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电动汽车中存在的电磁兼容问题,深入探讨了干扰车载网络与电器的主要因素——共模传导干扰的产生机理.对电机驱动系统中两个产生电磁干扰的重要环节:发电过程中的整流电路和PWM逆变器建立了共模干扰模型. 对它们产生的共模干扰电流进行了理论计算,并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建立的正确性. 通过对CAN网络的电磁敏感性进行理论和实验分析,证明了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已经大大超出CAN网络的电磁兼容能力,并给出了将抗电磁干扰能力更强的下一代车载总线标准FlexRay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车载总线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三电平脉宽调制(PWM)逆变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共模电压、高频dv/dt等谐波的问题,采用一种分区域PWM调制策略(Ma-PWM)来抑制PWM变换器的共模电压。通过调制指数将三电平空间矢量重新划分为多个不同的调制区域,在不同的调制区域内采用4种基本矢量类型中的大矢量、中矢量以及小矢量来实现三电平PWM调制算法。分区域PWM调制策略将扇区内部的小区域划分为高、低两个调制区域,并合理选择最邻近的基本电压矢量来合成参考矢量。仿真结果表明:Ma-PWM调制策略在不同负载类型下的共模电压幅值为直流母线电压的1/6;此外,在可变速负载下,PWM逆变器的共模电压幅值不仅能够减小到原来的1/2,而且PWM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的总谐波失真小于5%。该方法不仅能够抑制共模电压,还能够减小PWM逆变器输出电流的总谐波失真。  相似文献   

3.
把高功率因数变换器领域中所研究的脉冲面积调制法引入到电流逆变器的控制中 ,有效地抑制了输出电流中的低次谐波。从模拟结果看 ,效果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4.
按照不同分类方式,对单相逆变器拓扑结构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几种常用拓扑形式逆变电路在功能、效率、成本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重点对带有功率解耦电路的光伏并网单相逆变电路、H6逆变电路和前级boost+后级全桥逆变电路进行分析,介绍其中的工作原理、运行模式.最后,进行比较总结.  相似文献   

5.
为了抑制逆变器驱动电机的共模电压和轴电压,改进了特定谐波消除脉宽调制(SHEPWM)方式。利用共模谐波性能因子,求出SHEPWM的开关角度。在40~45Hz采用消除三次谐波的改进SHEPWM方式,消除低次谐波分量;在45~50Hz采用不消除三次谐波的常规SHEPWM方式。这两种方式在45Hz处实现了平滑切换。该SHEPWM方法结合无源共模滤波器方案,在一个三电平中点箝位式逆变器上得到实现,在电机端获得较低的共模电压和轴电压。  相似文献   

6.
为了抑制逆变器驱动电机的共模电压和轴电压,改进了特定谐波消除脉宽调制(SHEPWM)方式。利用共模谐波性能因子,求出SHEPWM的开关角度。在40~45Hz采用消除三次谐波的改进SHEPWM方式,消除低次谐波分量;在45~50Hz采用不消除三次谐波的常规SHEPWM方式。这两种方式在45Hz处实现了平滑切换。该SHEPWM方法结合无源共模滤波器方案,在一个三电平中点箝位式逆变器上得到实现,在电机端获得较低的共模电压和轴电压。  相似文献   

7.
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中,不因受电磁干扰而降低工作性能,以及它本身的电磁发射不应大于规定的极限值,以免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电磁干扰可通过传导、辐射(或感应)的途径传播。电磁兼容性用电磁发射(传导、辐射)和敏感度来衡量。由于开关模式电源的高效电能转换能力,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的电力变换与传动控制中。随着开关模式电源器件的实用化和大容量化,采用高频开关模式解决电能变换和传输已成为必然趋势。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开关换流过程所衍生的电磁干扰问题。本文给出了其难以抑制的原因及解决难点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单相并网逆变器广泛地应用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它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对电网电压的锁相。分析了基于Park变换的锁相环原理,并进行了改进。针对并网逆变器采用的LCL滤波器,采用了基于电容电流前馈的有源阻尼控制方案,推导了LCL滤波器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电容电流前馈,推导出加入前馈后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不同前馈系数的bode图,分析出不同前馈系数的变化趋势。通过单相并网逆变器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型锁相环和有源阻尼控制的正确性。搭建了硬件平台,进行了并网硬件实验,验证了以上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该文主要论述了目前发生在消防系统中的电磁干扰的问题。通过对消防各个子系统工作原理的介绍,由理论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不同场合中电磁干扰对社会造成的不同危害。通过城市轨道交通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分析了在复杂环境下主要存在的电磁干扰源。阐述了针对轨道交通气体灭火系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防御或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单相逆变器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不间断供电装置和其他工业设备中.为了让单相逆变器能够输出高质量及最低谐波总含量的正弦波电压,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数字重复控制算法.在这种方法中,重复控制器嵌套于状态反馈控制中,其中重复控制器能够消除周期性的扰动,跟踪周期或直流参考信号,实现无差跟踪.这里系统地阐述了该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采用该控制器的系统的稳定性.基于设计结果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中性点箝位式(NPC)三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以及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技术特点决定了逆变器存在中点电位波动和共模电压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可以兼顾中点电位波动抑制和降低共模电压.在分析传统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原理基础上通过优化基本电压矢量构成和基本矢量的作用顺序达到降低共模电压的目标;同时采用闭环控制策略,监测中点电位和中点电流流向,动态调整中矢量形式,将中点电位波动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为验证改进调制策略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搭建了仿真和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策略相较于传统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共模电压可降低50%,且稳定状态下中点电位波动范围可控制在5V内.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一种适合于表面微观轮廓表面三维面形测量的共模抑制干涉技术,该项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同类仪器中环境干扰、导轨误差及光源振幅噪声的影响,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文中将该技术应用于表面轮廓仪作为实例进行研究,取得了轮廓测量精度优于4nm,横向分辨率为1.2μm的结果,并且仪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安装及调试,适合于车间现场在线测量,充分显示了共模抑干涉技术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电力电子装置中不存在两个互补对称共模噪声源时,可以采用外加补偿电路的有源并联共模电磁干扰抑制技术。分析了补偿电路与被补偿桥臂的PWM信号传输时间差对共模电磁干扰抑制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共模电流频谱最大值、频谱平均值和频谱能量3种评估指标的特点与计算,并仿真研究了它们与传输时间差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共模电流频谱能量是一个理想的快速评估共模电流大小的指标。采用DSP建立了数字化并联有源共模EMI抑制的单相半桥逆变器物理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了共模电流频谱能量评估的有源并联共模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电磁干扰的危害和研究意义以及该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接着分析了电磁干扰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电磁干扰耦合方式,并给出了当前抑制电磁干扰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电子技术正朝着高频、高速、高灵敏度、高可靠性、多功能、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导致了现代电子设备产生和接受电磁干扰的机率大大增加,所以EMI已成为许多电子设备与系统能否在应用现场正常可靠运行的主要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16.
小功率单相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的比例谐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功率单相并网逆变器传统网压前馈的PI(比例积分)控制器在跟踪正弦电流指令时存在稳态误差和抗干扰能力差等方面缺陷,文中给出了一种PR(Proportional-resonant比例谐振)控制器,并在稳定性、稳态误差和抗干扰性能上比较了PI和PR两种控制器.最后,搭建了仿真和实验平台,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R控制器在单相并网电流控制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开关电源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及产生干扰的部件,提出了常用的削弱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介绍一种数字化逆变器的实现;系统硬件由控制电路和逆变主电路构成,其中控制电路采用以80C196MC为核心,能够实现SPWM的发生和各种必要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两级式单相逆变器的输出瞬时功率包含两倍于输出电压频率的脉动功率,致使前级直直变换器的输入存在二次谐波电流.前级直直变换器控制环路的优化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且低成本的方法.首先,通过环路等效给出单环控制和双环控制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虚拟阻抗的概念,分析了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在二次纹波电流传递过程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统一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