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熹的《太极图说解》,以“质而语其生之序”“气而语其行之序”阐释周敦颐《太极图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的五行次序。朱子后学对此多有不同解释。现代学者的解释皆未能越出叶采之说,然叶采亦未理解朱熹两种五行次序的义理结构。朱熹阐释阴阳五行循环错综的义理时,始终将太极置于本源之理的绝对性地位,阴阳五行化生万物之所以然是由于太极生生之理。通过对《太极图》图像及《太极图解》义理的分析,两种五行次序的义理结构和内涵可以得到更加直观、更加深刻的展现。  相似文献   

2.
吴闿生《左传微》继承桐城文法,创新地将文章学上的“义法”论转化为以“文法解义理”的阐释学方法,不仅夯实了义法理论的经学基础,亦开辟了《左传》阐释的新方法。韩席筹作《左传分国集注》,采略诸家,尤取《左传微》为多,对于吴闿生所创之新方法,多取而用之、化而施之,并依托集注之体,构建了以文法、尾评及考据等方式进行义理解说的阐释方式。  相似文献   

3.
历来对《论语》“大哉尧之为君”章的义理推求都流于表相的,不着边际的臆测。本文将词语的考释座实于尧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从“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耕治为生”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考察来具体诠释语词的本来涵意,较为深刻地揭示了尧之君德与儒家倡导的“重生”伦理文化的内在联系,确切地阐释了《论语》此章的真实义理。  相似文献   

4.
“义理”是对古书文旨高度而凝炼的概括。义理推求是古书校读中的一项综合工程。《礼记》所谓“离经辨志”是古人进入经学殿堂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义理推求的必要环节。自汉·刘歆创义理之学以来,经籍的章句义理学从来也没有离开过词汇训诂而妄说胸臆去阐释经书中的微言大义,注重经义本身的解释是章句义理学的优良传统。尽管经历了汉唐肯定——宋明否定——清代否定之否定这样一个大的发展圆圈,综形名、任裁断、笃于尊信、缀次古义、鲜下己见是章句义理最基本的操作要求已为历代学者所认同。义理推求先秦已开其端,《十三经》中有大量的义理推求之作。两汉随着章句之学的兴起,义理学已渐趋成熟,魏晋隋唐得到空前发展,而宋臻于成熟,同时走向空言说经的末路。清儒力矫其弊,借由文字声韵训诂以通经  相似文献   

5.
儒家《大学》的教育理想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该教育理想暗合周易学说。“明明德”与周易大有卦相通,“亲民”与比卦对应,“止于至善”与泰卦和既济卦之卦象与义理相汇通,而大有、比、泰和既济卦互相之间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大学》教育理想与易学暗合的现象,说明先秦儒家教育理想的构筑,是以易学为哲学根据的。  相似文献   

6.
朱熹对《诗经》的阐释继承了经学阐释中章句训诂的方法,但更为主要的是从身心上著切体认,发明义理,对《诗》采用心性体悟为主的心理解释方法,于此同时一定程度上也采用了诗学鉴赏的方法,形成了以理学心理解释为主的,带有经学、文学方法在内的阐释方法系统。  相似文献   

7.
朱熹的诗教思想在其理论体系中具有形而上意义,通过日用工夫涵养、复归本心,以启明广大生民之本心,通达大道。为充分发挥《诗经》的教化作用,使其与集理学之大成的《四书》学融贯为一整体,朱熹的治经重心与前儒相比有所转移,将义理阐释作为解经旨归之一,引理入经。“思无邪论”“淫诗说”“反美刺论”等诗教观使《诗经》文本脱离政教桎梏,在回归本义的基础上施展教化。探究朱熹诗教观在《四书》中的呈现,可以经鉴理,发掘其背后的义理主线。经与理的密切关联深化了经学的思想底蕴,更优化了理学的教化效果。朱熹在经学理学化方面的努力使其思想体系更具整全性。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史学理论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南宋的郑樵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他鲜明地提出了“会通”思想,这在中国史学理论的发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他对“会通”思想的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他在当时空谈义理、不重实学的社会风气和学术氛围中,大力提倡“求实”的学风,并将其付诸修史实践,是难能可贵的。而他强烈的创新意识,使中国史学研究的内容扩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从而为史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开拓从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朱子有“圣人未有不多能者”的论断,认为圣人之“德”与“多能”有其内在的统一性和必然性。圣人之德是“生而知之”的,而其多能则有待于后天的学。从对象方面说,圣人生知的是义理,但此义理中包含着因圣不自圣而产生的“忧”,且圣人由此忧虑之不已,不独在义理上进进不已,亦必然不断发起对“礼乐名物、古今事变”的学习。从能方面说,圣人之德是先天良能的充极,而圣人之多能则是后天的经验之能,二者之间通过圣人之“才”相勾连,圣人之才至大,良能通过此至大之才得以贯通到分殊存在的事物中去,此即有多能的产生。作为格物致知的典范,朱子所谓圣人之“多能”虽然并非全能,但也不是主要指技艺之能,而是指向更广大的礼乐世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理学家,朱熹要建构自己的理学体系,离不开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思考。在经史关系上,朱熹反对两种思想倾向,一是重经而弃史,二是重史而废经。他把历史研究当作格物穷理的手段,主张先悟透经书义理,然后再阅读史书,研究历史。其论历史人物,特别强调义理在历史人物身上的体现,兼顾“资质”和“本领”,坚持道德判断与事实判断相结合,重义理,亦重功业。从天理的角度出发,朱熹把史书编纂的目标定为明正统、正纲常,强调用书法义例来达到昭鉴戒和明人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自动编码特征的汉语解释性意见句识别的分类方法。首先从汽车和手机两个领域的产品评论中构造一个解释性意见语料库, 然后采用分类的方法进行解释性意见句识别。特别地, 采用自动编码技术表示和学习解释性意见句分类的词向量特征。最后, 在支持向量机框架下通过实验优选解释性词向量 维度, 并与一些传统特征表示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卡方、信息增益和TF-IDF及其组合方法相比, 自动编码特征的引入能有效提升汉语解释性意见句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2.
13.
烟草行业中,烟丝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烟丝的内在质量,而烟丝风力输送部分对于烟丝结构的变化影响很大.运用数量化理论Ⅰ的原理和方法,选取风速为定量说明变量,管道长度、直径、弯角、烟丝品牌和漏风量为定性说明变量,建立基于数量化理论Ⅰ的烟丝风送系统预测模型,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语言文字学是以解读文献语义为实用目的而展开的,其成果大都包含在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中。现代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的历史,无论是通史还是专科史,都应该重视历代传衍的训诂材料。分析训诂材料,需要了解古代注释的体例,以“训条”为单位,确定其训释对象、训释目的、训释内容和训释方式。“训释方式”不同于“训诂方法”,也不同于“训条”之间的关系。一般把“形训”、“声训”、“互训”、“反训”、“递训”等看作训释方式,值得商榷。利用训诂材料来研究汉语学术史大有作为.《<周礼>复音词郑玄注研究》是一个例子。该书通过对郑玄注释的全面分析,总结了古人研究复音词的经验和注释复音词的特点,为汉语词汇学和注释学提供了历史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当平行数据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或者样本点个数与解释变量个数相比较少时,用经典方法求解模型(如最小二乘法等)误差偏大,难以满足实际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用偏最小二乘法思想求解固定影响平行数据模型,并且实例表明误差明显减少,可以满足建模、预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单个数据或一组数据对线性回归模型中自变量变换参数极大的似然估计影响的诊断方法,并把该方法同Atkinson的方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具有结构变化的线性回归模型的局部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曲率方法研究具有结构变化的线性回归模型的局部影响,分别得到了在自变量、因变量和加权扰动下相应的诊断统计量,并通过具体的数值实例说明了本文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诗文注释,在字义选择、训诂修辞.用典取例.史实、古今地名.注音等方面均有可商榷处,部分注释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9.
朱骏声在其著作《说文通训定声》中非常重视转注和假借,且对它们有新的界定,这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在他的定义中将转注和假借这一传统的文字学领域的概念引入了词汇学之中,并认为转注就是词义的引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预测间断性需求导弹备件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Logistic回归、Markov过程和改进灰自助法的组合预测模型。将样本序列划分为解释变量序列和自相关序列,对解释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提前期非零需求发生概率,对自相关序列采用Markov过程估计提前期非零需求发生概率,把这两方面组合得到提前期非零需求发生概率,再运用改进灰自助法进行需求分布确定,得到最终的提前期需求。改进灰自助法先进行Bootstrap抽样,进行GM(1,1)二次数据拟合,既克服了Bootstrap法在小子样下的重复抽样问题,又克服,Bootstrap法在小子样下仿真结果不可信的问题。实例表明,提出的组合预测方法降低了预测误差,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