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备了壁涂硫酸钡空心毛细管柱,研究了它的性能,计算了它的涂敷效率。无论在柱效、峰形、保留时间和分离能力等方面壁涂毛细管柱均优于不涂硫酸钡柱。  相似文献   

2.
以聚乙二醇共价键接枝多壁碳纳米管(PEG-g-MWCNTs)作为色谱分离介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柱.考察了PEG-g-MWCNTs溶胶-凝胶固定相的热稳定和柱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对芳香烃、酯等有机混合物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该柱在180℃柱温下,固定相流失很少,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实验以辛醇作为测试物,测得柱与柱之间(n=5)保留时间的RSD小于4.5%.使用6个月后保留时间的RSD小于1.30%.  相似文献   

3.
以聚乙二醇共价键接枝多壁碳纳米管(PEG-g-MWCNTs)作为色谱分离介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柱.考察了PEG-g-MWCNTs溶胶-凝胶固定相的热稳定和柱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对芳香烃、酯等有机混合物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该柱在180℃柱温下,固定相流失很少,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实验以辛醇作为测试物,测得柱与柱之间(n=5)保留时间的RSD小于4.5%.使用6个月后保留时间的RSD小于1.30%.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的非水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制成液溶胶,将该溶胶充满放置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将水样衍生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仪、毛细管柱和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测定水中碘化物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重铬酸钾浓度为5g/L,与丁酮反应20min时,目标产物的峰面积最大。此方法的最低检出质量为0.001ng,检出限为1μg/L,在1.0~10.0μg/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6,RSD范围为1.68%~2.44%,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1.4%~98.5%。该方法快速、简单,干扰较少,样品需求量少,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检出限低,实用价值高,适用于水中碘化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BaCO_3沉渍法和超动态法制备的交联SF─54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柱效高、柱负荷大、寿命长、制柱重复性好、应用范围广。文中还首次给出100型层析仪改装为两用仪的方法及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烟碱的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察了烟碱在C18柱上的色谱行为.优化出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烟碱的条件为:ODSHypersil C18(250 mm×4.6 mm,5μm)柱;柱温25℃;流速1 mL/min;流动相A为10 mmol/L的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三乙胺添加量为0.2%,pH值为4.2,B为甲醇;A∶B=95∶5;检测波长259 nm.该条件下烟碱的分离和对称性良好,保留时间短,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
舒胸片提取液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法测定,建立舒胸片提取液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柱Kromasil Cl8(4.6 mm×2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程序洗脱;分析时间为150 min;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以15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计算处理。建立的指纹图谱测定系统,对舒胸片提取液化学成分分离良好,将10批成品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相似度系数均大于0.85.该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好,为舒胸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柱、型钢柱和钢管混凝土柱的基本工作原理、力学性能、施工工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通过实际的工程实例充分展示了钢管混凝土柱的优越性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了分配比呈正切梯度变化的新型气相色谱柱,这种新型程序柱称为正切涤渍色谱柱,简称正切柱.本文对正切柱保留时间的程序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导出了理论方程式。通过计算机计算出程序效应值及相应的柱结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保留时间的程序效应值与理论计算值相符.将正切柱与前人所研究的指数柱以及含有与程序柱相同平均浓度固定液的传统平均柱作了比较,结果说明正切柱是一种理想的程序柱,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程序柱柱效及分离度的函数关系式,并将正切柱、指数柱与平均柱进行了比较.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都表明正切柱是一种较理想的程序柱.  相似文献   

13.
建立测定白苞蒿中槲皮素含量的HPLC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白苞蒿的提取工艺,用HPLC法测定白苞蒿中槲皮素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V(甲醇)∶V(0.2%磷酸)=45∶55的混合液,检测波长为37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表明槲皮素进样量为0.364~2.912μg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3%,RSD为1.66%(n=9).所建方法简单、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白苞蒿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HPLC法测定,建立舒胸片提取液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柱Kromasil Cl8(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程序洗脱;分析时间为150 min;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 ℃以15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计算处理。建立的指纹图谱测定系统,对舒胸片提取液化学成分分离良好,将10批成品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相似度系数均大于085该法操作简便,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好,为舒胸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表面波等离子体柱导电性及其激发系统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波等离子体柱可用于具有隐身性能的等离子体天线,而提高低频激励表面波等离子体柱的导电性能是一个难题. 该文通过分析等离子体密度与功率的平衡关系,导出了单极表面波激励弱电离等离子体柱电导率与激励功率和频率的关系,利用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和功率增益自动控制技术稳定激励功率和频率,以达到提高等离子体柱导电性能的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了等离子体柱电导率与等离子体密度和柱体长度的关系. 该方案可有效提高等离子体柱导电性及系统整体性能,对等离子体天线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不同连接方式下预制钢筋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2个预制混凝土短柱和2个现浇混凝土短柱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钢筋插入式预埋波纹管浆锚连接的预制混凝土短柱的抗震性能,同时研究柱与地基梁的不同连接形式对钢筋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条件下,预制短柱具有与整体现浇短柱相当的极限承载力,且抗震性能略有提高,说明本文采用的钢筋插入式预埋波纹管浆锚连接方式可靠.(2)在相同的条件下,基础顶面柱的纵向钢筋和混凝土无粘结的情况与有粘结的相比,短柱极限承载力下降约10%,但具有更好的延性,说明此种处理方式适用于对延性要求较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丙烯酰乙二胺-β-环糊精(6-EA-β-CD),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一步键合法制备了6-EA-β-CD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优化制柱条件.采用扫描电镜对整体柱柱内固定相形貌进行表征.以硫脲、D,L-丙氨酸和盐酸班布特罗对映体对柱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简单,且所得的6-EA-β-CD毛...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制备高效能APL玻璃毛细管色谱柱的快速方法.用PEG+KF法能有效消除玻柱内壁上的活性吸附中心,柱性能稳定,适于分析各类极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由型钢外包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组成且不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新型组合柱.为研究这种组合柱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设计了3根不同RPC强度等级的型钢外包RPC组合柱进行偏心受压试验,观察其受力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型钢外包RPC偏压柱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在偏心距为60mm的偏心荷载作用下表现为大偏心受压破坏;型钢外包RPC偏压柱的极限承载力主要与RPC强度等级有关,且随RPC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最后,参照型钢普通混凝土组合柱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型钢外包RPC偏心受压组合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在经历地震荷载作用后的残余性能,对于已建桥梁的加固具有重要意义,而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此试验制作了8根大比例的钢筋混凝土桥柱模型,采用GFRP和CFRP两种材料对试验柱进行了加固,在轴压比为0.2的恒定轴压力下进行拟静力试验,外包FRP加固层的材料类型和水平延性率是试验的主要参数.5根试验柱在经历有限的地震作用后进行长期轴压试验.受损伤试验柱的长期荷载试验表明:FRP加固柱的徐变变形远小于对比柱的徐变变形;带损伤的加固柱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发展与加固柱的损伤程度和FRP的弹性模量密切相关;变形量与损伤程度和加固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关,并与持荷大小有关.在试验条件下,带损伤的加固柱长期轴向变形呈稳定态势,并可以用修正现有混凝土徐变计算公式推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