效地改善了滤波器的高功率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R-MOSFET-C器件和CMOS全平衡结构运算放大器设计一个截止频率为500 kHz的四阶巴特沃斯(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由工作在线性区的MOS管来做为压控电阻,从而代替一般有源RC滤波器中无源电阻R,通过调节栅极电压大小来改变其等效电阻,达到滤波器截止频率的精确可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