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偶辞种种     
对偶辞从表面上看,是句调的反复;从内容上看,多半是两件事物互相映衬。因此,曾有人把它并入“反复”辞格,或“映衬”辞格。其实它给人们的突出的印象是对称感,具有对称美,而内容也并非完全由互相映衬的句子构成,故对偶在修辞学上终于独立为一格。对偶辞历史悠久,六经诸子早已用之。《易·系辞》“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就用此辞法。对偶辞应用普遍。我国有个传统习惯:在春节、寿诞、婚嫁……时,喜欢张贴、悬挂对联,公园、书室各种场所也往往有对联。对联就是运用对偶辞法写的。各类文章包括书信、文告等应用文中,也常常夹有一些对偶辞。曾经风行于南北朝时期的骈体  相似文献   

2.
晚唐时代是一个政局混乱的时期,但随着文学的发展,晚唐的“列锦”辞格仍有发展,与初唐、盛唐、中唐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由《全唐诗》中的晚唐诗歌予以全面考察,列锦辞格在晚唐的运用已是相当普遍,对晚唐诗歌在意境营构、韵律美的创造等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不过,晚唐诗歌中的列锦辞格运用虽然普遍,但也有一些类似列锦而实非列锦的辞例,这是需要予以厘清的。  相似文献   

3.
在逻辑学中,“真”和“假”是极为重要的概念。此外,“必然”、“可能”、“适然”(“偶然”)等概念也非常重要。这些概念叫做模态辞。引进了模态辞的判断,就叫模态判断。讨论模态辞的逻辑,就叫模态逻辑。亚里士多德对模态辞的讨论很重视。在他的著作中,论述模态三段论的篇幅远远超过论述通常三段论(实然三段论)的篇幅。但是,后来对模态辞的讨论却长期受到忽视。直到本世纪才略有起色。不过,现在对模态辞的研究还很不够,大家共同承认的结论也比较少。  相似文献   

4.
所谓辞格,又叫修辞格、修辞方式等,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是人们在运用语言的长期实践中产生并总结出来的,有助于语言的艺术化,可以看作是带凝固色彩的语言表达规律。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例举出来的辞格有譬喻、借代、双关、比拟、排比、反复等三十八种。若干年来,大、中学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的、修辞学者研究的辞格,基本上不超出这三十八种。谭永祥同志的《修辞新格》,是华东修辞学会出版的《修辞学从书》中的一本。在书中,作者积多年研究之材料、归纳、揭示出闪避、别解等十五种修辞新格。现在,全国唯一的修辞学杂志《修辞…  相似文献   

5.
吴然先生是全国著名的云南籍儿童文学作家,他的散文集《天使的花房》中大量运用了反复辞格,通过分析吴然先生使用“反复”这一在散文中不太常见的辞格的原因:为了激活接受者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以及帮助读者再建文本图景,进而归纳出《天使的花房》中使用反复辞格所体现的“突出审美意象、抒发强烈感情,增强音乐性、加强节奏感,构成回环美,凸现整体性”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6.
拈连辞格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拈连,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收入材料上的修辞格。其定义是:“甲乙两项说话连说时,趁便就用甲项说话所可用的词汇表现乙项观念的,名叫拈连辞。”①随着修辞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掘的语言材料逐渐增多,而且这种辞格又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特别是近年来愈用愈巧,这就势必要冲破原定义的外延。目前“谈到‘拈连’的修辞书也不少,但对拈连的认识不及对‘拟人’的认识一致。有的规定的条件严,范围狭一些;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的辞格,“同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这一辞格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指导人们的修辞实践,发挥好该辞格的积极的修辞作用,丰富和发展辞格理论,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与“同异的含义”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什么是同异?我们先看一下有关修辞研究文献中对这一新辞格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人们日常所说“知假买假”,从主体上说是指个人,因而有别于国家机构的制度打假;从目的上说是指知假买假然后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获得赔偿,获得赔偿才是目的,知假买假只是手段。因此本文所谓“知假买假行为”是指个人知假买假然后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获得赔偿的行为。自1995年  相似文献   

9.
当前,摆在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因材施教.这里所说的“材”,是指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主要是指心理的个别差异,其中主要包括他们的气质、能力和性格.“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在教育、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按照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条件和方式的要求,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因材施教”.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远在两千多年前,第一个提出了“因材施教”.他指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意思是说,看他日常行为,看他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作为主要用于贮存信息的磁盘,其质量的好坏、真假越来越为使用者所关注。笔者认为识别真假磁盘一要看商标,二要看质量。真磁盘的商标做得都十分精致,而假磁盘的商标一般都做得比较粗糙。除了商标外,从外观上也能大致看出些质量问题。可以从磁芯片、封装套和保护套三个方面进行辨别。一、从芯片看。好的磁盘,磁粉涂料配方优良,涂刷工艺过硬。这种磁盘从磁芯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有重视文体的传统。《墨子·大取》云:“夫辞以类行者也,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这里所说的“类”,虽不专指文体类别,但包含有区分文体的内涵。《尚书·毕命》则将“辞尚体要”与“政贵有恒”相提并论,进一步凸显了文体的重要意义。《周礼》、《礼记》等都有关于文体的记述。后人继承这一传统,对文体给予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顾行钢 《科技资讯》2006,(3):100-100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从产生过程看,我们可以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会计事项本身就不真实,从而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实务中通常所说的“假账算算”就是指的这种情况;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虽然会计事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的经济活动,但由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即“真账假算”。当然也有二者同时存在的可能,即“假账假算”。  相似文献   

13.
修辞同义被定位为语言同义和言语同义。从辞格内部的各种语义结构方面分析辞格同义及其特点。辞格同义是以修辞关系为纽带的产物和言语同义的一种手段,同时强调并不是每种辞格都能形成辞格同义。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王希杰先生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潜词”“潜义”“潜句”“潜辞格”等语言理论,丰富了语言学,对语言研究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潜语言理论是王先生娴熟地运用演绎法的结果,是他在80年代后期最主要的成果之一。本文认为,王希杰先生所提出的语言理论是立足于语言事实本身的,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贽——中国古典小说理论的奠基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戏曲之类通俗文学,向为正统文人所轻视,正如元人罗宗信所说的,“儒者每薄之”。至于理论方面,自先秦诸子以来既有人把小说卑称为“小道”的,也有人认为对“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的,褒褒贬贬,是是非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是一些片言只语。直到三、四世纪,如郭璞等辈出,逐步出现一些另星篇章,诸如序、跋、笔记之类,不过,所论述的也往往是限于小说的某些方面,或个别问题。数千年来,比较系统全面而又深入地论述小说这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高尔吉亚篇》展现了两种生活方式和政治技艺的对话。一种是新上任的公职人员卡里克勒所强调的意愿满足和政治实务,一种是苏格拉底所说的一切政治技艺和其他专业活动都应该旨在帮助人的心灵向善。从当今社会治理的现实趋势看,卡里克勒的观点仍具相当的影响力,但苏格拉底所分析的此类治理模式的最大问题,即“奉承”身体、忽视“人品”,也因此切中了当下时弊。苏格拉底的激情倡导也许是老生常谈“一个人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如何做一个好人,无论是在公共生活还是在私人生活中。”但其“政治的技艺与灵魂相关”的观点精髓也因此是后人对抗社会腐败困题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7.
0引言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创造”,《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应准确理解“创造”的内涵,一个字从不会到会,一个词从不懂到理解、应用,朗读时能根据具体情况恰如其分地演绎感情,都应该承认其中已做出了新的成绩,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就是怎样教学生学会学习。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都是为了不教”的境地。  相似文献   

19.
巫称喜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3):33-34,39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任何一种文字系统,都要通过它的字符实现其对语词的提示作用,即让读者看到字符或字符组合能联想到它所记录的那个词。实现这种提示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我们把它叫做标记语词的模式。传统的六书说和现代的三书说,实际上讲的都是汉字标记语词的模式。我们这里所说的“名词字”是指标记名词的字,包括就字形分析应是表示名词而辞例中未见本义的字。对于标记语词的模式,我们采取传统的六书说,“转注”争议较大,不加讨论。有些词兼用两种标词模式,作为“兼用”单列一类。一、标记语词模式的类型(一)象形。…  相似文献   

20.
杨明刚 《世界博览》2011,(15):32-36
随着家居品牌“达芬奇”被媒体曝光其产品并非全部原装进口,“假洋品牌”盛行国内的现象再次引发广泛关注。何为假洋品牌?假洋品牌是指国人控制的公司在国外注册商标,于国内生产销售,误导消费者牟取暴利的品牌。按照鲁迅所说,就是“假洋鬼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