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丁二烯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制备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CC等装置所产少量丁二烯对C4馏分的进一步加工利用有很大妨碍,采用选择加氢除去丁二烯是经济可行的办法,因此,对催化剂的研究具有实用性和必要性,文中简要介绍了丁二烯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丁二烯催化加氢的反应机理,研究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催化剂载体、活性前身物、制备方法、制备条件和后加工过程对催化剂物性和催化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指出Pd基双金属催化剂是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纳米铜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金属铜基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国内外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纳米金属铜基催化剂的改性、制备方法及助剂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是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分散度及在较低温度下对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有着较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由于过渡金属磷化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在加氢脱硫反应中显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因此,稳定高活性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趋势.本文阐述了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的结构、制备及其加氢脱硫催化性能,概述了助剂对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开发更易合成、活性更高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Pt-Ni/HZSM-5,并用于催化乙醛和乙酸气相一步加氢酯化反应.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双金属在催化剂表面处于高分散状态.研究了镍负载量、焙烧温度、还原温度、反应温度、氢醛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微量Pt的引入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两种PVP稳定的负载型稀土金属催化剂, 考察了其催化邻氯硝基苯(o-CNB)选择加氢制备邻氯苯胺(o-CAN)的催化性能. 所用氢气通过乙醇的液相催化重整产生并直接用于邻氯硝基苯的原位加氢. 评价了不同反应条件(温度、时间、Fe修饰剂等)对邻氯硝基苯的选择加氢的影响. 研究表明, PVP-La/γ-Al2O3催化剂比另一贵金属催化剂PVP-Pd/γ-Al2O3拥有更好的催化性能. 同时, 在优化的条件下, Fe修饰的PVP-La/γ-Al2O3催化剂催化的邻氯硝基苯选择加氢反应中, o-CNB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壳聚糖席夫碱钯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催化剂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对催化剂的硝基苯加氢反应催化性能进行了初步的评价.结果表明,二氧化硅负载壳聚糖席夫碱钯表现出了优良的硝基苯催化加氢反应活性,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硝基苯可完全催化加氢转化为苯胺;催化剂可回收,重复使用四次后,硝基苯转化率仍达到88.4%.  相似文献   

7.
SBS选择性催化加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环戊二烯二氯化钛(Cp2TiCl2)为主催化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助催化剂研究了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选择性催化加氢动力学。在76℃、适宜的氢气压力以及主、助催化剂浓度下进行SBS加氢动力学研究得到动力学方程为-d[c(C=C) ]/dt =kc1 (C=C )p1.12 (H2 )c1 (Ti )c-2 (DMP),相应的在70~84℃范围内加氢反应活化能为83.48kJ/mol。对加氢产物微观结构分析表明该催化体系加氢效率高,选择性高,且对SBS中PB链段1,2-结构和反式1,4-结构先加氢,并且达到完全饱和.  相似文献   

8.
针对自制的负载型镍基催化剂,详细研究了糠醇选择催化加氢制备四氢糠醇的反应行为,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载量和搅拌速率等诸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得到糠醇加氢制备四氢糠醇的适宜操作条件(反应温度170℃、氢气压力4.0MPa、搅拌速率1200r/min、催化剂载量20g/L),此外还浅析了催化剂重复使用情况,为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Ru/ZrO2.xH2O催化剂对丙酸甲酯进行加氢反应研究,并用XRD和XPS对反应前后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时机械搅拌速度、沉淀剂的种类、沉淀时溶液PH值、催化剂灼烧温度及金属担载量等因素对Ru/ZrO2.xH2O催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搅拌速度、选择合适的沉淀剂以及Ru担载量能够明显提高催化剂加氢活性,而加大沉淀时溶液PH和升高催化剂灼烧温度则对催化剂性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负载型催化剂是活性组分均匀分散,并负载在特定载体上的催化剂,是催化加氢行业实现化工产品高值化和绿色化的核心要素.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展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研究,从微纳尺度进行精准设计、制备,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加氢催化剂,攻克了多类加氢反应对催化剂微纳结构个性需求的难题,成功实现"负载型催化剂微纳结构调控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该项目荣获2020年度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有机助剂对葡萄糖加氢反应中RU/C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考察了Ru/C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有机助剂对葡萄糖加氢反应活性、制备重现性和使用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RuCl3在活性炭上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并通过程序升温还原(TPR)技术,考察Ru/C催化剂的表面还原性质,探讨了Ru/C催化剂表面性能与催化剂活性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加入有机助剂不仅能增加Ru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改善催化剂的表面性能,并明显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制备重现性.  相似文献   

12.
双烯或炔烃选择性加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别从单组分贵金属催化剂,含钯双金属催化剂,表面积炭和添加剂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就双烯或炔烃选择加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催化剂筛选和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对Pd/C催化氢化法制备4-氨基苯乙腈进行了研究.在对硝基苯乙腈、3%Pd/C和乙醇,三者用量分别为16.0,0.80和100.0 g,控制还原反应H2压力为0.4 Mpa,温度为30~40℃,时间为4h的优化条件下,液相色谱检测产品收率达到90.55%.  相似文献   

14.
镍基油脂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镍基油脂加氢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分别分析了制备方法、载体及不同元素对镍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了镍基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最近的10年里,原子精确的金原子簇(AunLm,L为有机配体)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新型的纳米金催化剂.不同尺寸的AunLm催化剂表现出独特的电子和晶体结构,为关联催化性能和催化剂结构的内在关系及研究纳米金催化的化学反应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在这篇综述中,主要介绍金原子簇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如选择性氧化和加氢,及C—C偶联反应等,同时,也讨论金原子簇催化剂的尺寸效应、配体效应(例如,芳香族vs脂肪族)、杂金属掺杂(如铜、银、钯、铂)等.最后,在原子尺度上研究了金原子簇催化的反应机制以及结构-活性的构建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选用不同溶剂配制CoCl2溶液,由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C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在糠醛选择性加氢制备糠醇反应中均显示高选择性(接近100%),而乙醇介质中制得的Co-B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溶剂所制备的催化剂、结合表征,初步探讨了不同溶剂对催化剂的结构、电子态以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两种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稳定的γ-Al_2O_3负载型稀土金属催化剂(PVP-La/Al_2O_3,PVP-Ce/Al_2O_3),并首次将乙醇催化重整制氢运用于马来酸酐(MA)液相加氢制备四氢呋喃(THF)的过程中。同时,对比研究了一种PVP稳定的钯催化剂(PVP-Pd/Al_2O_3)催化马来酸酐加氢的活性。结果表明,两种稀土金属催化剂显示出比PVP-Pd/Al_2O_3更优的催化性能。进而,系统考察了反应条件对PVPLa/Al_2O_3催化马来酸酐加氢反应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MA实现了100%的转化,THF的选择性超过95.0%,最高达到98.2%的THF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以实验室制备的钌基催化剂为基础,对甲苯部分加氢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反应机理,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反应体系的组成以及不同反应条件对甲苯部分加氢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钯碳催化剂在硝基还原和碳碳双键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常温常压下钯碳催化剂在精细有机合成中的硝基还原和碳碳双键加氢两大类加氢反应进行了初步的探索,2-氯-6-硝基甲苯在钯碳催化剂存在下催化还原,除目的产物外,不生成脱氯副产物。这是一个连串反应,控制反应条件可获得较高的反应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贮氢合金催化NBR双键加氢活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贮氢合金LaNi5、LaNi4.8Cu0.2和MINi5-x(CoMnAl)x形成的氢化物作为氢源及催化剂,对丁腈橡胶溶液双键选择性加氢进行了研究.利用IR,^1HNMR和碘量滴定法对丁腈橡胶及氢化后的产物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SEM等方法分析了合金表面形态及组成.结果表明,在均未作任何表面处理时,LaNi5和LaNi4.8Cu0.2可催化丁腈橡胶双键加氢,而MINi5-x(CoMnAl)x催化加氢产物氢化度则为0.表面处理方式对LaNi5合金催化活性影响不大,但严重影响MINi5-x(CoMnAl)x催化加氢活性.MlNi5-x(CoMnAl)x经适当表面处理(包括以氢氧化钾、硼氢化钾等溶液浸泡)后,产物氢化度可提高到14.7%.研究结果还表明,合金中加入Pd、Pt等金属也能使加氢活性提高,加氢产物氢化度分别达到22.0%和1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