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李树志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6):20-21,23
“矿区复垦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应用”项目是由煤炭、有色、冶金等行业共同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该项目涉及环境与资源领域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是我国土地复垦技术领域率先申报成功的国家重点项目。该项目共分解为6个课题,“采煤沉陷区地基处理与工程建设技术开发”和“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与农业生态再塑技术开发与应用”,是其中的第一和第二个课题,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承担,联合中国煤炭行业著名复垦专家和主要研究单位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损毁了大面积土地,将采煤沉陷区开发为建筑用地是缓解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瓶颈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采煤塌陷区城镇建筑物建设过程涉及的老采空区探测-地表残余变形预测-采动地基稳定性评价-采空区地基加固-建筑物抗变形措施一体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为采煤塌陷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煤矸石山生态重建微生物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技成果》2008,(4):41-41
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毕银丽教授主持的国家863计划“煤矸石山生态重建微生物关键技术应用研究”(2005AA644020),针对采煤造成土地生产力破坏以及大量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导致了土壤理化性状差,肥力低,生物活性少,煤矸石的排放又加剧了矿区环境的恶化,硫分含量高,风化过程易于产酸,自燃释放出H2S和S02等气体,污染大气、土壤和水,其营养元素含量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弱,不利于植被的恢复等问题,采用微生物(脱硫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等技术,开展了煤矸石山生态重建微生物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微生物复垦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4.
资源和环境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全国尾矿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项目的开展和实施,获取了尾矿库和矿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对研究区尾矿库的资源潜力和矿区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建立了尾矿资源与矿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择适宜于丰城市白富-高安社上煤矿区的二维地震、多规格绳索取芯"镶嵌"钻进工艺的应用等综合找矿方法,揭露了该煤矿区构造、聚煤特征,并建立完善了地质理论、地球物理和绳索取芯工艺等综合找矿方法.该方法直接、有效地应用于丰城-高安矿区筛选找矿靶区并指导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5):12-12
自2003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中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围绕矿山土地复垦监测技术,先后承担了与土地复垦检测技术相关的7个课题,主要包括: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欧盟Asia IT&C计划“工矿废弃地可持续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国家863计划“土地整理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矿山土地复垦质量指示器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士地整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4):117-120
本文基于技术社会研究视角,追溯了近代采煤技术在开平煤矿的应用,剖析其"仿其法,购其机,用其人"的一系列做法,揭示现代采煤技术应用对社会现代化产生的广泛影响,为深入理解近代采煤技术的社会运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合作市以地南-下看木仓矿集区铜金矿勘查"以德乌鲁岩体为重点,综合应用勘查地质学、矿床学、岩浆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新方法,采用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的理论与方法,开展深部盲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分析了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总结了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首次建立了"地层-断裂(接触带)-岩体"三位...  相似文献   

9.
一、主要技术内容 1.新技术原理:该技术充分利用了天然地表硬层和浅部较好土层,力改传统的地基处理观念,避软就硬,以建筑垃圾(平房改造下来的碎砖烂瓦、废钢渣、碎石、河卵石等废弃料)为填料,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和专利施工机具,在地表及以下数米的范围内,夯扩成阶梯型人造持力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1999,(12):37-38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项目包括以下四项技术: 1.矿区注浆帷幕截流技术 水口山帷幕是我国在厚层灰岩中建造的第一条深帷幕.岩溶矿床采取疏干排水费用大,易引起地面塌陷等环境灾害,且矿区地下水进水断面不宽,存在强迳流带;通过钻孔注入水硬性材料,截断主过水通道,达到减少矿坑涌水量,避免淹坑,控制地面塌陷发生的目的.矿区注浆帷幕截流技术是我国独创的矿区防治水新方法,30年来国内总计完成了十余条帷幕,由该院负责或参与的矿区帷幕就达五条,在利用物探指导施工、大量使用低廉的代用材料、定向导斜钻进技术、集中造浆机械化程度等方面,形成了成熟、实用的技术方法,水口山帷幕截流率达55%,铜录山帷幕为61%.矿区注浆帷幕截流技术的出现,将我国乃至世界矿山防治水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帷幕可为矿区节约排水电费每年数十万元,且避免了水源枯竭、地面塌陷等环境灾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显著.  相似文献   

11.
狂想一:建造磁悬浮建筑地震波的巨大能量会使房屋剧烈震动而倒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为此,科学家将研制一种新型抗震建筑。这种建筑在地下的地基部分由磁性材料构成。地上的房屋底部安装有电磁铁,平时两者的磁性相反,房屋可以牢牢地固定在地基上。当地震发生时,电磁铁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会不断改变,电磁铁的磁性与地基的相反.使房屋悬浮于空中,如同磁悬浮列车一样。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1,(21):14-15
建筑涂料行业是建筑料领域的传统行业,在中国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其真正的高速发展却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投资小、技术工艺简单、市场需求量大,因此沿海地区乡镇都建有建筑涂料厂,其产品大多以聚乙烯醇类涂料为主.  相似文献   

13.
"地基GPS大气水汽监测系统研发与应用"于2005年启动,受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及湖北省气象系统科技发展基金等项目支持,经费557万元.汇集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湖北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武汉大学等3家单位的优势科研力量,经5年研发,3年业务运行检验,在技术研究、网站建设、系统开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3):16-17
本课题着重根据村镇建筑的结构特点,针对砖木承重、土木结构承重、生土承重和石结构承重等类型的村镇常见结构型式,进行村镇房屋抗震的试验与理论研究,提出村镇房屋抗震工程技术措施.研制多种经济实用的村镇建筑减(隔)震装置,进行村镇减(隔)震建筑新体系的抗震分析与试验研究,提出实用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制订相关的减(隔)震装置图集与产品标准,实现其产业化,给出具体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5.
科学传播理论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普及的理论建设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对科学与技术、科学普及、科学传播、技术传播以及科技传播等近似概念,却往往缺乏明晰的区分.本文力图对科学与技术做出区分,进而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发展史这一角度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界限模糊的概念组群,发掘其背后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筑耗能已占全社会能耗的1/5,建筑节能势在必行。科技部节能示范楼通过节能技术集成、环保技术集成及自动化智能系统集成,实现了大幅度节能减排。案例分析表明,节能楼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如建设成本的控制、某些领域国内现有技术的配套性差等。科技部节能楼技术解决方案的经验表明:降低成本的关键问题在于改变观念、认识与宣传误区;解决技术问题的关键是勇于技术集成创新。本文提出,要树立典型,加强宣传,对节能建筑重新认识;同时,构建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与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实施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青藏高原重大冻土工程的基础研究"(2012CB026100)实施5年来,围绕构筑物群相互热作用机制及其与冻土环境变化的响应过程、冻土区构筑物稳定性和工程服役性能的评价方法与理论、冻土工程走廊构筑物群致灾因子与灾害评估指标体系三大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在走廊冻土变化及其灾害时空演化规律、多年冻土地基热、力响应的多因素耦合机制、冻土工程构筑物基础稳定性与服役性能的评价与预测、冻土工程走廊构筑物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冻土工程灾害评估及其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基础研究工作,推动了冻土工程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维护了我国冻土工程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将为高原工程走廊重大冻土工程规划、建设、维护和生态环境屏障建设提供科学基础。本文对项目研究的主要突出进展做了介绍,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利用河北建立的30个地基GPS站反演的水汽资料,通过对地基GPS水汽资料的检验对比和与降水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地基GPS水汽资料在降水预报中的应用技术,总结了GPS水汽资料在不同性质降水和不同天气系统降水中的变化特征以及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9.
人类栖居:传统建筑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具有浓厚的伦理性色彩.宫殿、坛庙、民宅、因林以及整个城市的规模和布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所注重的皇权至上的政治伦理观、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群体意识以及"贵和尚中"等伦理观念和思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与表达,可以说中国建筑是一部展开于东方大地的伦理学鸿篇巨制.中国传统建筑伦理思想中,又以"礼制"、"中和"、"实用"等思想表现最为突出."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内核,这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建筑工程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是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礼制性建筑体系."和"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取向,它模塑了中国传统营造活动的理论品格和独特的文化基调与审美情趣."用"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功能,即中国传统建筑洋溢着浓厚民族气息的"实践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的课题之一。研究目标是:为体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中明确提出的“将形成技术标准作为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目标”等城镇化领域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结合我国村镇住宅建筑特点及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村镇现代住宅、传统住宅、村镇住宅配套设施、住宅结构、住宅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形成科学的、完整的、可操作的配套指导村镇住宅设计与建设的技术规范、设计手册、技术措施和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构建我国村镇住宅建筑设计、建设技术标准规范体系,提升村镇建筑的整体技术水平,以推动乡村建设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