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溶解性有机质对水体汞还原反应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是一种毒性很高的持久性污染物,可通过水生食物链中富集并进入人体.溶解性有机质(DOM)在水体汞(Hg2+)还原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DOM对水体汞(Hg2+)还原反应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对目前研究中尚存在争议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超声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超声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从超声的系统因素包括频率和声强;化学因素包括溶剂、溶液中饱和气体的种类、有机物的种类和浓度、自由基清除剂以及与反应器有关的多个方面介绍了影响降解效率的因素和技术走向成熟以及实践应用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由于有机农药的过量施用使其成为水体介质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对人类健康及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水体中有机农药的降解备受关注,并且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分别对水体中的有机农药的生物降解、物理降解和化学降解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高级氧化技术中的光催化技术在农药降解领域的应用,概述了二氧化钛和溴氧化铋对有机农药光催化降解的基本原理,并展望了有机农药光催化降解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杂多酸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具有出色催化性能的杂多酸催化剂,在光催化治理有机污染物领域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杂多酸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杂多酸及固载杂多酸对农药、有机染料及有机卤化物的光催化性能,简要介绍了杂多酸在光催化治理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方面的贡献,展望了杂多酸在光催化治理有机污染物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耗能低、效率高、有的降解体系可直接利用太阳光等优点,因此在废水处理中有很多研究报道,尤其是在能源和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光催化降解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简单综述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类光催化剂及其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概括了光催化反应的机理,并对光催化的研究进展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超声波和其他方法的联用技术在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主要有超声/化学法、超声/光催化、超声/电化学法、超声/生物法和超声/催化剂法等几种方法。显示了超声波在有机废水处理领域潜在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化学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当前POPs在中国境内水体的污染现状,阐述了关于POPs化学降解的几种方法和原理以及光化学与电化学降解POPs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未来POPs降解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光催化氧化能降解直至矿化多种有机污染物,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水处理技术.对光催化氧化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包括均相和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机理、影响因素、实际应用、反应动力学、反应器、催化剂等,并讨论光催化氧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有毒生物难降解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简称PTS)的特性、分布、迁移及来源进行了介绍,综述了目前对PTS的分析和控制处理方法,对光催化高级氧化技术处理PTS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降解作用对于DOM和重金属的相互作用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模拟紫外光照射条件和微生物降解条件,研究了这两种降解过程中DOM性状变化及对重金属Cu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Cu的存在会促进紫外光对DOM的降解,而且自由态Cu的含量快速降低,然后又出现上升趋势;而在微生物降解条件下Cu会抑制DOM的降解,而自由态Cu的含量一直呈现为缓慢的降低趋势。分析原因可能是,紫外光照条件下,Cu离子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而避光条件下,Cu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水体痕量有机污染物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分类,评述了水体有机污染物分析中GC、GC-MS、GC-FTIR等方法的特性和适用范围,介绍了国内外各种分析方法应用于水体有机污染物分析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水体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反应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一种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氧化方法(AOP)-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法及其作用原理与反应机理;总结了近年来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效率的方法: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改性、光催化剂的固定化、加电子接受剂或空穴接受剂,特别是采用AOP与生化降解法相结合的方法,使废水的处理更经济、有效。综述了近两年该技术在处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水体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体沉积物是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体多种营养物、污染物的汇(Sink)和源(Source),是众多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载体、归宿和蓄积库。综述天然水体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污染,为污染沉积物的科学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瓦氏呼吸仪测定微生物耗氧量的方法,研究了焦化废水及其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吡啶、苯、间苯二酚和氯苯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pH值为7.2时,焦化废水降解率最高;当浓度小于40mg/L时,吡啶和苯可以部分被降解,浓度大于60mg/L时微生物呼吸作用明显地被抑制;污泥驯化有利于有机污染物降解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于室温条件下的二维自由态原子晶体,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及机械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热学、化学稳定性,比表面积大,因而可以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有机染料类、苯系物类及农药、抗生素类等有机污染物是造成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主要综述了近几年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有机染料类、苯系物类及农药、抗生素类等有机污染物中的吸附、降解、去除等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共基质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处理、厌氧-好氧发酵工艺、固定化生物催化剂技术、膜生物反应器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综述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原理及研究进展。认为目前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技术不够成熟,降解效率还不高。提出今后应该在筛选高效降解菌及基因工程菌,探明高效降解菌株的代谢动力学和代谢机理,创建新的技术手段和多种技术的联合使用,将现有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泥沙对天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净化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研究表明 ,泥沙在天然水体的净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泥沙的水体仅需6h就可使 COD去除率达到 5 0 %以上 ,而不含泥沙的水体达到该值需 70 h以上 ;吸附饱和后的泥沙其 zeta电位 (绝对值 )会明显降低 (由原来的± 40 mv左右降至± 2 0 mv左右 ) ,易发生沉降 ,若要使泥沙较好的悬浮 ,须使其所处的酸度在 p H=7-1 2范围  相似文献   

18.
钨酸铋(Bi2WO6)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较多的光催化活性位点,因而展示出较高的光催化性能.但是,其中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明显地限制了其能量转换效率,进而影响其光催化活性的发挥.研究发现改性Bi2WO6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其催化活性.文章综述了改性Bi2WO6常见制备方法,并探讨了改性Bi2WO6发挥光催化降解活性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改性Bi2WO6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水体中溶解性离子对污染物光解过程的影响,本研究考察了水中营养盐离子(NO_3~-、NH_4~+和PO_4~(3-))以及溶解性有机质黄腐酸对磺胺二甲基嘧啶(SMZ)光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MZ在水体中的紫外光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不同溶解性离子对SMZ紫外光解动力学过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NO_3~-对SMZ光解的影响具有两面性,随着NO_3~-质量浓度的增加,SMZ光解120,min时SMZ的降解率先增大后减小;由于NH_4~+具有光稳定性,共存NH_4~+对SMZ光解影响很小;PO_4~(3-)离子抑制SMZ降解,随着PO_4~(3-)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SMZ光解速率显著降低.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对SMZ光解的影响也存在两面性,其中黄腐酸质量浓度低(1,mg/L)时对SMZ光解起促进作用,但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10,mg/L),反而对SMZ的光解显现出抑制作用.HPLC-MS分析表明,紫外光解过程中SMZ可能发生了脱硫、开链和分子重组.由此可见,当水体污染富营养化严重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光解去除过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碳纳米管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类新型碳材料.碳纳米管独特的结构赋予了其优异的吸附能力,从而碳纳米管被广泛应用于水体处理领域,去除水体污染物.本文重点介绍近些年来碳纳米管在处理水污染中的应用,包括重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