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女性的老年生活为关注点重新解读《玫瑰门》和《长恨歌》,透过女主人公晚年生活中诸多的“同”,揭示其背后不同的人生姿态。通过衣着这一特殊文化符号的指认,揭示司猗纹是一个不自觉的“女权主义”者典范,而王琦瑶是个自觉屈从男权社会的女奴和沉迷于过去想要模糊社会身份的城市贫民。分析老年的情爱显现爱情神话的回响与消解,展现人物精神底色。在与子女与承继者人物关系的深层结构中进一步阐释她们不同的人生姿态,并揭示其人生姿态在新时期中的不同境遇。在整个的分析过程中同时对以往的一些评价进行矫正和重评。  相似文献   

2.
王观风 《科技信息》2009,(22):114-114,117
简爱和苔丝是世界文学史上经典不朽的人物。简爱坚强不屈,积极追求平等,而苔丝美丽善良,纯洁而无知。两种不同的人物述说着两种不同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作为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嵇康是七贤的灵魂,也代表了七贤的精神,在魏晋文坛上可谓继往开来。他志在高远,不为世事所累,追求人生自由,喜欢直抒胸臆,在其不同的人生经历中形成了其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在嵇康诗歌中经常出现飞鸟的意象。深入探究诗人的这种飞鸟情结,可以发现,实际上这是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暗示,是诗人飞翔精神的表现,是诗人希望摆脱现实的苦闷,追求个性的自由抒发,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徐讠于小说创作不仅以浪漫传奇为灿烂的人生表象和终极的艺术追求 ,而且能够在时代的风云变幻、无从预知的死生契阔、无可奈何的离合际遇中 ,精微再现那个时代独有的挣扎伤痛、情仇爱恨和执著超越 ,将当时面对民族存亡与价值分化的众生的人性追求以及情爱世界结合起来完成一次现实人生的反省 ,使人物的个体感受与民族国家的命运得以在现实中息息相通 ,从而表达徐讠于深刻的艺术底蕴和严肃的人生思考  相似文献   

5.
莫泊桑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因有许多相同之处,成为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寻找它们的同中之异:第一,同为写实,莫泊桑受自然主义影响,契诃夫受象征主义影响.第二,同为写“小人物”,莫泊桑多是同情、赞美,契诃夫常常是“怒其不争”.第三,同是“以小见大”,莫泊桑追求情节的迭宕起伏,契诃夫常以平淡求深刻.  相似文献   

6.
从引用形式上来分析,《史记》中的引用修辞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反映了广阔的社会内容。从文学方面来探讨,《史记》中的引用修辞,不仅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作品的故事性和抒情性,更使论据坚实有力,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7.
泰戈尔与苏轼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极具影响力,两人出生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的人生体验造就了诗歌主题与宗教思想的不同。泰戈尔诗歌宗教思想崇尚“宗教是通向上帝与自由之路”的理念;苏轼将“仁、善”看作人生最高的追求。通过对两人诗歌宗教思想比较分析,揭示其宗教思想内在的冲突与统一,为未来诗歌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梅里美和莫泊桑都是法国19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梅里美则被誉为中短篇小说大师。梅里美的《双重误》写一位女性为所谓的爱情而丧命,莫泊桑的《项链》写一位女性为一条项链耗费了十年的青春,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人公性格及其遭遇有相似之处,但莫泊桑的《项链》素来享有盛誉,梅里美的《双重误》却少有人问津。本文试从文体特征、人物命运、人物性格等方面探究这两篇小说命运迥然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小说<荆棘鸟>描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塑造了三位坚韧、善良的女性形象.尽管她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她们与命运的抗争、对爱情和幸福的执著追求却令人慨叹;小说也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在痛苦中爱着,在爱中成长.  相似文献   

10.
曹植诗歌中的"飞鸟"意象是其心灵轨迹的生动反映和形象写照.概而言之,可分为"理想鸟"、"孤独鸟"和"自由鸟"三类.他们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对孤独与压抑的感伤,对自由境界和理想人格的向往.揭示了诗人在曲折的人生历程中承载的孤独与寂寞,深刻的生命体验和不懈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1.
莫泊桑的《羊脂球》和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都是描写的以战争为时代背景身为弱女子的不幸命运。丁玲与莫泊桑的战争经历使他们能够以个人独特视角穿透"战争与女人"小说的一般模式,拒绝正面描写战争而使其创作表现出对战争文化心理的疏离,更着眼于对人类本身的关照,但是两者在人物形象设计、叙事方式和情节安排方面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2.
小说《荆棘鸟》描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塑造了三位坚韧、善良的女性形象。尽管她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她们与命运的抗争、对爱情和幸福的执著追求却令人慨叹;小说也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在痛苦中爱着,在爱中成长。  相似文献   

13.
霍桑不仅善于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善于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在作品《红字》中,从红字“A”到四个主要人物以及动作、场景无不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制度和宗教法律的残暴、卑陋以及主人公为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和悲剧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4.
人的信仰不同,人生的历程不同,人生的追求不同,这样不仅形成了不同的人生价值,也形成了不同的人生境界。在当代,可以说有四种人生境界,即:使命献身的人生,自主尽责的人生,迷惘的人生和畸形的人生。共产主义战士的人生境界就是使命献身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在其觉悟、行动和情操方面有着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围城》是钱钟书对特定的社会人生和历史文化反思的艺术结晶,展示的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平凡普通的现实生活,但作品在对人物生存状态的展现中却蕴含了深沉的人生意蕴。本文从方鸿渐的"围城人生"入手,通过揭示"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一普遍的"围城心态,"展现人生无可逃遁的人生困境来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的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试从生态批评理论这一崭新的视角对阿来的小说《随风飘散》中的人物——格拉进行尝试性解读。在小说《随风飘散》中,作者透过格拉这一人物对自然生态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真实生动的描写,对人生和人类文明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主要用生态批评的方法和理论对格拉这一人物进行尝试性解读,揭示作品所蕴涵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7.
《激杀》、《荒弃的家园》、《学者之死》和《又是中秋》是梁晓声对商品化时代人生思考和评判的四部力作。在这四部作品中,梁晓声给我们讲述了发生在商品时代里韩德宝、芊子、吴谭、老隋四个不同人物的人生故事。从梁晓声对四个人物的人生和命运的评判中,既可以看出作者对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对人生沉浮难测的难以言传的悲凉,也可以看出梁晓声对商品社会和人性弱点的批判和否定。  相似文献   

18.
霍桑不仅善于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善于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在作品《红字》中,从红字"A"到四个主要人物以及动作、场景无不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制度和宗教法律的残暴、卑陋以及主人公为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和悲剧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9.
由于深受意象派的影响,T.S.艾略特在其第一首也是意义深远的《普鲁弗洛克》中尝试运用了意象派的创作技巧。诗中他通过一个充满意象和引喻的典型生活背景以及通过把独白者的所忧所虑和古典作品中一些典范人物的所做所为联系起来,生动地描述了文明社会的生活图景,籍以揭示出两类人物的不同生活态度和追求,从而成功地展示了现代人的毫无意义和空虚的生活,预示了现代文明所必然带来的恶果。  相似文献   

20.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其小说在描写小镇生活时,注重小镇女子的人生境遇和情感追求,并从描写小镇女子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扩展到揭示普通人生活中的矛盾和人性的问题,折射出加拿大社会伦理和家庭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