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推拉电子结构非线性光学偶氮苯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有机非线性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主要来自非定域的π电子,与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非线性系数和具有可设计,合成使材料多样化等诸多优点,我们设计,合成了两大类八种具有D-π-A结构的偶氮化合物,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它们有较大的二阶非线性分子超级化率,它们可以作为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高分子化的侧链。  相似文献   

2.
作为物理学的子学科之一,非线性光学是建立在介电常数依赖于光波电场强度的事实之上发展而来的,依此类推,已有大量实验事实表明,热学中的热导率也是依赖于温度的,鉴于此,有没有可能把已经很成熟的非线性光学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思路拓展到热学中来呢?于是,非线性热学这个方向的雏形也就形成了。本文综述了文献中已有的一些尝试,并比较了非线性光学与非线性热学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在四氢呋喃溶液中测量了3-甲基-4-甲氧基-4'-硝基二苯乙烯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发现其在1.06μm处具有较大的非共振二了阶非线性光学超极化率,γ1111=1.68×10^-28nm^2/V^2。  相似文献   

4.
新型偶氮苯的质谱特征与非线性光学性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合成了偶氮苯染料-4-硝基4′-二(N,N′-羟乙基)氨基偶氮苯及其3个衍生物.染料分子的质谱行为与分子内电荷转移态有关,存在优势的M+1碎片峰.染料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与其偶极矩的复合量用溶剂化变色法测得为≥290×10-30D·esu-1  相似文献   

5.
运用连续极限近似的方法,求解二维单原子晶格的非线性振动方程,当晶格为二维各向同性时,可以得出在只考虑最近邻相互作用和分别考虑3次非线性效应、4次非线性效应以及3次、4次非线性效应同时存在的条件下,二维单原子晶格的非线性振动行为分别由KdV、MKdV和GKdV方程描述,具有扭结孤子解;通过讨论还得出使二维各向同性晶格非线性行为减小或消失的途径,即3次非线性的正效应和4次非线性效应的相互作用结果就可以减小晶格的非线性行为,当3次非线性的正效应因子σ= 1000时,二维各向同性晶格非线性行为将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6.
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光电磁感应的作用,介质产生电极化和磁化现象.本文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推导出二级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磁化波耦合方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对近年来光学双稳领域的进展的简介与回顾,着重介绍了解释(?)子饱和吸收和非线性色散的二能级模型,讨论了几种测量激子吸收的实验方案,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把芪盐与二十酸混合,制备单层LB膜,测量LB膜的二次谐波,得到了比纯芪盐LB膜更大的二次谐波信号。二次谐波信号随LB膜上芪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芪盐含量为0.5-0.7范围二次谐波信号达到最大值,之后,随芪盐在LB膜上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作者认为,芪盐与二十酸混合制得的LB膜,二次谐波增强是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对光学非线性的贡献,并认为芪盐与二十酸有一最佳混合比,约在芪盐含量为0.5-0.7处,量子尺寸效应对二次谐波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光学非线性研究的最新结果,重点介绍非线性光学研究的几种主要方法和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非线性性能,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最后指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和光学非线性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四氢呋喃溶液中测量了3-甲基-4-甲氧基-4’-硝基二苯乙烯(MMONS)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发现其在1.06μm处具有较大的非共振二阶非线性光学超极化率,并据此计算了其晶体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χ(3)=2.52nm2/V2,与著名的PIS同数量级.非线性光学响应时间小于50ps,表明MMONS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是由于分子中π-电子的极化引起的.此结果表明MMONS可能成为有价值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11.
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在光刻、微加工及高分辨光电能谱仪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将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按其结构基元的几何特点分为π共轭体系(硼酸盐、碳酸盐和硝酸盐)和非π共轭体系(磷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2大类,并总结和讨论了各类材料的晶体结构、线性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以及设计合成策略.希望能为探索新一代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13.
Tunable nanowire nonlinear optical prob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ne crucial challenge for subwavelength optics has been the development of a tunable source of coherent laser radiation for use in the physical, information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that is stable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Current advanced near-field imaging techniques using fibre-optic scattering probes have already achieved spatial resolution down to the 20-nm range. Recently reported far-field approaches for optical microscopy, including 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and photoactivated localization microscopy, have enabled impressive, theoretically unlimited spatial resolution of fluorescent biomolecular complexes. Previous work with laser tweezers has suggested that optical traps could be used to create novel spatial probes and sensors. Inorganic nanowires have diameters substantially below the wavelength of visible light and have electron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that make them ideal for subwavelength laser and imaging technology. Here we re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n electrode-free, continuously tunable coherent visible light source compatible with physiological environments, from individual potassium niobate (KNbO3) nanowires. These wires exhibit efficient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and act as frequency converters, allowing the local synthesis of a wide range of colours via sum and difference frequency generation. We use this tunable nanometric light source to implement a novel form of subwavelength microscopy, in which an infrared laser is used to optically trap and scan a nanowire over a sample, suggesting a wide range of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physics, chemistry, materials science and biology.  相似文献   

14.
姜玮  温全武  田华  马松梅 《甘肃科技》2006,22(8):127-130,126
对非线性光学材料从无机、有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综述,并介绍了其各自特点和发展状况。在信息发达的今天,非线性光学材料是一类在光电转换、光开关、光信息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光电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非线性光学效应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非线性光学的定义,探讨了非线性光学在光纤通信方面的应用发展.指出其研究展望.着重数值模拟了非线性光学效应在光纤通信中用作光纤拉曼放大器时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基于Chraplyvy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受激拉曼散射作为光纤拉曼放大器原理的过程.并且其程序运行效率高于采用洛仑兹模型.结论与文献相比有新的进展,为非线性光学的进一步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上研究了级联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产生三次谐波中的非线性耦合与能量转移过程.依据受激拉曼绝热通道转移(STIRAP)原理和暗态特征,获得了非线性系统中的非线性绝热条件、分析了实现高效能量转换的物理机理,提出了实现能量完全转换时耦合系数应该满足的基本条件.研究结果对于设计产生三次谐波的光学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卫星的小型化发展趋势相应地要求姿态敏感器件必须小型化。该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光学非线性补偿方法的两轴微型太阳敏感器技术。该敏感器在两个轴上的测量范围可以同时达到120°(±60°),测量精度优于0.1°,而其外结构尺寸只有50mm×50mm×25mm,总质量只有78g,总功耗小于24mW。其体积小、质量小、功耗低等特点可以满足微小卫星等航天系统对姿态测量敏感器部件的要求。该文给出了这种微型太阳敏感器的理论工作原理与实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密度矩阵的方法研究了一种非对称量子阱的光学非线性,推导出了二次谐波解析表达式,最后利用典型的GaAs/AlGaAs非对称量子阱进行数值计算.数值结果表明,当非对称性增大时,可得到比较大的二次谐波,从而为实验上制作比较大的非线性材料提供一种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9.
酞菁及相关化合物在非线性光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酞菁(PcS)及其相关化合物具有二维18π电子离域体系,它是研究非线性光学响应的重要目标化合物。这些大环具有可栽剪性,可对酞菁的化学结构和非线性光学响应进行调制。在分子水平上对酞菁进行分子设计做了较为全面地综述,并综述了酞菁的二阶和三阶非线性(NLO)性质,以及在光限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