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世上书籍繁多,门类备全.一走进各类书店,店内书柜分类装满,书架上摆满了玲琅满目的书籍,数十万册的书籍摆得整齐有序.浩如烟海的书籍,映入我的眼帘,饱享眼福,令人赞叹不已.“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逆境中的慰藉,是心灵的导航,是攀登的动力,是前进的指路明灯.它可以让人们纵横时光,开拓视野,见多识广,提高素养,明辨是非.但用行之有效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来读书,需要人们推崇古今名人、学者读书的成功经验,并掌握其方法.  相似文献   

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对知识的追求从未停止,图书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学生借阅书籍通常要花时间走到图书馆,而许多孤本,由于储存条件严格,不能被人借阅,上述种种,都阻碍了我们对知识的追求,阻止了人类的进步。因此,许多人选择了阅读电子书,但是图书馆内的图书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对图书网络化的资源共享是当下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将对图书的资源共享进行分析,并对现有的资源共享机制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人际交往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体现出人们所共有的心理要求,是任何人不可回避、也不应回避的生活内容。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商品化时代,其地位更为重要。一位阿拉伯哲人说过:“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小船,是永远不会飘泊到人生大海中去的。”  相似文献   

4.
李惠 《科技智囊》2006,(8):26-27
观察人类的历史,总觉得是一团乱麻;看当今的人类现状,总感觉是乱麻一团。问题出在哪?能否把这团乱麻整理出个头绪?宇宙有序运行,季节定时更替,难道人类社会只能永远如历史,永远如现状吗?难道人类要永远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5.
<正>图书,特别是纸本书籍,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很多人都有读书、藏书的爱好。书籍到底能保存多久?我们的环境中隐藏着哪些影响图书寿命的因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书保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吧。  相似文献   

6.
董娜 《科技信息》2010,(2):207-207
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作为一种生存存在,人通过实践在改变世界的活动中展开、绽放和确证自己的本质。人的实践活动和对自己本质的确证是人生存在的全部内涵,构成了人基本的生存维度。而真正的文学永远是人的存在学,它必须表现人类存在的真实境况。  相似文献   

7.
判断人脸部表情的特殊能力不只局限于特工和经验老道的警察。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自身潜在的能力,永远不会失去,只可能被遗忘。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已尝试分析人类的表情,第欧根尼一族:他们比我们更容易看透人的表情。  相似文献   

8.
豆腐是受人欢迎的一种营养食品,一斤黄豆出一斤半豆腐,是较长时间内人们公认的“标准”。因为人们已习惯了这个“标准”,所以在技术上研究和改进制做豆腐的方法以提高豆腐的产量,很少引人注意。解放军五二九二九部队三连炊事员刘理文同志,开始制做豆腐时,用醋点浆,发现一斤黄豆只出一斤半豆腐,且开支较大的问题,他遵照毛主席“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的教导,考  相似文献   

9.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保证书籍的畅销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可以丰富人类精神文明世界。该文根据畅销书的基本概念以及主要特点,指出了畅销书在营销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希望可以促进畅销书籍的销售。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智能化已成为社会主要趋势,网络信息技术也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书籍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已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书籍文献以及知识的渴望,同时也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捷。本文就图书馆智能化进程所出现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做出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书籍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整个设计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如今书籍设计教学中,大多仅关注书籍封面和版式的设计,忽略了书籍形态设计。从书籍设计的特点入手,多方面阐述了在书籍形态设计中,不仅要体现出封面设计的独到,更要做到造型的新颖,用材的另类,使书籍的形态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有语云: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知,其言文明、正直、善良、远见、达观、深邃也。然而,所有这些优良品质和深刻内涵,何以外化、提炼、精制、压缩成有形的财富——书籍呢?全仗那良知中的良知——编辑。人类需要知识分子,不只因为他们有知识,还因为他们有良知;知识分子需要编辑,不只因为他们有一技之长——会编,还因为他们具有这一特殊职业所需要的可贵品格——为人作嫁、幕后英雄,“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语)。书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它寄托着人们的文化向往。几千年来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遗产主要是依靠书籍流传至今,而承载…  相似文献   

13.
《华东科技》2013,(10):78-79
在未来,人类可以随心所欲的操控时间.改写年龄。在人类社会,不管这个人活多久,他的年龄被永远定格在25岁。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是以思想上的解放、理论上的创新为先导的.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解放思想的历史.由于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有特殊的时空社会条件,而时空条件则是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和人们的实践活动永远处于发展变化的流动之中,同时,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进化的.因此,解放思想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思想解放是一个艰难的认识过程,它强调运用科学理性反省、质疑、批判.反对脱离实际,主观盲动和臆造.  相似文献   

15.
论编辑意识     
1社会效益意识和保密意识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出版物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当代社会中,出版物传播知识的功能几乎无处不应、无时不在,我们新获取的一切知识,几乎都离不开出版物,“书籍是打开人类智慧宝库的金钥.”出版物其潜在的价值是无形的,特别是科技方面的出版物传播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社会生产力,这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为人们新掌握,并与生产相结合,便会转化为实际的、巨大的社舍生产力。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都会考虑到…  相似文献   

16.
如果地球不向人类免费提供那些对任何生物物种都至关重要的“服务”的话,那么我们的未来将不堪设想。珍视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一个永远值得人们去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机器人无论在外表上与人类有多么相似,它们体内一堆堆杂乱的电线却永远无法与人类体内复杂的器官相媲美。但是,欧洲一支科学家团队正致力于缩小这种差距。他们所研制的一种机器人原型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仿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对于人类灿烂的历史文化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永恒的,对它的研究和保护也将是永远的.随着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了使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本文针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特色和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等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吃什么?在西方,很多人都看过这样的科幻电影和书籍:匆忙劳动后的人们站在那里,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迅速吞下一两片药片,这就满足了一个人一天的营养需求。这些药片都是预先在实验室制造出来的。难道下个世纪的人们吃饭只是讲究营养而不考虑食品的味道和烹调的技术吗?绝不是这样。让我们来看一看下世纪人们的食谱吧。  相似文献   

20.
根据符号学理论 ,符号的意义远远大于它本身。百合花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花 (它犹如人的心灵 ) ,象征了对人的赞美 ,使我们永远难忘。这正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同时 ,用花来比喻战争中人们的心灵 ,用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来写战争 ,这种写作手法是独特的 ,那么 ,战争的输赢也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