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水利水电工程综合效益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综合效益的特点,在各目标相互影响关系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建立了研究综合效益的多目标动态模拟组合模型(MODSMM).该模型能模拟水利水电工程实际运行过程,统一计算并多重优化工程综合效益,最终可提供工程在不同规模不同综合利用调度策略下的一组综合效益非劣解.应用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良好的仿真性和通用性,它比以往单独计算工程各目标效益的常规方法都有了本质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给出线性等温线条件下葡萄糖、果糖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过程的一种优化方案.基于综合速率模型,采用MIMO-ARX模型在稳态附近对机理模型进行简化.并用Matlab对算法进行了大量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值模拟的变压边力优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提出了一种基于板料成形有限元模拟的变压边力(VBHF)优化方法.建立了板料成形性能的综合评价模型.为了保证优化过程的收敛,采用信赖域模型管理来调整设计空间的变化,与传统的基于梯度的VBHF优化相比,该方法具有设计过程简单、方便,计算结果准确等优点.为了验证算法的可靠性,给出了不等深盒形件拉深时随位置变化的压边力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4.
用基因算法进行运动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局优化的思想基础,提出了一种进行运动估计的新算法──基因算法.介绍了有关的理论知识,阐述了整个算法,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结果,并与全局法和三步法作出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WCSODS模型在徐州地区冬小麦种植常年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对徐州地区冬小麦种植的常年决策进行了模拟分析,对生育期和产量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结果表明,徐州26的主要优化栽培措施常年决策为:10月10日前后播种,基本苗180万株/hm^2,施用纯N218kg/hm^2,基施P2O584kg/hm^2,K2O108kg/hm^2,同时注重综合防治病虫害.研究表明,WCSODS模型作某些参数调整后可直接应用于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增加年综合收益,应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某厂一套常压蒸馏装置进行流程优化。在流程模拟的基础上,给定约束条件,优化决策变量,建立了以年综合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并在Aspen Plus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对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获得了良好的优化结果,详细分析了产品收益与泵动力消耗、加热和冷却负荷以及蒸汽消耗等成本对年综合收益的贡献率及影响。最终得到了年综合收益最大化下的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TOPMODEL模型是以地形为基础的半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流域水文模拟中.用该模型对东江流域中的四个流域进行枯季日径流过程模拟,在对模拟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以连续多日最小平均流量、基流分割结果等描述枯水径流特点的枯水特征值为研究对象,分析用TOPMODEL模型所模拟出来的枯水流量的模拟精度.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来模拟枯水期的流量过程可以达到较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8.
发输电组合系统可靠性评估的交流潮流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开断模拟以及事故后有功无功综合调整优化模型的发输电组合系统可靠性评估交流潮流分析法。该快速开断模拟充分利用一阶开断事件的信息去模拟高阶开断事件,有效地提高了模拟速度;该优化模型应用同心松弛概念,线性增量约束,进行有功无功综合调整,满足了速度和精度的需要。本文以IEEE可靠性试验系统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精度高,与R.Billinton等人的方法速度相当。  相似文献   

9.
根据铝电解过程的特性 ,对铝电解设备、工艺和控制技术进行综合仿真优化 ,将这 3方面的模拟 (或仿真 )模型与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立了综合仿真优化模型与算法 ,并建立了铝电解在线综合仿真优化与闭环控制系统 .实践结果表明 :该系统不仅能实现常规的静态仿真计算 ,而且能实现在线闭环控制过程中的动态仿真计算 ,从而为铝电解设备、工艺及控制技术的综合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温室条件下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污水不同土地处理状态下水氮运移吸收和净化过程模拟试验,分析了作物生长、根系生长与分布、根系对水分氮素吸收规律以及根系竞争吸收与土壤中水、氮含量的关系,以及氮净化规律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作物生长→根系生长与分布→根系吸水、吸氮→土壤中水氮运移转化→作物生长循环计算联合模型.以模拟试验为背景,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城市污水不同水氮土地处理条件下作物生长与土壤─作物系统中水氮运移吸收转化过程和土壤中氮净化机理.为建立环境地学工程的分支模型──污水土地处理控制模型提供了基础模拟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评价准则权重信息不完全的群体多准则决策问题,首先利用方案满意度模型,对备选方案集中的每一个方案建立以最大化该方案满意度为目标的线性规划模型,得到一组权重向量,然后利用群决策中的相关集结方法将这组权重向量进行集结,得到对每个方案都公平公正的一个权重向量,利用该权重向量和加权平均模型得到方案的综合评价值,从而对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最后,通过员工绩效评价的例子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工学交替”模式下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科学的教学计划是创新“工学交替”模式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工学交替实践.探讨工学交替模式下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影响因素、构建原则、项目内容等问题,以期能有效推动“工学交替,,模式的推进与实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的煤场布局优化模型,把选址数学模型与多目标决策方法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了大型能源设施在布局问题上所涉及到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复杂性,既可用于确定现有城市老煤场的改造方案,也适用于新建煤场的选址决策,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全球通“畅听99套餐”方案,给出“套餐”各方案的资费函数表达式,并判定出各个方案所适用的最优范围,将资费函数进一步推广到更多参变量。由文中所建模型的结果分析表明,当手机资费涉及的因素多于3个时资费函数仍然为线性函数,因此“套餐”各方案所适用的范围可由广义的平面来界定,其相应的可行区域介于两个广义平行平面之间。最后设计制定了两类不同风格的新方案:一类是在原有“套餐”方案中增加同类型的新方案,另一类是针对正常资费方案增设资费调节系数设置5种全新方案。  相似文献   

15.
煤矿井下发生灾害时,井下应急疏散建模仿真可以验证疏散方案是否合理,从而为救灾逃生提供合理指导。目前在煤矿井下人员疏散研究中,对因个体差异导致不同疏散结果的认识和建模尚有欠缺,并且对不同路权评估方法下最低花费路径的选取也鲜有提及。针对煤矿井下出现安全事故时人员的安全疏散问题,基于Multi-Agent与Dijkstra算法,利用RepastJ3.0开发平台,建立了井下人员安全疏散模型,探讨了井下工作人员对巷道网络拓扑关系的认知差异性对疏散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路权评估方法下最低花费路径的选取策略。疏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直观呈现不同类型井下工作人员的动态疏散过程,可以为井下应急疏散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CAPP和PPC的集成决策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CAPP和PPC功能集成是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计划与工艺整体优化的途径.根据CAPP和PPC多级并行分布式集成体系结构,研究了支持CAPP和PPC功能集成的决策模型与算法,建立CAPP和PPC的集成决策目标以及在该统一目标下的多层集成单元递阶决策的模型,设计有效支持该决策模型的工艺技术分析算法和瓶颈处理算法.该模型和算法强调相关决策活动并行完成与将工艺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优化的原则.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数学优化技术研究了电力系统输电网络的规划设计问题,提出了不同于采用直流潮流方程的输电规划的机辅设计方法。文中以交流潮流方程作为系统模型,建立一个非线性的输电规划模型,再应用系列无约束最小化技术,只作数学变换,导出了一个便于求解的实用模型及联合规划算法。实例计算表明,本方法能够提高规划结果的准确度,可以考察电压质量的约束情况,具备自动形成和快速优选方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线路能力、编组站能力(改编能力、通过能力及可利用的调车线数量)与装卸车能力受限条件下的车流组织方案优化问题.其目标是最小化集结费用、改编费用、换算车公里费用,以及组织始发直达而产生的换算车小时消耗,并满足车站和线路的有关能力限制.为此,建立了该问题的两类数学优化模型:大规模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形式和非线性0—1规划形式.基于此类问题的难度,采用了模拟退火算法处理所建模型,其有效性通过对两类不同网络的例子计算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9.
利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可行方案与理想方案间各影响指标的比较,建立了可行方案与理想方案的模糊相似优先模型,最终找出与理想方案最为相似的可行方案.这种模型既能够决策出最佳方案,还可以给出备选方案的排序以供决策者选取,是一种科学、有效的优选地基处理方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课元与回溯算法的实验室智能排课与预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验室自身的特点.综合国内外比较好的排课算法与解决思路,建立了符合自身需要的数学模型.实现了智能排课。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资源是有限的,在进行实验安排前除了要考虑人为因素,还要考虑设备资源的约束。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的采集与判断,结合实验项目对应的仪器设备配套安排,可以自动判断各实验分室所能同时开出的最大组数,以更好地满足实验预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