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金刚烷甲酰氯为起始原料,亲核取代、环化、硝化和还原反应制得中间体2-金刚烷-5-氨基-1H-吲哚(5);再与取代酰氯反应,合成了5个N-(2-金刚烷-1H-吲哚-5-基)取代苯甲酰胺(6a—6e),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研究了6a—6e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 G-2)和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6d体外抑制活性最优,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 45,11. 45,9. 56μmol/L.实验表明,化合物6d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Mn(Ⅱ)/Co(Ⅱ)/PhP(O)HOR/O2新催化体系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脱碳木脂素类化合物(2a~2g),并采用MTT比色实验法,研究了所合成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抑制活性.分别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肺癌(A549)和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2a~2g对4种癌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效果明显,其中化合物2b显示出比相同条件下紫杉醇更好地抗癌抑制活性(IC50:18.9μg/mL),说明所合成的芳基烯二聚化合物2b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大黄酸、氨基膦酸酯为原料,合成4个新型乙酰化大黄酸的α-氨基膦酸酯类衍生物,并利用IR、1H NMR、13C NMR、31P 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用MTT方法评价它们在体外对人肝癌(HepG-2)、人鼻咽癌(CNE)、人肺腺癌细胞(Spca-2)和人肺腺癌细胞(Hct-116)株的生长抑制活性.新合成的化合物均具有潜在的体外抑制癌细胞生长活性,尤其是化合物4d表现出了最强的抑制活性,且对人正常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低毒性.  相似文献   

4.
对两种含氟芳酰胺季鏻盐的合成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并检测其体外抗肿瘤活性.为获得符合药学研究要求的目标化合物氯化-N-间三氟甲基苯基-3-丙酰胺基三苯基鏻和氯化-N-间三氟甲基苯基-4-丁酰胺基三苯基鏻,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改进分离方法,减少了副反应,提高了产率和产品纯度.采用CCK8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人表皮癌细胞(A431)、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MG)、人肝永生化细胞(THLE-2)、人肝癌细胞(QGY-7701)、人肺退行性癌细胞(CALU-6)、人结肠癌细胞(SW-480)、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人胃癌细胞(NCI-N87)、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人肝癌细胞(Hep G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THLE-2、A431和NCI-N87抑制活性较强,其中,丙盐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雌酚酮为原料,合成了7个雌酚酮-17-杂环取代衍生物,经过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质谱MS和红外光谱IR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选用人肝癌细胞(HepG2)、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肺癌细胞(A549)对化合物进行抗增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雌酚酮-17-(5-氯-吲哚)腙(3f)对Hep G2细胞和Hela细胞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3. 60μmol/L和8. 74μmol/L。  相似文献   

6.
在细胞和动物实验水平上,研究了双过氧钒化合物NH4[OV(O2)2(C8H7N3)]×4H2O(简写bpV(Imi-Py))对癌细胞的增殖作用,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抑制和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bpV(Imi-Py)对胃癌细胞株MGC-803、肺癌细胞株95D和L342的IC50值分别为8.27、26.37和9.54μmol/L,而对人正常肾胚胎细胞HEK293的IC50值达6 642μmol/L,表明该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杀伤作用.研究还表明bpV(Imi-Py)对MGC-803细胞提取液的碱性磷酸酶(ALP)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呈现量效关系.动物体内抗肿瘤实验发现bpV(Imi-Py)能抑制肝癌细胞生长,肿瘤体积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35.6%,表明bpV(Imi-Py)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另外,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的LD50为147.2mg.kg-1,说明bpV(Imi-Py)是一种中等毒性的抗肿瘤化合物.图4,表1,参15.  相似文献   

7.
《河南科学》2017,(7):1057-1063
采用微波辅助法,以α-氨基膦酸酯和水杨酸为原料,以CDI/DMAP为催化剂,合成了10个结构新颖的水杨酸-α-氨基膦酸酯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NMR,~(13)C-NMR和HRMS确认.优化反应条件:微波功率700 W、反应3 h.利用MTT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对用于测试的三种肿瘤细胞: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Gla)、人肝癌细胞(HepG2)、宫颈癌细胞(Hela)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2E、2F对Hela抑制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新型VEGFR-2抑制剂的合成方法及抗肿瘤活性,合成了9个含喹唑啉结构的VEGFR-2抑制剂,以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人结肠癌HCT-116和HT-29 2个细胞株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A03、A05、A06、A07和A08比阳性对照索拉非尼的活性更好(IC_(50)10μmol/L).为了阐明目标化合物和VEGFR-2的作用机制,分别将sorafenib和化合物A03与VEGFR-2(PDB:2OH4)的DFG-out构象进行了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可能作为Ⅱ型激酶抑制剂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茶氟香酰胺(Ethyl 6-fluorocoumarin-3-carboxylyl L-theanine,TFC)是对茶氨酸进行结构优化后的产物,通过实验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并了解其作用机制.MTT和Transwell chamber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TFC对SMMC7721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的TFC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的TFC组对与SMMC7721细胞中与肿瘤细胞生长、迁移和凋亡密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TFC能够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迁移并诱导癌细胞凋亡,TFC药物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MMC7721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 AKT)、核转录因子NF-κB、抗凋亡蛋白(BCL2,apoptosis regulator,BCL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CND1)表达和上调促凋亡蛋白(BCL2 associated X,apoptosis regulator,BAX)、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somatic,CYCS)、人体抑癌基因蛋白(tumor protein p53,TP53)、半胱天冬酶3(caspase,CASP3)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有关,TFC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和迁移作用的重要信号通路涉及到VEGFR/AKT/NF-κB.  相似文献   

10.
齐墩果酸和甘草次酸属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并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如保肝、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首先以齐墩果酸和甘草次酸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了修饰,共合成了15种中间体和最终产物,利用IR和1H NMR波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2个化合物抑制癌细胞的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运用“亚结构连接法”设计合成了 1 0种具有新型分子结构的标题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经IR,1 H NMR和元素分析测试而确定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主要抑制双子叶植物 (如油菜 )的生长 ,而对单子叶植物 (如水稻 )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  相似文献   

12.
 运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吲哚咔唑类小分子对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人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ANG-R-Tie-2)的双效抑制作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吲哚咔唑类小分子的双效抑制作用主要源于两种受体相似的活性口袋,小分子与两者的铰链区均可形成氢键,使其催化活性受到抑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的差异主要源于活性口袋的细微差异所导致疏水、静电等相互作用的不同。其中,疏水作用的差异是影响配体选择性的主要原因,静电作用、氢键及空间位阻对结合稳定也有一定影响。该文的研究结果为多靶点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及提高激酶抑制剂的选择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含氮的多齿螯合配体广泛应用于有机光电材料中.以邻溴苯胺为原料,通过Skraup法合成8-溴喹啉,然后采用铜催化C-N交叉偶联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8-(1,2,4-三氮唑基)喹啉,为后续设计合成发光金属配合物提供重要前体.此外,采用核磁共振谱(~1H、~(13)C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液质联用飞行时间质谱(LC-MS TOF)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确证了结构,该法在此类化合物的合成中具有成本低、产率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以邻甲基苯腈和芳香醛为原料,在强碱催化下经一步反应直接得到11,12-二氢苯并菲啶类化合物,产物再跟3芳基-3-氯-2-氧丙酸乙酸甲酯反应得到二氢苯并菲啶骈咪唑环化合物,共合成了8个目标化合物,并研究了部分目标产物的抗肿瘤活性及与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化合物对肝癌(HepG2)、鼻咽癌(CNE)、胃癌(7901)等癌细胞具有较好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与小牛胸腺DNA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2-胺基-1-芳基-1-烷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乙酰胆碱脂酶抑制活性。在室温下,利用Pd/C(H2)还原硝基醇高收率地得到胺基醇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乙酰胆碱脂酶抑制活性测定。设计、合成了10个目标化合物并经1H NMR1、3C NMR进行结构确证。除化合物2-胺基-1-(3,4,5-三羟基苯基)-1-乙醇外,其它化合物对乙酰胆碱脂酶没有抑制活性。提供了一种合成2-胺基-1-芳基-1-烷醇类化合物的新方法。2-胺基-1-(3,4,5-三羟基苯基)-1-乙醇显示了一定的生物活性,其结构优化工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高效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笔者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同时含有1,3,4-噻二唑、酰胺及芳氧亚甲基等活性基团的化合物.首先以取代羧酸和氨基硫脲为起始原料,三氯氧磷为脱水剂,脱水环化得到2-氨基-5-取代-1,3,4-噻二唑,然后再将所得到的产物与酰氯进行酰胺化反应,合成出12个新的N-(5-取代-1,3,4-噻二唑-2-基)-酰胺类化合物.将所合成的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测试手段进行分析,确证结构.初步观察了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在10 ppm浓度下对小麦胚鞘发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中大部分对小麦芽鞘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3-氟苯甲酸(1)为原料,通过酯化、肼解制得3-氟苯甲酰肼(2),3-氟苯甲酰肼再与芳香醛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腙(3a~3g),最后以苯和DMF为溶剂,将3a~3g与巯基乙酸脱水环化成2-芳基-3-(3-氟苯甲酰胺基)-4-噻唑啉酮类化合物(4a~4g),并利用IR、1H NMR、13C 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7个目标化合物(4a~4g)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MTT方法评价了它们在体外对HepG-2、A549-1和231-23种癌细胞株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7个新化合物均具有潜在的体外抑制癌细胞生长活性,其中化合物4a、4b、4f的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8.
以甘氨酸酐、吲哚或溴代吲哚为原料,通过氨基保护、亲电取代、羟醛缩合、脱保护等反应,以总产率10%~30%,设计合成了8个Dipodazine衍生物.这一系列化合物对白血病细胞(K562)、结肠癌细胞(HT-29)、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抑制活性表明,N-1位氨基是活性必须基团,C-5位基团取代对活性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9.
芴及其衍生物因其独特的光电性能广受关注.以芴为原料,通过卤代、9-位亲电取代反应、与金属镁反应合成格氏试剂,再与二苯基氯化膦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等合成了目标化合物二苯基-9,9-二甲基-2-芴基膦.采用核磁共振谱(1H、13C、31P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液质联用飞行时间质谱LC-MS TOF)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确证了结构,为后续合成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提供了重要前体.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 8种二苯基锗杂环羧酸酯 Ph2 Ge(O2 CR) 2 (R=2 -呋喃基、2 -呋喃乙烯基、2 -噻吩基、2 -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3-吲哚甲基、3-吲哚丙基 ) ,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 .体外实验表明 ,这些化合物对 MCF- 7和 Wi Dr癌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