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光镜、电镜技术及血清学检查方法观察氯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家兔肝、肾及骨髓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0.175%氯霉素的眼液,滴眼半月后即造成肝脏肿大,肝肾功能异常及骨髓组织的毒性反应。且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反应加重。实验还证实,氯霉素地塞米松眼液与氯霉素眼液对家兔有基本相同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患者获得干耳的情况.方法 全麻下对3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术后两周复查,随访3~6个月,对其干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3例患者,3~6个月随诊,全部获得干耳.结论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对患者获得干耳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患者获得于耳的情况。方法全麻下对3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术后两周复查,随访3-6个月,对其干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3例患者,3—6个月随诊,全部获得干耳。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对患者获得干耳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内镜辅助下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和相关的经验教训。方法对56例(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耳内镜辅助下的完壁式乳突根治-鼓膜内植法修复鼓室成形术,术后进行言语频率(250~2000 Hz)气骨导差、声阻抗检查及临床效果观察。结果 56例(耳)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听力提高达91.8%;鼓膜有效达96.4%;干耳达94.6%。术后1年纯音测听示言语频率气骨导差:(17.5±8.1)d B H L;术后1年声阻抗:As型曲线29例,C型曲线10例,B型曲线17例。结论施行耳内镜辅助下完壁式乳突根治-鼓膜内植法修复鼓室成形术,既可以清除隐蔽部位病变组织,又可以有效保留原中耳乳突解剖结构和改善听力,更好地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常规手术加用耳内镜辅助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负压吸引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经常规治疗方法难以干耳的慢性单纯性中耳炎40例(46耳),采用高负压吸引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43耳,其中8耳仅治疗一次即愈,治愈率为93.5%。结论:高负压吸引法是治疗难治性慢性单纯性中耳炎有效、安全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多发病。其发病机理不明,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主要特征是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发病率高,治疗困难。2002年1月~2004年11月我科对46例门诊患者,用地塞米松及α-糜蛋白酶行中耳腔冲洗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撒志平 《甘肃科技》2007,23(7):203-203,126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及时可转变为分泌性中耳炎,或隐性乳突炎,近年来笔者采用微波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充血期取得了满意效果,显示了微波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改善内耳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耳道负压引流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外耳道负压引流治疗方式,对照组单独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听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为67.27%;观察组的听力改善率为92.73%,对照组为81.82%;观察组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5%,对照组为25.4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耳道负压引流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效果好,较好地恢复患者听力,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术后物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常规手术治疗加物理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术后物理治疗比单纯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鼓膜穿孔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体征,我院自1993年10月至1997年3月,应用中药木蝴蝶贴补治疗鼓膜穿孔58例63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临床分型属慢性单纯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边缘至少应有1mm残留鼓膜,鼓室内无明显上皮增生,耳咽管自吹张通畅.2.性别年龄及穿孔大小:男性28例30耳,女性30例33耳.年龄最小13岁,最大58岁,平均32岁.病程1年~30年.鼓膜大穿孔占鼓膜面积2/3以上20耳,中等穿孔占有1/2~1/4之间30耳,小穿孔小于1/4 1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60耳,外伤性穿孔3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新方法。方法:1998年5月至2001年7月间我科应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鼓室注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5例。结果:完成治疗后3个月、半年两次随访的有47例,其中治愈28例(59.6%),好转13例(27.7%)。总有效率87.3%,无效6例(12.7%)。结论:该方法取材容易,操作简便、准确,无创伤,痛苦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分析青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选取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58例,将其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物理降温、营养支持、温生理盐水漱口、适量饮用温开水等操作,对照组使用青霉素单独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使用青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5d。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等各项症状缓解时间。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扁桃体消肿时间等各项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效果显著,可加快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利于疾病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难治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原因。方法 :查阅、分析、归纳总结有关文献。结果 :难治性中耳炎与下列因素明显有关 :①细菌发生变异和产生耐药性 ;②中耳腔内脓液引流不畅 ;③咽鼓管功能障碍。结论 :治疗难治性中耳炎必须注意上述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张有宏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5):127-128,130
目的:林可霉素滴眼液加地塞米松注射液配合冷敷患眼对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针对过敏性结膜炎,每2h点药1次(10min,30min,7d)加冷敷,每日3次,每次15min,评价患者眼痒和充血分值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眼痒明显减轻,充血显著减退,,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试验结果,林可霉素加地塞米松点药,配合冷敷对过敏性结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探讨羟糖甘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BUT、SIT及FL的影响。选择2016年10月至210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术后眼干症患者86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具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术后给予常规换药,1 d后开放点眼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对照组加以羟糖甘滴眼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比两组患者疗效、BUT、SIT、FL、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UT、SIT及F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UT、SIT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干预后两组FL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IL-6及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对照组出现1例(2.33%)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4.65%)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糖甘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较单独使用羟糖甘滴眼液可显著提高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改善BUT、SIT及FL,缓解炎症反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探讨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管瘤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瘤的患者采用先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肿瘤囊腔内注射。待肿瘤缩小及变硬后手术切除的方法,通过对治疗效果研究。探讨综合治疗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管瘤的方法。结果:6例病例通过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囊腔内注射后,肿瘤都变硬。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缩小程度最大达约原肿瘤的1/2,手术中肿瘤边界比较清楚。出血少。结论:采用先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肿瘤囊腔内注射再手术彻底切除的方法,治疗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管瘤。具有出血少、手术操作容易、切除彻底等优点。可以广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成分奥硝唑制剂在根管内封药消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149例,根管内封入奥硝唑氯霉素地塞米松糊剂,对照组151例,根管内封入奥硝唑糊剂,封药1次后7 d复诊,对不同成分奥硝唑制剂的根管消毒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根管封药1次符合根充率实验组为90.60%,对照组为80.7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硝唑氯霉素地塞米松糊剂根管内封药消毒能够减少根管消毒的次数,加快根管治疗术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耳聋胶囊对治疗纯音听阈呈感音神经性聋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作用。方法:将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的71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耳聋胶囊治疗组(51例)及临床对照组(20例),耳聋胶囊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聋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的变化情况。结果:耳聋胶囊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临床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聋胶囊治疗对呈感音神经性聋的分泌性中耳炎有提高听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氯毒素滴眼剂是治疗眼表疾病最常用的药物。干燥性结、角膜炎则常采用甲基纤维素一类人工泪液治疗。由武汉市天天明药业责任有限公司研制的清润滴眼液含有氯霉素和玻璃酸钠两种成份,用于治疗上述疾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治疗对象 自1998年3月开始,选择来我院门诊就诊的眼表疾病患者200例,共计296眼。其中男性117例,女性83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仅2岁。疾病种类包括干燥性结、角膜炎51例,共88眼;急、慢性结膜炎43例,61眼;病毒性角膜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人工泪液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将甘肃省高台仁济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FL)等眼部检查,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眼部功能,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BUT、SIt、FL各项检查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各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眼睑瘙痒、刺激感、眼膜充血、眼睑炎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1.11%,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能显著改善患者眼部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