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初夏的夜,美好而神秘.暗蓝色的天空,银河灿烂,星光闪烁.这是一个静谧的夜,没有了消防车尖厉刺耳的警笛声,正好可以回望中华文化传统的印记.于是,笔者借着灯光悄然打开<中国消防通史>,情随“火“燃.……  相似文献   

2.
从古到今,人们常听到一些闹鬼的事。说者绘声绘色,闻者毛骨悚然。究竟“鬼”是什么模样?让我们走走“鬼”的“谜宫”,寻寻“鬼”的踪迹。“鬼”火某乡村一位大娘夜走山路。突然,眼前隐隐约约出现一些移来移去的火苗,她吓得魂不附体,只好跪在“鬼”火面前,求“鬼”放行。不一会儿,她见“鬼”火远去,以为是“鬼”饶恕了她,便匆匆而归。次日,家人花了几百元钱,请几个道士,敲上两天锣鼓,向鬼谢恩!这“鬼”火究竟是什么呢?大家知道,山  相似文献   

3.
煤之悸动     
凿开混沌见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相似文献   

4.
这是在无人岛上度过的第三个晚上。夜已经很深了,可鲁滨逊却一直无法入睡。水和火的问题虽然解决了,可他又陷入了下一步的烦恼中。“怎么能找些吃的东西呢?要是每天只吃贝肉,早晚我的脸也会长得跟贝壳似的。究竟还要在这里待多久呢?我可不想像那个讨厌的老鲁滨逊似的,把大好的青春都耽误在无人岛上,到底怎么才能离开这儿呢?”必须得先发出求救信号。可是,在没有任何通讯手段的无人岛上,该怎么发出求救信号呢?他最先想到的就是火。如果在小岛上到处都点上火堆,那么,如果有经过附近的船或者飞机,不就可以发现我了吗?“打铁就要趁热。”想到这…  相似文献   

5.
珍贵的友谊     
夜,好静啊!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自从语文考试失败后,我已经连续两天“夜不能寐”了。就这样,迷迷糊糊的,我也不知怎么度过了这漫长的两夜。  相似文献   

6.
指出前人关于(火用)和(火无)定义中某些不足,提出(火用)和(火无)的新定义,并分析这两个量的物理意义,解释有关(火用)和(火无)的研究中存在的某些疑问。  相似文献   

7.
封面简介     
凤凰风景秀丽。东岭迎晖、南华叠翠、奇峰挺秀、溪桥夜月、龙潭渔火、梵阁回涛、山寺晨钟、兰径樵歌并称凤凰八大景。清亮的沱江水、翠绿的南华山、成排的吊脚楼、古朴的石板街、雄壮的“天下第一大石桥”、溶洞景王“奇梁洞”与中国南方长城。  相似文献   

8.
"……骨肉亲情难分舍.欠我娘200元,欠邓曙华100元……我一定要火葬……"娄底市七一煤矿井下安检员聂清文在井下遇难前,用粉笔歪歪斜斜地在矿帽上给妻子写下遗书.矿井外面,是发生事故后一直在奋力抢险的救援人员,已经六天六夜了……这是2007年7月的一天下午,骄阳如火般炙烤着大地,郴州嘉禾袁家煤矿正值交接班,湖南安全文工团的演员们不顾烈日曝晒,全情投入到歌剧《矿帽》的情境中.  相似文献   

9.
打殇火     
刘平 《世界博览》2011,(6):86-86
成都人管办丧事守灵时打麻将叫“打殇火”,这是文绉绉的写法,或许写成“打丧火”更正确。据说古时的成都人就流行“打丧火”,后来官府不准民间玩麻将和扑克牌,这一风俗便消停了若干年。大概是改革开放后,成都人又开始“打丧火”。  相似文献   

10.
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在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彝族阿细人奔放的歌舞精彩迷人,神秘的祭火活动撼人心魄,这是火的圣典,这是阿细"部落"原始激情的豪迈释放--神秘的阿细祭火节.  相似文献   

11.
1931年9月18 日,农历八月初七。是夜,驻守中国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被一声爆炸声惊醒。战争,从那个月弯之夜开始了——这一战,就是14年; 这一战,让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和终点。  相似文献   

12.
正火人节每年在沙漠里打造一个海市蜃楼般虚幻而美好的社会,一个年年在沙漠里昙花一现的乌托邦。夜,2018火人节沙漠深处,骑车探奇几小时,已疲,掉转头回营地。微弱的灯光勾勒出几张桌椅轮廓,如露天咖啡馆。我和先生下车,拉开椅子坐下,好奇地拿起桌上用细铁链挂住的菜单:开胃菜、主菜、甜点一应俱全,不过一道道菜由各种人生  相似文献   

13.
正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的石器初步推测,中国猿人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开始自觉用火。对火的控制、使用,带给了人类温暖,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火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但伴随着火出现的是它身后挥之不去的火灾阴影,火对人类而言不啻为一把双刃剑,人类抗御火灾的经历和人类利用火的年代同样久远——而这两者共同组成了人与火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传说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类已经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 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时,人们只知道用火,却不会保存火种,这对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游猎生活的人们来说很不方便。他们必须经常带火种行路,每到一个地方,头一件大事就是用火种燃火烧饭,烧过饭后又得把火种小心地保存起来。  相似文献   

15.
火驱的高驱油效率主要得益于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对燃烧理论的认识不断加深,火驱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对火驱的工程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原油氧化实验结果,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CMG),建立火驱模型,研究火驱中各反应的反应速率,结合Arrhenius方程分析原油氧化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对火驱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活化能对焦炭燃烧的影响较大,从而影响了火驱效果,而指前因子对裂解反应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火驱效果,这为提高点火成功率、设计火驱方案、认识火驱状态及调整火驱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年俗与火     
鸡年话火 我们中国人总是骄傲地自称为"炎黄子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炎帝、黄帝是中国人的始祖.始祖先人对火十分重视,炎帝族就是以火为图腾的.  相似文献   

17.
年俗与火     
鸡年话火我们中国人总是骄傲地自称为“炎黄子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炎帝、黄帝是中国人的始祖。始祖先人对火十分重视,炎帝族就是以火为图腾的。《尚书》中对此就有记载:“神农,炎帝也,姜姓,以火德王。”炎帝部落最早兴于“烈山”,“烈”宇的下部结构,最早也是“火”字底。《说文解字》说:“炎,火光上也。”“炎”字无论是甲骨文、金文、秦篆,直到现今的文字,都是重火状,即火上有火。所以“炎”的本意是堆火、猛烈之火的意思,因此史书又称炎帝为“烈山氏”。话说鸡年,鸡与火也有许多传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晋中军将  相似文献   

18.
传说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类已经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时,人们只知道用火,却不会保存火种,这对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游猎生活的人们来说很不方便.他们必须经常带火种行路,每到一个地方,头一件大事就是用火种燃火烧饭,烧过饭后又得把火种小心地保存起来.  相似文献   

19.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时代的哲学家 ,他的哲学的本原物就是“火”。由于人们对“火”这个本原物的理解不同 ,因而便产生了对赫拉克利特哲学性质的争论。徐开来同志通过“火”与生命、“火”与“灵魂”这两个论据出发 ,得出赫拉克利特的“火”是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混杂体 ,所以他的哲学是“二元论”。而笔者则认为 ,“火”不是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结合 ;“火”与“灵魂”的替换使用没有改变赫拉克利特哲学的性质 ,因此赫拉克利特哲学就其本质而言 ,不是二元论 ,而是朴素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0.
<正>火对人类文明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火的使用对人类文明来说是一柄双刃剑。火的利用极大地改善与丰富了人类生活,然而不当运用却会带来火灾,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古建筑来说,火的威胁尤其致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建筑被大火吞噬,留下无数惨痛的教训,因此对于珍贵的文物建筑,必须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这是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