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构造地震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地震灾害。山东省是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集中的地区,尤其是渤海、黄海沿海地震带,郯城—莒州(今山东莒县)地震带,是地震灾害的多发地区。研究古代山东的地震灾害,有利于我们掌握地震规律,增强防患意识,保障民生。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Ms8.0级汶川大地震致使北川老县城满目疮痍从而搬迁重建。北川老县城是汶川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震害类型最为全面多样的震区,地震遗址完整得保留了地震后的原始景象,泥石流、滑坡、堰塞湖等次生灾害类型丰富,建筑物受损倒塌形式多样,具有极高地科研价值与历史价值。露天的地震遗址受其它自然灾害的影响易随时间逐渐消失,为使地震遗址得以永久的保存,收集整理了汶川地震后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的光学遥感、合成孔径雷达、激光雷达等多种数字化形式的遥感图像,分析了不同类型图像在北川老县城地震建筑物遗址数字化保存应用中的作用,同时为最大可能的发挥地震遗址遥感影像中建筑物破坏类型多样的作用,从多类型影像分析的角度,基于遗址丰富的数据资源,研究分析了不同震害程度建筑物在多源遥感图像中的表现特征与成像机理,为后续震害信息提取与评估研究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山东地区地震波衰减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东地震台网记录到的构造地震与塌陷地震所激发的地震波横波(S波)波列中的最大振幅随距离的衰减进行研究。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计算,得出S波最大振幅随距离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Ms8.0级汶川大地震,致使北川老县城满目疮痍从而搬迁重建。北川老县城是汶川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震害类型最为全面多样的震区,地震遗址完整得保留了地震后的原始景象,泥石流、滑坡、堰塞湖等次生灾害类型丰富,建筑物受损倒塌形式多样,具有极高地科研价值与历史价值。露天的地震遗址受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易随时间逐渐消失,为使地震遗址得以永久的保存,收集整理了汶川地震后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的光学遥感、合成孔径雷达、激光雷达等多种数字化形式的遥感图像,分析了不同类型图像在北川老县城地震建筑物遗址数字化保存应用中的作用;同时为最大可能的发挥地震遗址遥感影像中建筑物破坏类型多样的作用,从多类型影像分析的角度,基于遗址丰富的数据资源,研究分析了不同震害程度建筑物在多源遥感图像中的表现特征与成像机理,为后续震害信息提取与评估研究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土遗址病害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西北地区尤其丝绸之路沿线是中国土遗址分布最多的地区,其土遗址分布集中,种类多,赋存环境复杂,具有炎热、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干燥少雨、偶有极端降雨气候,大风、沙尘暴经常发生,构造活动剧烈和地震频繁等特点.土遗址的病害类型多,基本包括了干旱环境土遗址的所有病害.西北地区室外遗址主要病害是片状剥离、风力淘蚀和裂隙;室内土遗址的主要病害是污染、温度剥离和裂隙.土遗址的病害受赋存环境和土遗址本身的特性两方面控制,影响西北地区土遗址病害的环境因素主要是风、雨和地震.  相似文献   

6.
浅析山东筝与山东琴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筝有着悠久的流传历史,现代山东筝派主要指流行于山东鲁西南菏泽地区的古筝流派,同样发源于该地区的山东琴书(尤其是南路琴书)也有近两百年历史,两种音乐形式在近百年的相互作用、融合、渗透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分别从山东筝曲的来源和构成、古筝对山东琴书的伴奏、山东筝演奏技巧特征及其在山东琴书伴奏中的惯用技法举例、以及山东筝乐对琴书唱腔曲牌的吸收与借鉴四个方面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在进行山东筝乐的继承与发展中应当不断从其民间音乐的母体之一——山东琴书音乐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7.
皎平渡山洞遗址位于金沙江河谷左岸,属于不可移动的石质文物。该崩坡积土是在后期钙质溶滤、沉淀和成岩作用下形成的次表生岩类,强度具有离散性。在查明山洞遗址斜坡地质条件基础上,采用基于可靠度理论对遗址斜坡在水库蓄水、降雨和地震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稳定性分级,得出在945 m、975 m库水位和945 m+Ⅶ度地震、975 m+Ⅶ度地震工况下,遗址斜坡最大失稳概率滑面切出的滑体覆盖整个洞区,对遗址山洞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北川县城曲山小学地震前后的遗址概况,基于"保护先行,展示并重"的设计理念,借鉴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结合整体以结构抗倒塌为主、局部修复为辅的设计原则,参考古建筑文物以及近代地震遗址保护性加固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曲山小学遗址保护性加固原则和要求以及针对结构整体及局部的加固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加固结果和展示效果,保证了遗存本体的完整性和遗址风貌特征,对近现代地震遗址的保护具有参考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伟伟  孙永 《科技信息》2012,(36):119-119
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互相渗透影响。通过审视山东地域文化对山东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具体影响,能够帮助解析山东地域文化在山东经济与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内在驱动力,探讨文化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与阻碍作用,可以为山东将来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山东琴书古筝伴奏之主要方法及功能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筝是山东琴书的伴奏乐器之一.古筝对于山东琴书的伴奏以随腔伴奏为主,并以加花及对比的方法突出唱腔.作为山东琴书的伴奏乐器,古筝基本具备了作为唱腔的开端与结尾、垫补空档、帮腔唱和、作为说白的背景、掌控速度与曲情气氛等几项功能.艺人以山东筝乐刚健质朴的音色、爽朗明快的乐风,配合左手"虚实点空揉滑吟走"等丰富的做韵手法.营造繁弦促响、乐韵深长的音乐形象,为山东琴书的演唱扮演了托腔送韵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青年科学》2013,(2):79-81
孙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朽名句也成为了我们今天防御地震所有谋略的中心。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地震灾害由于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等特点,被列为群灾之首。但对于人类来说,地震并不是不可预防的,只要我们正确地了解、掌握了防御、躲避、自救、互救等防震应急方面的知识,往往可以将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12.
地处山东临朐、昌乐、安丘三县交界处的山东朐邑庙山窝铺张氏居住范围广、文物遗址丰厚。名门德寿书香,这既是一个名门家族,也是一个德寿家族,更是一个书香家族。对庙山窝铺张氏家族的历史传说、文物遗址进行整理和修复,具有重要的教育、文化及其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等地部分重要疑似具有天文观测与天象崇拜功能的考古遗址进了天文考古考察。遗址年代跨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1700年前的魏晋时代。这是在中国境内第一次大范围的考古天文调查。首先提出对史前文明中心遗址的"天文环境"进行测量和探讨,包括考察遗址周围有无适合观测某些特定季节日出的山峰轮廓,考察遗址在建筑朝向或布局上有无特定的天文意义。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子山遗址的结构表明当时已经用天文方法正南北。其石板上的北斗星象,反映了北斗星崇拜的悠久传统。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和东山嘴遗址发现的石块堆砌的圆丘,很可能具有宇宙图景的意义。东山嘴遗址地势高出,东面山廓明显,是理想的"地平历"观测系统。大汶口文化可能有春秋分日出天象崇拜,宗教图腾意义重大。大朱家村遗址的豆家岭,有可能就是大朱家村遗址的太阳观测祭祀台。山东龙山文化两城镇遗址和王湾三期文化(旧称河南龙山文化)王城岗遗址似乎都没有明显的"地平历"观测环境。我们的研究表明,陶寺文化兼有"地平历"和圭表测影系统。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早于陶寺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晚期和王湾三期文化大致与陶寺文化同时,这意味着中国史前天文观测技术经历了从观测日出方位向圭表测影的演变。中国考古天文学研究,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源流、中国远古文明的起源以及中国古代敬天崇拜的内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光绪元年(1875),李鸿章奉命督办北洋海防,总揽了山东海防事业。作为总设计师,李鸿章逐步开展了山东海防建设,一方面购买船舰,裁减山东旧式水师;一方面营建威海、烟台和胶州湾海防,将晚清山东海防事业的发展推向了最高峰。但李鸿章的山东海防建设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东堇菜属植物的详细考查和深入研究。基本查清了该属植物在山东的种类的分布。经研究认为早开堇菜、茜堇菜和紫花地丁应为同种,合并为紫花地丁,最后确认山东堇菜植物在23种,1亚种,其中6种为山东新记录。  相似文献   

16.
将GIS空间分析方法引入山西省新石器—明清时期古城遗址的研究中,运用Ripley''s K 函数研究历史时期山西省古城遗址的空间集聚性,从地形特征分析各时期遗址的空间分布规律,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影响遗址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利用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分析河流的影 响。研究结果表明:新石器、春秋—秦和汉—南北朝时期的古城遗址在空间上显著聚集分布,夏— 西周、隋唐、宋—元和明清时期的古城遗址随机分布,但各时期最强聚类程度的距离不同;新石器 —明清时期古城遗址数量呈“N”型变化,各时期遗址主要分布在海拔低、坡度低的地区,有沿河分 布的特征;早期遗址分布主要依赖于气候等自然因素,后期遗址分布受政策、交通、军事防御和经 济发展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加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建筑物的选址和设计以及建筑物的施工、加固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等五个方面采取震害防御措施,切实将地震带给我们的灾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山东蓝宝石     
山东蓝宝石是继海南文昌、福建明溪、江苏六合蓝宝石矿后,于1986年由山东地矿局地质四队首先在昌乐县方山地区发现,定名昌乐蓝宝石,随后在临朐、青州和潍坊市潍城区也相继发现蓝宝石,故称潍坊蓝宝石;由于蓝宝石的加工厂遍及全省,蓝宝石的经济价值和地位在省内外影响深远,统称山东蓝宝石. 山东蓝宝石的颜色丰富多彩,以蓝色为主的,并有其他各成色(统称艳色蓝宝石);蓝宝石颗粒粗大,质量纯(裂纹和瑕疵较少)、晶体完好、透明度较高等特点,其宝石及其镶嵌饰品占据国内市场,无论在储量、产量和质量上均具全国之首,深受人们的喜爱. 由于种种原因,山东蓝宝石开采六年来尚无正式的地质报告,普查面积少,详查面积  相似文献   

19.
《华东科技》2010,(10):10-10
<正>近年来,青浦区地震办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完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围绕"普及地震科学,关注地震灾害,提高防震意识,建设安全家园,构建和谐社会"主题  相似文献   

20.
山东药用苔藓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山东药用苔藓植物进行了研究,报道了山东药用的苔藓植物18种,隶属于15科19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