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闻一多先生从学者到民主战士的转变历程,高度评价中共统一战线对团结高级知识分子的作用以及闻一多先生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诗歌中关合相思之情的“红豆”作为爱情或友情的象征,那么,把与纪念屈原有关的“端午艾”作为爱国之情的象征,似乎也很恰当。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端午即事》一诗中,就吟唱出“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这样历者艾香的诗句。诗人从“艾”引发出“丹心”,抒发了“我欲从灵均”之志和忧国忧民之情。“端午节,艾插空。”从此可见在民间老百姓是多么喜爱这“端午文”!而诗坛里的“端午艾”呢?从屈原的《离骚),杜甫的(又呈吴郎)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政》.到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再到闻一多的(红烛),余…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以对屈原人格精神的强烈认同感而作《屈原列传》,对屈原美好的政治理想,伟大的人格精神,坚贞的意志品格作了极高的评价,高度赞赏屈原的伟大文学成就,并继承屈原“发愤抒情”的传统而“发愤著书”。司马迁“发愤著书”有一个价值前提,即追求生命价值之不朽。鲁迅说司马迁《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道出在文化精神上司马迁与屈原的一脉相承之处。  相似文献   

4.
屈原的《离骚》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杜甫继承了《诗经》的风格,把现实主义诗风发挥到了极致,是现实主义诗风的代表者。二人虽风格不同,但是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时代环境、人生经历、性格理想、爱国精神、表现手法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无疑,生于后世的杜甫,对屈原的精神和遗产是有所继承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宋代理学家的文学批评有其独特的标准,为人强调“有德者必有言”的道德至上论;为文主张“文以载道”的道本文末论。根据这一标准,理学家在对屈原进行道德人格评价时,既充分肯定其忠君爱国精神,又批评其露才扬己、凸显君过的狂狷个性。而在评价其作品时,一方面赞扬其言之有物,另一方面又批评其不知“道”、不求“道”。这使得其楚辞研究呈现出强烈的理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现代有的学高度评价屈原的政治活动,提出许多理由,本择其主要进行剖析,认定这些理由都站不住脚。  相似文献   

7.
一、鲁迅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在文艺创作中的才能,高度评价了民间文艺的成就。二、鲁迅对文艺起源问题的不断探索。三、鲁迅提倡文艺大众化,号召作家向民间文艺学习。四、鲁迅提出了艺术对立的“两种文化”思想。五、鲁迅对神话研究的独特贡献。六、鲁迅对民间文艺搜集、鉴别、整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的意义是由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起点位置决定的,这就决定了后来的诗人和诗学者必然不同程度地经历“回到闻一多”的过程。从根本上说,闻一多这位辩证处理古今中外诗学关系的诗人本身也经历了一个“回到闻一多”的过程,这具体体现在他的诗歌转向方面。  相似文献   

9.
屈原的婚恋,是一个历来三缄其口和难以考证的话题。我们选择心理分析的视角,深入考察屈赋文本里的女神、美人、“坏女人”、女媭等原始意象,发现了诗人的“女性情结”,从而揭示了屈原爱情、婚姻的不幸,论证屈原的人格既有对理想社会执著追求与献身的崇高性,又有儿女情长和人情味的丰富性,还原一个有血有肉有完整人格的屈原。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欧几里德在对前人积累的数学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编写出千古流传的《几何原本》。两千年来,《原本》一直统治着学校课堂并至今影响着数学家和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在整个西方世界,《原本》仅次于《圣经》,成为再版次数最多,流传最广的著作。16世纪末,《原本》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传入中国,译者之一的徐光启以科学家的博学与慧眼,推崇《原本》为“度数之宗”。认为“此书末译,则地书不可得论”,并主张“举世无一人不当学”。对欧氏几何的教学地位及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然而在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