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开发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应采取措施,实现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的有效保护、适度开发、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频数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从半球、纬向、洲际和国家尺度研究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分布特征,为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与评定、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遗产旅游的规划发展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北半球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是南半球的2.3倍,东半球是西半球的2.68倍,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空间分布密度分别相当;纬向分布上看,世界自然遗产显著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占总量的92%;世界自然遗产数量与大洲面积成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了0.97,空间分布密度和遗产人口密度欧洲和大洋洲最大,分别是4.80项·(106km2)-1、4.67项·(107人)-1;发达国家世界自然遗产分布集中指数达到了1.38,显著优于发展中国家。总体来看,世界自然遗产的区域分布特征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运用频数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从半球、纬向、洲际和国家尺度研究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分布特征,为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与评定、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遗产旅游的规划发展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北半球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是南半球的2.3倍,东半球是西半球的2.68倍,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空间分布密度分别相当;纬向分布上看,世界自然遗产显著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占总量的92%;世界自然遗产数量与大洲面积成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了0.97,空间分布密度和遗产人口密度欧洲和大洋洲最大,分别是4.80项·(106km2)-1、4.67项·(107人)-1;发达国家世界自然遗产分布集中指数达到了1.38,显著优于发展中国家。总体来看,世界自然遗产的区域分布特征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的自然景观出发,概括出自然美的具体范围——美不胜收的万千气象、姿态各异的山水美景、五彩缤纷的可爱生物,以期从一个新的视角阐述理论上一直争论不休的“自然美的范围”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遗产概念的确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近几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中,出现了偏重遗产的地质学、生态学等科学价值的趋势。中国具有突出的地质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因此,建立“地质遗产”这一专门概念,进一步加强中国地质遗产的研究,对于未来中国更有成效地申报世界遗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借鉴了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的自然遗产、地质遗址、地质公园等相关概念,提出“地质遗产”的概念。中国有许多文化遗产直接依托于具有较高地质学价值的环境地质本底之上,这一点有别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以文化遗产占据绝对数量的欧洲国家。考虑到这一特点,作者提出了中国一类特殊的“地质本底文化遗产”,将其作为中国地质遗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袁正新 《科技资讯》2006,(3):173-175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具有十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不可多得的科学研究,审美和启智价值。而在现有的管理体制安排下,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这两个目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研究产生过度开发遗产资源的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就张家界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的管理体制进行初浅的探讨并提出初步设想,希望有利于遗产开发与保护的协调一致,有利于张家界世界遗产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张晶晶 《科技信息》2009,(20):I0193-I0193
本文介绍了如何对自然和文化景观遗产进行保护,包括山水城市对山体的保护途径、策略;城市自然遗留地景观的保护策略、具体方法;皇家园林的保护意义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业遗产开发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世界遗产的分类,遗产资源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几大类,并未划分工业遗产的独立门类,仅有少部分具有突出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纳入到了文化遗产的范畴。然而欧洲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早在100多年前就开始了对工业遗产开发再利用的实践,并且总结摸索出了一套相当成熟完备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马杰 《科学世界》2005,(7):24-2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注册的世界遗产超越了国境和民族,是人类希望传给后代的共同珍宝。截止到2005年5月,共计有788项世界遗产申报得到批准。其中154项是自然遗产(另外还有611项文化遗产,23项复合遗产)。自然遗产是地球的历史或生物多样性的象征。如果知道具有各种地形特征的自然遗产的组成就可以了解地球的历史。本期《科学世界》专辑尝试以154项自然遗产的地形特征为基础进行分类,如岛屿,海岸。珊瑚礁、峡谷、瀑布、河流、湿地……因此,可以把世界自然遗产大致分类成近20种。然后把同样地形的自然遗产加以区别比较,从中选出特别能表明各种地形特征的自然遗产。探访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这些自然遗产,就可以从宏伟秀美的景观来解读地球的漫长历史。  相似文献   

10.
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世界遗产国际组织所公布的有关工业遗产的文献,阐述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缘起与现状,对历年入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进行了时空分析,在此全球背景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工业遗产的4个特点,并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管理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世界遗产珍贵而珍稀,以世界遗产为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在全国迅猛发展。然而在世界遗产地发展旅游,为遗产地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旅游者的增长迅速,旅游设施的修建扩建给遗产地的资源环境、自然环境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以张家界为例,世界遗产地的旅游业发展对世界遗产保护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世界遗产的角度看地质遗产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世界遗产公约》自然遗产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角度,论述地质遗产在古生物、地质构造、地貌研究和自然美学方面的突出价值。从地质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不同侧重,将地质遗产分为4类。文章强调,地质遗产的地质学价值研究可以推进世界遗产的申报,但不能止于申报。应当依托于地质遗产的价值研究,重视遗产实际功能——科研、科普、游览、审美和启智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世界遗产入选标准的对比分析及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比较可知,2005年版《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中的入选标准是对2002年暂时修订版中的确认和完善。应根据2005年版《操作指南》中入选标准的最新规定相应调整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对2004年世界遗产名单中的788项世界遗产的入选标准进行量化统计,总结出各项世界遗产入选标准被采用的频率和入选标准的组合类别状况。采用比较方法,分析出全球和中国的世界遗产在入选标准的采用频率和组合类别上的异同。研究表明,大多数中国的世界遗产必须符合多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遗产标准才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而众多符合1~2项入选标准的遗产资源则无法按照国际一般情况适时入选。但2005年版《操作指南》对每年入选遗产数目和每国申报数目的限制却将使中国众多的遗产资源无法与国外同类资源同期入选世界遗产名单,这是一项有悖公平合理的规定,不利于中国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健康发展。针对2005年版《操作指南》的实施,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应调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策略,申报新的世界遗产类别;加大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力度;树立世界遗产大国形象和地位,通过合适途径促成对现行《操作指南》中不合理规定的更改,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方喀斯特"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能使世界遗产能世代传承,对遗产地进行保护与管理非常重要。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如何通过保护与管理,实现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保证遗产地价值永续利用;同时也阐述了保护遗产地地方文化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申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世界遗产教育人才是世界遗产教育的传播者与推广者.在师范生中推广世界遗产教育,有助于推动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进行,提升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与国际多元文化认同感,对于青少年的世界遗产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针对师范类院校,通过培训班的形式加强师范生世界遗产教育的培训,通过其自身将本专业与世界遗产教育相融合,培养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6.
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真实性"和"完整性"两个重要概念加以论述.通过分析指出,<公约>中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分别单向对应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而这一关系已在中国世界遗产地、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风景名胜区的实际问题中显示出局限性.结论是:无论从当今世界遗产事业发展趋势看,还是从中国的世界遗产往往兼具历史文化积淀和自然山水之胜的鲜明特点看,中国当前的世界遗产申报、文物保护和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利用等重要问题,都需用"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双重原则来面对.  相似文献   

17.
在描述我国世界遗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世界遗产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及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国民素质、控制游客数量、实行轮修经营、做好功能区分、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法律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龙门石窟是北魏和唐代石刻造像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一个时代的艺术珍品.以龙门石窟为例,在对其政治本真性、经济本真性、文化本真性剖析的基础上,对旅游语境下的世界文化遗产本真性展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要体现世界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必须构建完整的解说系统,增强游客对世界遗产的本真性的理解,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提升游客对世界遗产的欣赏水平,唤醒民众的自觉意识,保护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制度创新是指以新的理念去思考并变革现实社会中不合理的政治体制、管理模式、法律体系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以效能更高的制度去推动效率更高的行为是制度创新的根本出发点。转型期中国世界遗产管理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必须走制度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以旅行时间为通用标准,建立基于交通的拥挤指数评价标准,通过对西湖世界遗产地道路旅行时间(即平均行程速度)与道路断面流量测算,分析世界遗产地杭州西湖交通拥挤程度、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从交通拥堵规律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关解决措施.研究表明:(1)西湖五条"传统"拥堵路段在"十一"国庆节假日期间属于中度拥堵至严重拥堵状态,非节假日期间属于轻度拥堵至基本通畅状态,早高峰出现中度拥堵甚至严重拥堵,节假日交通拥挤更显著,与定义的拥挤指数相一致.(2)西湖遗产地在节假日交通拥挤呈现点、线、面的空间分布形式,具有拥挤时间长且明显重合的特征,非节假日呈现点状空间分布形式,时间短暂、集中的特征.(3)交通拥挤问题的本质是交通供需的不平衡,政府应对交通拥堵问题策略在于"治理",合理控制交通准入,加强交通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