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李小伟 《科技资讯》2011,(8):205-205
大学生创业现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新方向,高校全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高校新时期工作的新宠。这一变化充分表现出了社会发展现状对大学生生计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作为为我国培养大量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排头兵作用已毋庸置疑。但其工作效果的滞后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笔者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与对策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要借鉴我国高校已有的创业教育模式,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努力寻找适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背景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入探究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内容。该文在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意义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要求,对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旨在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从本质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论述了大力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胡淑红  蒋勇 《科技信息》2010,(35):I0396-I0397
国家和省两个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重点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并规定了具体的规划指标;但创业教育进入高职院校时间不长,远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创业教育的质量还很不过硬;构建一个具备高职院校特色的学生创业教育校本支持体系是当前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从构建校本组织环境支持、制度和文化环境支持、课程支持、师资支持、服务支持体系等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校本支持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朱盛萍 《科技信息》2012,(20):45+47-45,47
高职教育与创业教育有许多共通之处,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可以实现高职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应首先明确创业教育指导思想,坚持教育为先、实践为重、发展为主、目标适度、全面规划的原则,构建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以及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创业就业指导工作是高职院校创业就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教育部长袁贵仁提出:"高校办得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看学生就业能力强不强、创业水平高不高。高校要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激励自主创业,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评估重要内容"。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相结合和提升的过程。辅导员的工作具有全程性、全方位性和渗透性等特点,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直接负责人,学生基础优良影响深远,具备参与创业就业教育、建设创业就业校园文化氛围、贯彻落实创业就业教育理念的先天条件,是实现高职院校创业就业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日益重视,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政府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促进政策,也产生了良好效果。各高职院校也陆续开设了创业课程、创业培训等,条件具备的院校还改建了大学生创业园,专供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基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调查分析,结合大学生创业过程息息相关的政府、高校、社会等实际情况,通过对大学生创业生存环境进行全面调查,从中总结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经验和教训,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应对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的教育时存在一定的误区,使得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实际正确定位,将立足点放在产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中来,然后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和方针,最重要的是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教学改革,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与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峥  谭丽春  田奎  孔婷婷  李家珠 《科技信息》2009,(34):I0067-I0067,I0069
创业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种挑战,是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借鉴我国高校已有的创业教育模式,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努力寻找适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兴起于美国,发展于欧芙,并作为一个创业教育项目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创新与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大学应承担起创新与创业教育这一重要使命,构建包括基础类、核心类、实践类等课程内容在内的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创新与创业的基础知识、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结构、创业心理品质等面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以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但现阶段功利性和短视性严重。蒂蒙斯创业学理论核心思想包括两点:创业教育强调前瞻性、去功利性、实践性和学科化;创业过程强调平衡创业要素的重要性。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首先要紧密结合自身的特点,然后借鉴蒂蒙斯的创业学思想,理性认识创业教育,构建创业教育学科化和创业实践多元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力度、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支持以及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等方法,可以使创业教育真正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张欣 《科技咨询导报》2014,(33):187-188
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但是规模的迅速扩大带来了严重的就业压力,而现有主要就业途径不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创业作为就业途径之一,目前学生中创业率虽逐年上升,但相对于西方,创业率、创业含金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创业是重要的就业途径,面对创业教育出现的各种困难,结合国内外的创业教育经验,作者从打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创业意愿,建设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学生创业技能,建设连续的创业服务体系、保障学生创业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创业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水娟 《科技信息》2012,(27):296-296,346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教育形式的不断深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我国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实施创业教育已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在高职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兼顾创业教育,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详细阐述了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渗透创业教育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 《实验室科学》2013,(6):158-160,163
在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意义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的问题.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探索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思路与方法并付诸于实践.成功开展了2012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为高校开展相关工作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高校的创业教育如今已经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在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成为开展创业教育和改革专业教育的突破口。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了通过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三个层面融合创业教育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与分析──以韶关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通过对韶关学院学生的创业动机与态度、学校的创业教育环境、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看法、专业学习与创业的关系等的调研,明确了以提升创业教育的地位、加强创业教育的组织和管理等措施来促进韶关学院创业教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ERP沙盘模拟教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呼唤大学生自主创业,要求大学生具备"企业家精神"。ERP沙盘模拟教学,在合作、创新、冒险、契约和学习精神等方面对培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具有积极作用。为此,高校需要在结合"创业教育"、加大教学投入、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师资培训、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着力,以有效培育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20.
创业教育应遵循创业活动的基本规律,成功创业者习惯于基于效果推理理论的创业逻辑。从效果推理理论的视角看,目前大学创业教育存在创业教育动机具有明显功利主义倾向、创业教育模式秉承的是传统工商管理教育因果推理逻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典型的目标导向特征、创业教育师资具有典型非专业性特征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理论缺失、观念陈旧、体制障碍。要建立基于效果推理理论的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就必须把大学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加强创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创业教育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创业实践平台,运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