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现有音乐推荐系统中音乐情感分析方法很难满足用户情感需求的问题,提出音乐内涵空间方法分析音乐情感。该方法选取音乐力度、速度、音强等表现要素,基于两极尺度的语义,构建音乐内涵空间。通过音乐内涵空间表示音乐情感,减少了音频特征客观水平与主观情感范围之间的差距,解决了情感标签标注音乐中由于用户情感经历不同造成的对音乐情感标注的主观差异性问题。在10 672条音乐评价数据集上,采用Kendall’s tau距离进行有效性验证,与基于情感标签推荐相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音乐内涵空间推荐音乐能较好地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造音乐情感分类器,为计算机理解情感提供途径。方法首先分析现有音乐情感模型,然后提取音乐情感特征并采用神经网络构造音乐情感分类器,最后采用相关反馈对分类结果进行标注并进一步训练分类器,直至训练样本的错误分类率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结果对测试样本进行情感分类,达到了最高89%的分类准确率,实现了音乐情感分类器的构建和音乐片断的情感标注。结论研究成果是音乐情感检索的基础工作,也可用于其他音频的情感识别和分类。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在各个时期的音乐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神学的中世纪里,情感的唯一表达就是对上帝的赞美。经过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处处充满着人文关怀的情感色彩,这就为以后西方音乐的鼎盛发展打下了基础。二者的音乐情感在内容、表达方式、审美取向等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通过比较这两个时期音乐的情感体现,可以更好地从历史的角度了解音乐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在各个时期的音乐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神学的中世纪里,情感的唯一表达就是对上帝的赞美.经过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处处充满着人文关怀的情感色彩,这就为以后西方音乐的鼎盛发展打下了基础.二者的音乐情感在内容、表达方式、审美取向等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通过比较这两个时期音乐的情感体现,可以更好地从历史的角度了解音乐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的时代发展需要中学音乐教学以情感教育为基础。本文针对以往音乐教学中单纯的音乐知识及技能的教育、忽视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等现象,对情感教育的含义、情感教育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等进行了简论,并提出了中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觉、音乐情感、学习意志是贯穿长笛演奏始终的丝线,对学生音乐知觉的培养是音乐综合素质的基础;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是音乐理解的升华;对学生意志的培养是音乐知觉和音乐情感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音乐情感识别是音乐检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音乐声学特征分析,尝试提取代表音乐声学特性的时域、频域、倒谱域的各种特征,并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算法对中文音频进行情感分类,以研究不同特征组合在音乐情感分类上的效果.通过对比各种不同特征组合的音乐情感识别效果,发现由4个时域特征、频谱、幅度谱和相位谱组成的音乐特征对中文音乐情感分类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表达人类美的思想与情感的莺要工具,它以丰富美妙的想象力为基础,以特殊的艺术形式,抒发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情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创新的艺术。而在音乐教学中,电子琴教学是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之一。  相似文献   

9.
音乐与情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发展针对音乐的情感识别系统,对于计算机音乐的研究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PAD(Pleasure arousal dominance)模型以及基因表达式编程(GEP)算法的音乐情感自动识别方法.在众多音乐特征元素中抽取与情感关系密切的6个特征,并且采用PAD模型来描述音乐中的情感,在此基础上使用GEP算法实现对简单乐曲中单一情感的自动识别.从实验结果分析,本系统能够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识别效果和较低的识别误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音乐情感的音乐喷泉CAD系统。根据乐曲的音乐要素,乐曲情感的可划分成八种音乐情感模式。设计与每种音乐情感模式匹配的喷泉模型,并利用音乐喷泉三维动画仿真显示来反映喷泉设计,能将喷泉水景在计算机屏幕上实时显示并调试到效果满意为止,最后再交由控制系统去实现。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体现了先进的音乐喷泉设计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后期,随着自然主义文学、象征主义诗歌、印象主义绘画的诞生,印象主义音乐也随之诞生。这些文学艺术流派对音乐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因而,也使印象主义在音乐创作中显现出比较复杂的特征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2.
“快餐音乐”是当代特有的音乐现象,它产生于西方,流传到中国发展迅速并且被中国化;其存在于中国有其一定合理性,但却并不可能取代传统音乐成为中国音乐根基,因此我们应该有规律地“导”其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审美音乐逐步开始向功能音乐发展的过程中,音乐的治疗作用已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度情报化发展的今天,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们,都在承受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压力使很多人的身心失去平衡,难能与社会相容,而音乐在舒缓这类异常症状,方面则显示了它的特有功效。  相似文献   

14.
以韶关学院音乐类社团为研究对象,依据公共音乐教育学理论基础知识,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比较分析、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韶关学院开设公共音乐教育引入社团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指出其可行性,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构建适合韶关学院的公共音乐教学新模式、优化地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环境、加快公共音乐教学改革发展的步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佛教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中影响很大的一部分,它的体制和风格上的独特系统在汉、唐之间逐渐形成。呗赞音乐、唱导音乐、佛曲音乐在一个重要方面实现了宗教艺术的功能,使得佛教音乐系统显示出一种自我完足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古就有音乐鉴赏的传统,在西方音乐批评学的影响下,中国的音乐评论学科在改革开放尤其在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这些为其学科化建构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音乐评论学科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其发展中不能离开历史学的全景纵向角度。  相似文献   

17.
浅谈20世纪流行音乐迅猛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从四个方面讨论了 2 0世纪流行音乐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 ,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关系 ;第二 ,现代科技发展对流行音乐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三 ,流行音乐与商业炒作的紧密结合 ;第四 ,人们对流行音乐的心理需求 .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音乐有着其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由于性别和分工的差异,女性音乐修养的提升有着独特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女性审美心理的建构,而且有助于女性性格情操的陶冶,实现对其人性的塑造,同时,它还有助于女性道德素质的润化,帮助女性更好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9.
佛教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中影响很大的一部分,它的体制和风格上的独特系统在汉、唐之间逐渐形成.呗赞音乐、唱导音乐、佛曲音乐在一个重要方面实现了宗教艺术的功能,使得佛教音乐系统显示出一种自我完足性.  相似文献   

20.
音乐治疗是一门集音乐、心理学、医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于1940年诞生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传入中国。在我国,因相关专家的钻研和努力,已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和发展,而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中的作用也随之越来越受到相关人士的重视。文章基于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探索,并结合当代人心理的一系列问题,探讨了传统音乐对于健康的积极影响,阐述了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希望中国音乐治疗领域相关人士在借鉴和学习西方音乐治疗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同时,也关注中国传统音乐的特殊价值,充分挖掘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中的潜力,为音乐治疗发挥其特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