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南海Pb(Ⅱ),Cd(ⅡI),Cu(Ⅱ)Zn(Ⅱ),SO~(2-)_4和活性硅酸盐的间隙水化学。结果表明:在深度50cm层段以内,SO~(2-)_4呈保守行为;Pb(Ⅱ)、Cd(Ⅱ)、Cu(Ⅱ)、Zn(Ⅱ)和活性硅酸盐从沉积物溶出,进入间隙水,使它们在间隙水中的浓度高于上覆水。Pb(Ⅱ)、Cd(Ⅱ)、Cu(Ⅱ)、Zn(Ⅱ)和活性硅酸盐从沉积物到上覆水的通量(μmol/m~2·month)分别为0.033,0.094,1.5,0.5,5.8×10~3。  相似文献   

2.
对长江口南翼上海滨岸带三个站点潮滩上覆水、沉积物和间隙水中的三态无机氮的含量分布的年度季节性监测研究表明:潮滩上覆水中溶解无机氮以NO3—N为主;表层沉积物中可交换态无机氮以NH4—N为主,约占70%-85%;沉积物间隙水中主要无机氮为NH4—N和NO3—N.在冬季潮滩上覆水中硝态氮含量明显降低,而沉积物和间隙水中氨氮和硝态氮的浓度则有较大增加.初步探讨了潮滩水和沉积物中无机氮分布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估算了潮滩表层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的扩散通量,指出NIL—N的扩散释放对滨岸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华东某水库进行现场水样采样, 并结合沉积物氨氮释放试验, 分析水库典型区域表层沉积物、上覆水和间隙水中总氮、氨氮含量, 揭示氮素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表层沉积物对上覆水氨氮的影响. 结果表明: 库内氨氮和总氮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 且冬季明显高于夏季; 表层沉积物中总氮的质量浓度高于上覆水, 沉积物氨氮扩散通量为 0.18$\sim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方法的性能与感知场景高度相关. 研究表明, Nakagami-Gamma(KG)衰落信道模型能够可靠地描述无线通信信道. 针对采样点数、接收信噪比、地理位置等多种性能影响因素各不相同的一组异构节点在KG衰落信道下的感知场景, 提出了一种基于熵函数(based on entropy function, BEF)的合作感知方法. 首先, 根据异构节点的不同性能影响因素, 通过定义的熵函数计算各节点的综合评价得分; 然后, 筛选出得分较高的节点进行标准化能量检测; 最后, 采用逻辑或(OR)准则进行融合判决. 仿真结果表明, BEF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感知开销, 在各个节点的目标虚警概率较低($P_{\rm f}<0.1$)时, 显著提升了全局检测概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SMT法(standards,measurements and testing harmonized protocol)分析了福州西湖表层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和垂直方向溶解性磷质量浓度梯度.结果表明,福州西湖表层沉积物总磷质量比在711~1 654 mg/kg之间,沉积物中以无机磷为主,活性较大的有机磷和铝/铁形态磷的质量分数为70%~90%,表明沉积物具有较大的释放磷潜能;沉积物间隙水与上覆水体之间存在明显的总磷和溶解性磷的质量浓度梯度,在外源磷负荷减少的情况下,溶解性磷将从间隙水扩散到上覆水体,影响福州西湖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内源负荷污染问题,对滏阳河衡水市区主城区小漕河沉积物和上覆水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测试,采用实验室静态模拟法研究了硝酸盐氮的释放规律,并计算了其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通量.结果表明:垂向沉积物中C、N、P营养盐随着深度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上覆水呈缺氧状态,有机污染严重,营养盐浓度接近甚至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限值,富营养化风险高.不同温度下,表层沉积物硝酸盐的释放先上升再下降,且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其释放.温度为5℃时,不同深度沉积物硝酸盐的释放先增加后平缓再逐渐下降,且随着深度的增加,释放强度逐渐减弱.硝酸盐氮释放通量为-0.49mg/(m2·d),总体表现为由上覆水向沉积物扩散.研究结果为滏阳河衡水市区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子牙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质改善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生物扰动影响潜流带污染物的迁移并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威胁。以水丝蚓和摇蚊幼虫为扰动生物,利用21天室内微宇宙模拟实验确定两种生物及其不同密度扰动(0.5,1,1.5条/cm~2)以及组合扰动对上覆水和间隙水中铜(Cu)浓度和沉积物-水界面Cu扩散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丝蚓的生物搬运和摇蚊幼虫的生物灌溉作用都促进上覆水和间隙水中Cu浓度显著提高。水丝蚓的生物搬运导致的向上输送促进了Cu由间隙水向上覆水中释放,而摇蚊幼虫的生物灌溉作用促进Cu由上覆水向间隙水迁移。混合组中摇蚊幼虫影响水丝蚓的向上搬运活动,减弱了Cu向上覆水的运动,有利于水体净化。生物密度对重金属Cu浓度和通量影响显著。水丝蚓扰动对重金属Cu的浓度和再分布的影响都与密度相关。间隙水中重金属浓度受水丝蚓和摇蚊幼虫的密度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潜流带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厦门港SO_4~(2-),Ca~(2 ),Mg~(2 )的间隙水化学和碱度模式。在厌氧沉积物中,随着有机质的分解,SO_4~(2-)大量还原除去,反应常数K =3×10~(-)s~(-1);碱度增加,Ca~(2 )逐渐除去,Mg~(2 )呈保守行为。各层段间隙水相对 CaCO_3 都呈过饱和,过饱和度 Q=4~12。Berner和Sholkovitz两碱度模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差约 2.1~2.8和 1.8~2.0 mmol/l。间隙水的碱度垂直分布符合 Berner碱度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嘉兴市下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排放对湖荡水质的影响,于2019年6月采集44个湖荡的上覆水、沉积物和间隙水样品,并将湖荡及附近160个污水处理设施区域划分为9个区域,分析了各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对湖荡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夏季湖荡水体污染严重,上覆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  相似文献   

9.
通过2010年10月和2011年2月、7月共3次对梁滩河3个断面采样分析,探讨了表层底泥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污染物之间的分布特征,并对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覆水污染的空间分布趋势为:天赐温泉童善桥土主镇;表层底泥间隙水中大部分CODcr与氮盐浓度高于上覆水,磷盐刚好相反;相关性分析表明,表层底泥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CODcr、TN、DTP浓度显著相关,说明间隙水中CODcr、TN、DTP的浓度是其上覆水中CODcr、TN、DTP浓度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模拟磷酸盐在沉积物-水界面的交换研究中对相关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动态监测与相关分析。通过根际土壤溶液采样器等工具连续监测溶解氧(DO)、电导率(Cond)、pH、氧化还原电位(ORP)等参数在模拟系统中上覆水及沉积物的不同层次的动态,并分析了各参数在各层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上覆水底层DO浓度显著低于中上层;上覆水各层电导率没有显著差异且随时间线性上升;pH动态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界面位置是pH的突变点,上覆水pH的变化滞后于间隙水;沉积物ORP低于上覆水,界面是突变点。沉积物上层和上覆水与DO各层ORP呈正相关,但与底层间隙水ORP无关,其他参数间的相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