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阳春锡山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氢、氧、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了锡山岩体,讨论了锡山钨锡矿床与花岗岩体的成因联系.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锡山花岗岩体是一个燕山晚期第二阶段两次侵入构成的复式岩体.两次侵入的岩体都是在板内张裂性构造环境中陆壳重熔岩浆分异结晶成因的,并具有同源演化关系.钨锡矿化与第二次侵入的花岗岩体有直接的成因联系,成矿发生在岩浆期后的气化热液期.  相似文献   

2.
金佛寺岩体为一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该岩体含矿性较好,岩体内接触带及岩浆热液蚀变带、区域性断裂及次一级发育的裂隙系统中形成一条多金属矿化带,产有与中低温热液有关的铜、铅、锌矿化,与云英岩化有关的中高温热液型钨、钼矿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西临县紫金山碱性杂岩体各类岩浆岩的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在碱性岩形成过程中,源区岩浆经历了相对偏酸性向相对偏基性再向相对偏酸性的演化过程,K2O,Al2O3含量(质量分数)与SiO2含量(质量分数)呈正相关,TFe2O3,MgO,CaO与SiO2呈负相关关系。不同时期所形成的岩浆岩具有来自上地幔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4.
咸沟岩体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主岩体为二云母花岗岩,成岩时代为399.8±1.82.1Ma,内有岩浆演化晚期的白云母花岗岩侵入,与主岩体有迥然不同的地球化学特点.前者显示出不同地壳物质混合的岩浆特征,后者属典型的S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咸沟岩体形成于拉张环境,源岩可能为下地壳的英云闪长岩.下地壳的深熔岩浆在上升迁移过程中,遭受了富含泥质的陆壳物质的强烈混染,混染岩浆向S型岩浆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5.
冀东变质核杂岩中银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赋存于中元古宙长城系常州沟组的洞子沟银矿床和尖宝山金矿床是由密云-都山变质核杂岩构造体系所控制的一组矿床.其成因为中元古宙火山岩浆活动形成的沉积矿源,后经中生代的变质核杂岩构造岩浆体系叠加改造而成.洞子沟银矿床具有层控迭加改造的特点;尖宝山金矿床则具有破碎蚀变岩型矿床的特点.两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以及微量、稀土元素特征也表现一定的相似性.它们是中元古宙大红峪期和中生代印支、燕山等多期次的伸展构造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矿床在变质核杂岩中所处的构造部位及其矿体赋矿围岩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矿化特点.对该类矿床的成矿机制也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矾山碱性杂岩体中发现碳酸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矾山杂岩体是中心型碱性超基性岩——碱性岩侵入体。它由三期侵入岩组成,在三期岩石形成之后有碳酸岩和正长岩脉形成。碳酸岩主要岩石类型包括:黑云母方解石碳酸岩、正长石—黑云母方解石碳酸岩、黄铁矿—方解石碳酸岩等。碳酸岩锶的含量为3364×10-6~19263×10-6, 钡的含量为323×10-6~378×10-6。碳酸岩的稀土元素∑REE为323×10-6~551×10-6, 其δEu值0.99~1.1,(La/Yb)N为291.9~759.4。碳酸岩的δ18O值是+8.6×10-3~+10.2×10-3, δ13C为-4.9×10-3。根据上述事实认为碳酸岩的物质源自岩浆。  相似文献   

7.
安徽霍山陈家湾岩体位于北淮阳东段,侵位于古生代佛子岭岩群中。文章对陈家湾岩体进行了地质特征、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陈家湾岩体形成于(124.5±2.7) Ma,属于大别造山带北淮阳地区130~125 Ma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陈家湾岩体SiO_2、Al_2O_3及碱质含量中等,具有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特征。该岩体的稀土元素质量分数较低,w(Rb)/w(Sr)和∑LREE/∑HREE比值均较高,呈较轻微的Eu异常,岩浆源于有少量地幔物质混入的地壳源区,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较显著的结晶分离作用。区域成岩成矿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陈家湾岩体是在早白垩世古太平洋西向俯冲背景下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南秦岭迷坝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揭示南秦岭勉略带北部迷坝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方法 利用元素地球化学资料,结合岩体地质和岩相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岩体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K2O Na2O和Sr含量及Zr/Y值较高;岩体具后碰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的特征;岩体是由二元岩浆尚未彻底混合而形成的。结论 指示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作用已进入到后碰撞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9.
铊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迄今为止,铊成矿仅见我国,故研究铊成矿我国应是首开先河。从铊矿床成矿作用研究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点,其目的在于强调从生物成矿角度研究微古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吸收富集铊成矿和生物残骸积累铊成矿。进而从本质上认识铊在成矿演化过程中地质地球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特殊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作者发现金矿(化)点20余处,包括4个类型:(1)受花岗岩中相关剪切带控制的黄铁绢英岩金矿;(2)多金属硫化物石英型脉型金银矿;(3)陆相含炭岩系沉积改造层控金矿;(4)陆相砾岩金矿。(1)、(3)两种类型金矿具工业规模。黄铁绢英岩金矿主要赋存在以胶东群为交代基体的重熔花岗岩或交代花岗岩的构造蚀变带中心。这类构造蚀变带是遭受长期构造应力作用并叠加后期构造破裂经热液蚀变形成的。成矿热液为中温碱性溶液,金多呈金氯络合物形式被活化搬运。该类型金矿与强绢英岩化蚀变关系密切,在韧性剪切带基础上发育的蚀变糜棱岩化花岗岩带上等间距成群出现。陆相含炭岩系沉积改造层控金矿,为缓倾斜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受下白垩统莱阳群一段上、下含炭岩系控制。金矿在上、下含炭岩系中多层出现。此类矿床为晚元古代胶北地体隆起为陆,风化剥蚀产物沉积在中生代断陷盆地陆相湖泊基底堆积物中,由于盆地底部丰富的有机质及粘土对古风化产物中分解的自然金的富集作用形成了富金矿源层,AU:14-800ppb。在燕山晚期强烈构造变动影响下,成矿热液活动,有机炭在矿床改造过程中进一步富金作用,形成工业矿床。这是一新类型金矿。  相似文献   

11.
铁山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长期的野外调查所掌握的地质资料和分析数据,从定性、定量上研究铁山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所论证的地球化学特征又恰好与岩体赋存的矿床的时空分布相吻合。从而揭示了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昆嵛山混合杂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嵛山混合岩体是胶东东部出露面积最大的岩体,是金牛山金矿带的寄主岩体。野外地质特征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确定岩体形成于134.3Ma。但是,在元古代,胶东地区还曾受到栖霞运动的影响,广泛地发生了区域变质作用。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岩的原岩是上地壳沉积岩与来源下地壳或上地幔的火山岩的混合物,岩体由交代-重熔作用形成。混合岩对原岩的许多性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岩体的形成是受牟平—即墨深断裂控制。断裂长期活动所引起的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以及成矿作用等地质特征已成为我国东部中生代活动大陆边缘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3.
昆仑山混合杂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粤北九峰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九峰岩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Nd-Sr同位素的综合研究。通过分析和对比,九峰岩体的主量元素组成明显不同于I型花岗岩;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元素Rb,Th和亏损Ba,Sr,Nb,P,Ti为特征;稀土总量较高,配分模式呈右倾型,Eu明显亏损;具有低的εNd(t)、高的(87Sr/86Sr)i值和古老的Nd模式年龄。据此认为九峰岩体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先存的东西向大东山诸广山断裂带重新复活的构造背景下,由古老地壳组分通过部分熔融的方式形成。  相似文献   

15.
山昔山花岗岩体位于烟台地区中部,形成于中生代,为一产于古老变质岩区具有片麻状构造的大型花岗岩基,该岩体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山昔山岩体与招掖地区片麻状S型花岗岩特征不同,是以重熔型为主的花岗岩,与金矿化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6.
在陕西勉略宁地区赵家坪-苍社一带的中-上元古界碧口群火山岩中发现的碳酸岩具有疑似火成碳酸岩的特征,通过对碳酸岩体的形态、产状以及与围岩接触关系的调查研究,结合镜下鉴定与地球化学研究,证实了本区碳酸岩为岩浆成因碳酸岩;初步认为其为幔源成因,碳酸岩浆可能源于中-晚元古代扬子陆缘裂解作用背景下,地幔富碳酸盐的碱性岩浆上升至相对低压环境、发生碳酸盐-硅酸盐岩浆的不混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柳林县尖家沟金伯利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提出本区金伯利岩受壳源物质混染较强,与国内各地区典型金伯利岩相比,TiO2含量偏低而Al2O3含量偏高,含有较丰富的稀有和分散元素,并对其含矿性作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对呈小规模岩株状产出的宁家湾岩体进行野外地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 目的是确定其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两件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364±6 Ma (MSWD=0.13)和2360±23 Ma (MSWD =4.0), 属古元古代岩浆活动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 宁家湾岩体富碱、高K和Si, 具有高FeOT/MgO 比值和高的高场强元素(HFSE)含量, 富集Rb, Ba, Th和U等元素, 具有低的Ca和Mg含量, 明显亏损P和Ti, 具弱轻重稀土分异和强Eu负异常(δEu=0.13~0.36)的海鸥型稀土分配模式, 显示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特征。较高的Y/Nb值(1.2~2.8)、锆石的εHf(t)均为正值(+1.6~+6.4)以及单阶段模式年龄tDM1(Hf)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Hf)分别为2449~2629 Ma和2474~2711 Ma的特点, 表明源区可能为壳幔混合。明显的Nb, P 和 Ti负异常及Ce, Nd和Zr正异常, 反映出大陆边缘弧岩浆岩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 认为宁家湾岩体很可能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9.
新疆尼勒克县胡吉尔台堵兰萨依岩体主要有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形成的相对地质年龄为早石炭世,根据堵兰萨依岩体的单颗粒锆石年龄为351.94±2.78Ma。与洋脊花岗岩对比,明显富集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在蛛网图上可以明显看到二者的峰值。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较富集,重稀土略微亏损的特征,且配分曲线具有轻微的负铕异常。运用稀土判据探讨岩体的形成机制为结晶分异但结晶分异的程度不高,其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显示出其形成于岛弧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铜金成矿岩体的岩浆作用机理研究对于岩体含矿性评价和铜金找矿具有重要意义。代表性岩体的稀土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铜金成矿岩体是壳幔混合型岩浆岩,其岩浆作用过程是导源于地幔的岩浆与导源于地壳的岩浆沿超壳断裂混合上侵,金主要富集于幔源岩浆,铜主要富集于壳源岩浆,由于铜金成矿岩体都是壳幔混合型岩浆岩,故铜金矿化总是形影相随;又因为它们的壳幔物质比例各异,故铜金矿化又适度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