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研究如何在图片中定位特定属性物体(如"废弃的车"等)。由于一个物体可能包含几十甚至上百个非互斥的属性,训练特定属性物体检测器的难点是为大量的特定属性物体收集训练图片并标定边界框。该文提出使用特定属性物体分类器扩展物体检测器获取特定属性物体检测器的方法。其中的特定属性物体分类器通过使用从互联网上挖掘的图片以及从物体检测器和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获取的标注信息训练得到。构建了特定属性物体检测数据库并对特定属性物体检测器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特定属性检测器的平均精度均值比物体检测器相对提高30%。  相似文献   

2.
研究集中探讨了幼儿归纳推理是基于类别知识还是基于知觉相似性这一理论争议。研究假设物体熟悉性影响幼儿归纳推理的依据,同时也影响物体名称对归纳推理产生的影响。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证明了这些假设。实验1中4、5岁幼儿根据熟悉物体名称和物体间知觉相似性归纳推理物体的属性。实验2中4、5岁幼儿根据不熟悉物体名称和物体间的知觉相似性归纳推理不熟悉物体的属性。结果显示对熟悉物体属性的归纳推理是以幼儿头脑中的类别知识为依据的,而对不熟悉物体属性的归纳推理则是以物体间知觉相似性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3.
结合具体例子阐明了施力物体相互力物体,提出了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轮廓的物体识别与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一种通过物体轮廓匹配来识别物体和对物体姿态进行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提取物体的轮廓信息,然后通过与库存物体的轮廓信息进行匹配来认识物体的类型,最后与库存物体模型的外轮廓进行逐点匹配,获取累计偏差和,通过二分法逐渐逼近最佳相对转角,使累计偏差和变小,从而使当前物体与库存物体模型的相对转角达到较高的精度。本方法可用于生产装配线上的零件识别,具有适应性好,定位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光与成像     
<正>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是亮的。这就说明物体在发光,或自身发光,或者被其他发光的物体照亮了。不过,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物体自身是不发可见光的,我们能看到这些物体都是被自发光的光源(主要是阳光或灯光)照亮而反射或散射光的缘故。还有,要看到物体,光必须具备直线传播性和互不干涉性。假如光不是直线传播的,我们就看不到物体,或  相似文献   

6.
素描学习中最难把握的就是物体造型的准确性,而影响造型准确的关键是要了解物体结构及比例关系和透视原理。要充分理解物体的结构透视关系,首先要能抓住物体外表形态的主要特征。其次要具备广泛和渊博的科学知识,能从理论上分析出物体的内部结构。再就要了解物体中各部分的构成规律。最后要掌握物体的透视原理。  相似文献   

7.
移动机器人视觉定位方法,主要是将目标物体的图像像素与移动机器人和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联系起来。应用视觉传感器搜寻目标物体,并借助于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目标物体的特征对目标进行定位。通过计算目标物体图像的像素数,比例关系来确定目标物体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这种方法成功地运用于RIRAII移动机器人上。  相似文献   

8.
(一)油膜光阀外光源电视显象原理在光波传播的路径上,有两类物体:一类是幅物体,另一类是相物体。在前一类物体中,物体各部份对光的振幅具有不同的减弱能力,因而光波通过这一物体后,光的振  相似文献   

9.
为了重构物体的三维轮廓,在双目视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仅使用一台摄像机和一个旋转平台对物体进行全方位测量的系统。通过控制物体回转,该系统先重构出物体局部轮廓,然后采用拼接技术实现物体整体重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较好地还原出物体的三维轮廓。  相似文献   

10.
平动的物体在两个不同方向上同时做直线运动时,可以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旋转的物体与平动的物体也一样具有类似的性质。正在旋转的物体,如果令其转动轴在特定的方向转动时,物体的旋转和其转动轴在特定的方向转动将会叠加合成,从而导致旋转物体的转动轴指向遵循右手螺旋定则沿特定方向偏转,这个过程称为旋转物体的轴转动叠加过程,旋转物体的转动轴沿特定方向偏转定义为旋转物体的轴转动叠加效应。实验同时发现旋转的物体还具有其他力学效应,类比爱因斯坦相对有关高速运动(平动)物体引发的力学效应,再联系广为人们关注的UFO,我们也可以对高速旋转的物体可能具有奇异的力学效应做一些自由的猜想。  相似文献   

11.
重力和重量     
新编初中物理第一册中谈到“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人们常常把物体受到的重力叫做物体的重量。”现行高中物理(上)中则说“重力就是重量,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鉴于中学的实际,对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重量作上述描述  相似文献   

12.
在认为指端与物体构成纯滚动点接触情况下,利用三指手与物体间的速度关系,提出了一种三指手位置分析简便算法,可解决由手指关节转角确定物体位置及指端和物体上接触点位置,或由和物体位置确定指关节转角指端和物体上接触点位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静电学中讲,如果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该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带电的物体叫带电体。这也就是说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在静电部分演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时所用的轻小物体(如纸屑等)均属于电介质(绝缘体)。而在电介质内部电子都处于束缚状态,不象在金属导体中那样,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因而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不能用静电感应来解释,必须用电介质在电场中发生的变化来解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分析了处于对流换热环境下实际物体(厚壁物体,物体内温度是时间、空间的函数)转化为薄壁物体(温度只是时间的函数)的条件。分析了目前各种作为薄壁物体判据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物体内最大的无量纲温度梯度小于某一常数作为薄壁物体的判据,并分析了Fo数与Bi数对这一判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常情况下,热可自行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与此同时,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通过消耗机械功可以使热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为了回收排到大气中的低温热气、排到河川中的低温热水等中的热量或回收品位较低的热能,热泵被用来将低温物体中的热能传送高温物体中,使热量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6.
普通摄影是以一般白炽灯作为记录光源,在物体的共轭像平面上记录物体的像,结果只能从记录介质观察到物体的强度信息分布,不能再现物体深度这一信息分布,也就是说:普通摄影失去了物体相信信息成份。  相似文献   

17.
3种空气阻力模型及其运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把物体视为质点及假定空气密度均匀和物体运动轨迹为直线的条件下,给出了物体以不同速度运动时的空气阻力模型,求出了物体在相应模型下的运动规律,最后讨论了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并给出了速度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单目视觉监测系统摄像机和目标物体同时运动时,如何有效测量物体三维运动参数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目序列图像对插入虚拟视点的算法确定运动物体位姿及运动参数的方法。动摄像机连续采集运动物体的图像序列,根据摄影几何原理对摄像机和运动物体进行分析,结合本质矩阵的特性,估算空间物体运动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为摄像机与目标物体同时运动的情况下,有效地估测出物体三维运动参数,且该方法简单有效,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在把物体视为质点及假定空气密度均匀和物体运动轨迹为直线的条件下 ,给出了物体以不同速度运动时的空气阻力模型 ,求出了物体在相应模型下的运动规律 ,最后讨论了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 ,并给出了速度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20.
研究物体的受力情况对于解决全部力学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不论接触是静力学问题,还是动力学问题,皆应孤立所研究的物体对之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我们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须着重指出,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是: 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这一物体受的所有外力,求出这些外力的矢量和。 2.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诸力的合力等于ma!进一步分析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以便把问题区分为静力学问题或动力学问题。若a=0,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便是静力学问题,若a≠0,则是动力学问题,即合力的作用致使物体获得加速度,物体运动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