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耿海军 《科技潮》2000,(2):63-66
长期以来,国际恐怖主义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地球,90年代以来尤甚。恐怖主义是一种形式独特的非正规战争,它主要以威胁人类或财产安全的方法,迫使某一政府或社会团体屈从于恐怖分子的要求。恐怖主义活动是一种以暴力为手段的恫吓行为。其惯用手段包括爆炸、纵火、行刺、绑架和劫持等。与一般的暗杀破坏不同,恐怖主义的暴力行为主要是为了引起杜会公众舆论的注意,扩大  相似文献   

2.
特殊的犯罪集团是指刑法分则特别规定的某种特殊性质的犯罪集团,主要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恐怖组织、邪教组织等。有人把恐怖主义组织、邪教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统称为有组织犯罪,还有人把邪教组织或者黑社会组织包括在恐怖主义组织之内,认为它们也是恐怖主义组织。这是不正确的。有组织犯罪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具有自己特定的性质和特征。并非任何“有组织的”犯罪都是有组织犯罪,对此,联合国打击有组织犯罪公约(巴勒莫公约)和有组织跨国犯罪问题世界部长级会议已有十分明确的规定。本文通过对恐怖主义组织、邪教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与特征的比较,指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恐怖主义成为当今世界新的威胁。武警部队作为我国反对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力军,必须提高信息反恐意识,不断提高防范和打击信息恐怖主义的能力,保护国家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4.
恐怖主义及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已是世界上日益严重的安全威胁,核恐怖主义则是二者结合可能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虽然核恐怖主义在目前更多的还是一种潜在威胁,但如果国际社会不能有效战胜恐怖主义及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后者的威胁将会随之发展与加剧,最终成为国际社会最可怕的现实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5.
现代恐怖主义事件的爆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的爆发时间和地点至今很难预测,但是具有一定的统计分布.本文主要基于统计物理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恐怖主义事件的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其内容包括恐怖主义事件所造成的伤亡数(事件惨重性)和爆发的时间间隔的实证研究,及其爆发机制的模拟和解释.  相似文献   

6.
恐怖主义发展至今已脱离了单纯的暴力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恐怖主义作为恐怖主义的一种新的形式已悄然登上历史舞台;网络恐怖主义分子运用其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威胁着全球信息安全,对国家安全构成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国际恐怖主义多在伊斯兰世界出现,除了有西方霸权主义这个根本的现实原因外,还有一定的宗教民族根源:恐怖主义者曲解伊斯兰教中的圣战意识,为其暴力倾向提供理论依据;伊斯兰教现实中教派林立、政教合一,容易给恐怖主义提供生存的空间;伊斯兰世界民族主义运动合法斗争途径被堵塞的现状,容易为恐怖主义者利用。但“国际恐怖主义”绝对不等同于“伊斯兰主义”,只有当西方放弃对伊斯兰世界的霸权主义政策,伊斯兰教得到全面理解的时候,才能从根本上根除国际恐怖主义的宗教民族根源。  相似文献   

8.
随着恐怖活动的不断升级,恐怖主义利用核等放射性物质进行恐怖袭击已成为我们面临的现实威胁,联合国大会于2005年4月通过了《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为预防和惩治核恐怖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鉴于此,应当将危害性极大的核恐怖主义犯罪化,并应制定惩治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具体罪名和刑罚,设立专门的机构,遵守特别的程序,加强国内监管和国际合作以更有效地预防核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9.
目前恐怖主义已公认为全球性的问题,然而在反恐中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这对打击日益严重的恐怖主义活动是极为不利的.事实和实践证明,联合国应在打击恐怖主义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黑客J"驰名网上的计算机高手 杰西·塔特两年前同意帮助政府计算机防护系统对抗黑客、小偷和恐怖主义者的袭击,对他而言这是个明智的决定.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对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的恐怖主义信息的甄别和处理,利用数据的爬取和分析甄别,分类恐怖主义信息。通过scrappy 框架以及gensim 工具包对数据进行爬取,得到了4 个数据集,并且进行LDA(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主题模型的建立,分别得到恐怖主义信息传播在4 个不同领域中的主题分类,以及主题间的关系。实验表明,通过爬取可以有效鉴别出不同的恐怖主义信息主题,以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恐怖主义的刑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恐怖主义的国内立法和司法势在必行,打击恐怖主义是目前我国刑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我国刑法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遗憾的是,当前国内对恐怖主义的研究甚少,而且往往把恐怖主义纳入政治学范畴探讨。应确立对恐怖主义的刑法理念的认识,从刑法学角度识别恐怖主义,把握恐怖主义之犯罪构成,以利于恐怖主义刑事立法的科学化,达到对恐怖主义最有效的刑事打击。  相似文献   

13.
季晓丹 《世界知识》2011,(22):23-25
9.11事件以后,美国的海上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它认为:国土安全面临着海上方向恐怖主义袭击的可能,海外利益面临着恐怖主义和海盗的威胁和挑战,而未来地区性海上大国的出现,则会对美国的海洋霸主地位构成更大的威胁。为此,美国从2001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以“合作”为名的海上安全战略及相关倡议。  相似文献   

14.
对恐怖主义与刑事犯罪、政治犯罪、战争犯罪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法理分析;进而对打击恐怖主义涉及的自卫权与国家主权、国际司法合作、人道主义等问题作了一定的法理分析。旨在帮助界定恐怖主义和更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5.
恐怖主义犯罪严重地危害世界和平与安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科学地界定恐怖主义犯罪、分析恐怖主义犯罪新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的反恐形势比较严峻,境内的暴力恐怖主义呈升级之势,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威胁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但我国目前关于打击恐怖主义的立法分散、琐碎,相关的反恐条款散见于各部门法中,无法对暴力恐怖主义以坚决、有效的打击,难以形成完善统一的反恐法律体系.因此,我国应加紧制定、尽快出台反恐法,以做到有效预防、依法反恐,推进国家反恐能力现代化.另外,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要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能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知识》2014,(12):14-25
“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这是习近平主席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阐述的亚洲安全观。目前,亚洲安全面临的一大威胁是恐怖主义。非传统的恐怖主义显现出碎片化、网络化、扁平化的特点。恐怖主义背后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恐怖主义之后还有什么?对我们的挑战到底是什么……——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安理会在第1377号决议中指出国际恐怖主义是21世纪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有效地解决恐怖主义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法学者的研究重点.自卫是<联合国宪章>体系下除安理会授权的强制措施以外唯一的国家可以合法使用武力的例外,因此以自卫方式打击恐怖主义成为类似于美国这样的恐怖主义袭击的受害国的首选.然而自卫的实施是必须符合必要性的原则的,而实践证明美国的反恐战争在这方面却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19.
汉娜·阿伦特在其专著《极权主义的起源》中分析了极权主义的要素和起源,极权主义作为一种政体已经过去,但是极权主义因素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在当代的表现即是恐怖主义,本文将以《极权主义的起源》作为一种思想资源,来分析恐怖主义反功利、反制度、反责任、反人性的极权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晓夏 《世界博览》2010,(19):40-41
《世界博览》: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一种观点认为超过了150种,这是恐怖主义的政治性造成的,现实层面国际社会是否存在对恐怖事件进行鉴定和公认的尺度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