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西部科技》2008,(32):F0003-F0003
本中心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应用基础和相关产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在生物医用材料、储能/换能材料、智能聚合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中心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应用基础和相关产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在生物医用材料、储能/换能材料、智能聚合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科技》2008,7(33):F0003-F0003
本中心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应用基础和相关产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在生物医用材料、储能/换能材料、智能聚合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科技》2008,7(34):F0003-F0003
本中心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应用基础和相关产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在生物医用材料、储能/换能材料、智能聚合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科技》2008,7(25):F0003-F0003
本中心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应用基础和相关产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在生物医用材料、储能/换能材料、智能聚合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科技》2008,7(29):F0003-F0003
本中心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应用基础和相关产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在生物医用材料、储能/换能材料、智能聚合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科技》2008,7(23):F0003-F0003
本中心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应用基础和相关产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在生物医用材料、储能/换能材料、智能聚合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生物相容性是高分子材料在临床上用作医用装置的基本要求,改变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化学组成是提高其生物相容性的重要途径。论述了构建表面化学组成改性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改善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生物医用材料又称生物材料,它是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和置换损坏的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20世纪中后期,高分子工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生物医用材料的开发,并于80年代中期开始将生物技术应用于研制生物医用材料,在材料的结构及功能设计中引入活性细胞,利用生物要素和功能去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基础,比较了三种不同的合成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方法,介绍了稀土高分子材料在农用发光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徐鹏 《科技信息》2011,(31):284-284
0引言《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一门知识全面和内容丰富的专业必修课程,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在培养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以《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材料研究方法》和《聚合物加工工艺》等作为理论基础课,针对对目前研究深入且应用较为广泛的离子交换树脂、功  相似文献   

12.
《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勇进 《科技信息》2012,(11):234-234
结合本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的基本特点,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育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探讨了《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初提出高分子的概念以来,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材料科学中最具代表性和发展前途的一类材料。高分子材料现已成为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石,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前瞻领域的交叉与结合,对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通用高分子、生物医用高分子及能源高分子等应用于不用领域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出发,简述其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并指出其发展对国民经济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要介绍了目前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材料的许多特性,如金属的表面硬度、耐腐蚀、耐磨擦,聚合物的表面浸润性、亲性性、粘附性以及生物功能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等,决定了材料的应用。低温等离子体并不改变材料的板材特性而仅影响材料的表面特性。对金属如不锈钢等用氮气等离子源离子注入,可以在表面形成Fe2N,Fe3N和Fe4N的铁的氮化物,提高表面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氧气、氮气等离子体会在聚合物材料表面形成微针孔结构,改善其浸润性、粘附性;用等离子聚合法在生物材料表面聚合高分子材料,如氧化对二甲苯可以降低血小板的吸附。因此,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的表面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  孙荣欣 《科技信息》2010,(21):151-151,128
《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内容涉及广泛,与多种学科有着密切关系,课程内容更新快。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难以使学生掌握功能高分子的基础知识、设计方法和制备策略,只能让学生从枯燥的概念和想象中认识和了解功能高分子材料。采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融入最新的功能高分子研究成果,使学生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学习,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跨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的若干热点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时代特点和当前材料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提出在进入21世纪之际的材料科学技术的若干热点问题,信息功能材料是新材料中最活跃的领域,高温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是是结构材料开发的永恒主题。能源材料领域广阔,低维材料是当前材料科学技术的前沿。生物材料最有发展前景,智能材料及其系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机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兴未艾,环境材料受到广泛重视,材料的合成与加工新方法的探索是发展先进材料和改进现有材料的重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合成生物学、超材料与人工智能互相融合的思想,研究领域从合成生物学、超材料、人工智能拓展为生物超材料/超生物材料、智能超材料、智能合成生物学/生物人工智能,再到智能生物超材料,这种三向、三位一体的交叉融合为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徐又一是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徐又一从事高分子物理研究近40年来,坚持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理念,在高分子分离膜材料与膜分离技术、高分子光电材料等方面,破解了一个个神奇的“密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期间徐又一共发表论文213篇;主编或参编《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高分子膜材料》等著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高分子物理及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研究方面的专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的高分子材料生产和使用已跃居世界前列,每年产生几百万吨废旧物。如此多的高聚物迫切需要进行生物可降解,以尽量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污染。本文探讨了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现阶段的开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朱玉红 《科技信息》2011,(14):357-357
本文综述了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的特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是将传统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加工成型两个截然分离的过程融为一体的新途径,传统加工设备只是用于高分子粒料加工成制品,而反应加工赋予了加工设备合成反应器的功能,这一新领域的突出特点是多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