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小娟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28(2):61-66
"新神话主义"在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都有突出表现,2005年启动的"重述神话"全球出版项目,则是"新神话主义"在文学领域的集中表现。"新神话主义"及其引发的"重述神话"以其独特的魅力拥有庞大的受众群,已然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但是,这一浪潮下的作品不尽如人意,对其研究也存在着诸多误区。立足当下,对其发展经验进行总结,才能更全面地把握它的研究现状,并引领其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小娟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6):44-48,140
作为同一神话传说"白蛇传"的"神话重述",李碧华的《青蛇》与李锐的《人间》在依据原神话题材的基础上做了突破性的尝试。重述过程就是再创作的过程,重述作品也必然带有重述者对现实生活的当下思考。《青蛇》与《人间》对"白蛇传"的演绎是不同的,但两部作品都充满了对自由与秩序的困惑,也正是这一困惑决定了人物的前途命运以及文本的内蕴走向。 相似文献
3.
黄文雁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27(4):38-42,48
屈原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思维,具有浓烈的奇幻色彩。他将神话材料组织在自我的情感逻辑中,重新解释神话的内涵,用自我强大的情感力量驱使众神。但是,屈原所表现的神性最终走向了它的反面,人性最终凌驾于神性之上。其核心关注的是对人性永恒价值的追求,二者的张力造就了屈原作品的悲剧性与崇高性。这点对于提高当下奇幻文学的耐看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路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4(5)
奇幻小说近年来在中国图书市场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热潮.作为本土奇幻小说的代表,<九州>系列小说在文本中对于"神性"和"人性"的追求和探索,较为鲜明地呈现出了近年来本土奇幻小说普遍的创作特点,并从多元化、平民化等角度挖掘出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叶舒宪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9,(1):33-37
神话在今日学科体制中归属于文学是一个大错误。因为神话概念远大于文学。神话作为初民智慧的表述,代表着文化的基因。后世出现的文、史、哲等学科划分都不足以涵盖整体性的神话。作为神圣叙事的神话与史前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共生,是文史哲的共同源头。中国早期历史具有“神话历史”的鲜明特点。文学人类学与历史人类学的会通视角,是重新进入华夏文明传统,重新理解中国神话历史的门径。从《尚书》《春秋》到《周礼》《说文解字》,古代经典体现着神话思维编码的统一逻辑。参照玉神话与圣人神话的八千年传承,呼吁学界从文学视野的“中国神话”转到文化整体视野的“神话中国”。 相似文献
6.
新感觉派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和武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2):72-74
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上海的现代主义创作倾向的团体——新感觉派,在当时的中国文坛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长时间存在的简单化、粗暴化的趋势使得对这一流派的正确、全面认识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目前对新感觉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日本新感觉派的关系研究及影响并把它归结为心理小说,文章通过对新感觉派主要作家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的梳理,得出以下结论:新感觉派是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出现并借助于现代主义的文学技巧取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一向喜欢逆向思维的柯达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叶莺坦陈对“新退休主义”的保留意见,在她看来,人生苦短,只争朝夕——一位记者要我谈谈对“新退休主义”的看法,一时还真说不上来。于是我坦白地说,我没听过这“主义”,能否了解一下再议。经过多方咨询、求教及访谈之后,对于“新退休主义”得到以下的解说:● 某些年富力强就高举“退休”大旗的逍遥派是中国大城市里迅速崛起的新贵,享有“悠客”的美名。● “悠客”认为:退休与年龄无关,想退就退;退休与事业无关,想退就退;退休与社会责任无关,想退就退。退休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 “… 相似文献
8.
金立江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9,(1):38-41
西方的希腊神话研究从早期的口传到理性萌发后的“神话”同其它学科分立的范式,在近代以降的中国神话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神话历来被认为有“历史化”的特点,从近代到现代,国内外的中国神话学者们不断地关注此一问题。闻一多的“志”与史及诗关系的研究,叶舒宪的诗与寺、瞽同史关系的研究把这一问题带入新的领域。以此为基础,可以得出结论:在人类早期时代,文字产生以前,口传神话同史的混生是中国神话的最早样态。神话历史化是西方观念对中国材料的框定。神话分化出历史是中国神话同历史乃至文学关系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9.
今天,在极少主义风行多年后,平面设计开始出现了更具有装饰性的繁复风格回溯,文字图形设计大幅度地频繁使用丰富的图案和色彩,充满了感性和曲线美。这些都为笔者从新装饰主义角度探索文字图形设计指引了方向。本文将通过新装饰主义的繁复性、合成性、奇幻性三个方面对文字图形设计问题的探讨,表达出年轻一代内心体验、对生活的感悟和新形式的视觉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大众文化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当代文坛,新写实主义文学的表现内容,表现手法,审美方式等方面无不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体现出独特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11.
郑尤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9(2):65-67
神话体现的原始思维与儿童思维具有相似性,因此神话对儿童具有教育功能。神话在引发儿童阅读兴趣,培养儿童想象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12.
张翠霞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8(5)
白族的龙母神话是白族龙神话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族以<九隆神话>为其族源神话,其中就有了始祖母崇拜的因素,是白族龙母神话的肇始.随着<九隆神话>的发展和流传,龙母神话在民间也发生了各种变异.从龙母神话的文本出发,试图解释白族龙母神话的流传和变异的过程;进而对龙母神话变异的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翟鹏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1)
壮岱侬民族拥有同中有异的花婆神话。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发现,中越文学的交流态势,实际上是建立在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生态伦理缔结与交往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4.
谭佳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11,(5):28-32
1902年前后,国人从日本译介了为数不少的史学著作,对“文明”和“历史”的理解拓展到美术、哲学、法律、宗教、风俗等领域,神话学与历史学同源联袂而生。此时,“神话”一词并没经过太多的本土过滤和反思,没有可能去面对“语力怪神”现象,更没有机会去统摄中国本土的神圣叙事。此后,受西学范式影响,神话学与历史学分裂,遂成为被史学家排斥、被文学家接纳的民间文学内容。基于反思传统与反思现代的双向动力,当下亟需重新面对中国“神话”与“历史”,将之作为进入本土文化传统和文明基因的重要门径,以此引导对中国文化做追本溯源式的全盘理解,对中国历史叙事和现代神话学做批判性整合思考。 相似文献
15.
宛景森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14(2):107-111
宗教信仰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方民族中,火是自然崇拜的重要对象之一。火神信仰在北方民族的传统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北方民族火神信仰及其功能进行梳理与研究,是了解北方民族传统观念、传统信仰、传统生活方式及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优美写意的嫦娥神话与壮美浪漫的羿神话,作为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巨大、流变最为复杂的神话之一,就产生时间、思想基础、艺术风格等方面而言,均存在着巨大差异.然而,在古老的阴阳观念下,汉代人以其天真的意趣和超凡的想象力,将二者进行了奇妙的整合,使嫦娥、羿以夫妻关系构成一个神话整体流传在后世的讲述中.而整合后的嫦娥、羿神话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曲折的情节,所反映的正是现实社会中女性地位不断下降这一残酷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陈双眉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5):94-97
二十世纪以来,现代幻想小说在全世界蓬勃发展。在界定幻想小说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以托尔金的“第二世界”理论为基点,以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为文本,寻找幻想小说的特点,希望对中国现代幻想小说创造提供一点参考。幻想小说的特点分别为:充满想象力的第二世界,充满魔法元素,充满光明与黑暗的对峙,而淳朴与爱是对抗黑暗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论中庸之道的和谐思想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中庸之道既是一个哲学命题,又是一种哲学方法,更是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主张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持续发展、不走极端,明于人伦、家国并论,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认真分析研究中庸之道的和谐思想,对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永泽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2):72-76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这一“悲秋”文学主题从《诗经》、《楚辞》到“建安文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历经上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最终形成特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悲秋”文学意识。“悲秋”文学意识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精神联系,同时也可窥见中国传统士人悲剧性命运之一斑。 相似文献
20.
陈良武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27(6):86-89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之一。由方法论层面观之,中庸思想给人的启示是既强调对"道"的固执,又强调"权变"而"时中"。这种思想成为朱熹诠释经典,构建理学的根本指导原则。朱熹的经典诠释活动体现了追求圣人"当来立言本意"和诠释者"自得言外之意"的统一。与这种追求相适应,朱熹的经典诠释方法是融汉、宋于一炉,既重训诂考据,又重义理阐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