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在电脑横机上编织平针和1+1罗纹组织,分析讨论了不同编织工艺参数(给纱张力,弯纱深度,机速和牵拉力)对玻璃纤维纱线可编织性能的影响,特别是探讨了这些工艺参数对玻璃纤维线圈长度及纤维损伤程度的影响趋势.其结果为玻璃纤维纱线选择合理的编织工艺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玄武岩纤维纱线在电脑横机上可编织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脑横机上,选用玻璃纤维纱和毛腈混纺纱作为玄武岩纤维纱的对比纱,在不同工艺参数(给纱张力、弯纱深度和牵拉力)下编织圆筒形纬平针和1×1罗纹织物,分析比较这些参数对线圈长度及纱线强力损伤率的影响趋势以及这3种纱线之间的差异,重点探讨玄武岩纤维纱线的可编织性,并最终得出它的最佳编织工艺范围,为玄武岩纤维纱线选择合理的编织工艺参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玻璃纤维网格织物的编织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编网格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了玻璃纤维经编网格织物的结构设计与编织工艺.通过分析网格组织结构、编织时的牵拉密度以及成圈梳栉与衬纬梳栉送经量之比等参数对网格织物力学性能以及玻璃纱线编织损伤的影响,找出了提高织物性能的方法,给出了较优化的上机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玻璃纤维所用浸润剂组分以及各组分含量的差异,对玻璃纤维纱线各项有关其可编织性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浸润剂的组分含量都有一个最佳值点,在此值之下或之上都会给玻纤纱线的可编织性带来负面影响。这为选择合理的玻璃纤维浸润剂工艺提供了依据,对玻纤经编网格的生产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六角形三维编织工艺,通过分析编织过程中携纱器的运动规律,利用Matlab编写算法将其所读取的电机控制矩阵转化为编织纱线的空间轨迹点坐标,利用B-spline曲线对纱线运动轨迹进行拟合,再对纱线截面和花节长度进行优化,得到一种能够很好地反映真实编织样本的结构纱线模型。仿真结果显示,纱线模型中的纱线形态与真实织物中的纱线相似,纱线编织角规律符合实际织物。研究结果为六角形三维编织物的纱线空间结构可视化和单胞体划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预型加工过程中玻璃纤维纱线损伤原因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玻璃纤维纱线在预型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损伤,发生毛丝、断头等问题,严重影响复合材料预型件的加工和性能。通过对玻璃纤维纱线的拉伸、弯曲拉伸以及摩擦性能的测试和比较,发现虽然玻璃纤维具有高模量、高强力等优点,但是其耐弯曲和耐摩擦性能很差:弯曲拉伸时强力下降了40%~60%,而摩擦情况下如果要使玻璃纤维纱线能承受上百次的摩擦,纱线所能承受的张力还不到其断裂强力的2%.因而,弯曲和摩擦是造成玻璃纤维纱线预型加工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讨论碱处理对不同含量木棉纱线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观测碱处理后不同含量木棉纱线的红外光谱、结晶结构、失重率、毛效、回潮率、染色及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碱浓度条件下,碱煮后,随木棉纤维含量的增大,纱线的失重率、毛效依次显著增大、断裂强力增幅小.碱丝光处理后,对含木棉纤维纱线的纤维素的化学组成无明显的影响,但引起结晶度的减小,破坏了纤维的结晶结构,使部分纤维素I转化成纤维素Ⅱ,并随木棉纤维含量的增大.断裂强度增大和断裂伸长减小的幅度逐渐降低,纱线的吸湿性能明显增大.木棉含量愈高,混纺纱上染率愈低.表观色泽浅,色差较大.通过不同碱丝光处理工艺对比,木棉纤维对碱的耐受性较棉差,若用碱对木棉纤维进行染整处理,条件要较棉温和.  相似文献   

8.
基于编织物的对称性,建立了简化单胞几何模型来描述三维五向圆型编织物的几何特性。通过对三维五向圆型编织物的结构单胞形态及单胞的分布方式进行研究,推导了单胞几何结构与编织工艺参数之间的理论公式,详细分析了各个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并通过预测单胞的纤维体积百分含量,研究了编织工艺对该编织复合材料纱线体积百分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行设计的两种不同结构的熔融浸渍模具制备了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预浸带,测试了模具结构对预浸带的孔隙率、纤维断裂率、界面形貌、纤维分散均匀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建立了纤维浸渍模型和纤维断裂模型,并通过理论模型对预浸带的孔隙率和断裂率进行理论预测。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有效预测预浸带的浸渍程度和纤维断裂率,可用于浸渍模具结构的优化设计;在本文范围内,与波浪形模具相比,斜齿形模具的多楔形区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预浸带孔隙率和提升纤维分散程度;波浪形模具的流道圆角半径较大,楔形区个数较少,与斜齿形模具相比,可有效降低纤维断裂率并提升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10.
测试并比较了国产玻璃纤维纱线缝编织物和进口玻璃纤维纱线编织布的力学性能,发现国产纱线编织布的性能与进口纱线编织布的性能基本相当,能够满足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般柔软剂对纤维的整理是有限的。文中提出了亚麻纤维柔软化的化学方法,以生产出用于针织的纯亚麻纱,而不失去亚麻的外观和风格,从而为开发纯亚麻针织产品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细旦丙纶短纤织物的服用舒适性,根据测试得出的细旦丙纶短纤织物、对比织物棉及细旦丙纶长丝等3类样本的各项服用性能指标数据,运用聚类分析及对应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此3类织物的优缺点,得出了细旦丙纶短纤织物独特的服用舒适性能;并优化出了该织物具有最佳服用舒适性的组织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3.
The knitting condition and technology for PBT/PET composite fibre on loop wheel machine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knitted fabric structure and stitch parameter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properties of high elastic plain knitted fabric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Tencel是一种全新的纤维素纤维.转杯纺Tencel针织纱条干好、棉结和粗、细结少,有利于突出其针织产品的风格特征.分析了在转杯纺设备上纺制27.8tex Tencel针织纱的工艺要点及降低断头率的措施.给出了各工序的主要纺纱工艺参数.并与环锭纺27.8tex Tencel针织纱作了质量对比,结果表明:除了强力稍低外,其它质量指标均较相同号数的环锭纱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含内衬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筒在破片侵彻下的损伤机理,基于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采用Chang-Chang损伤准则和Cohesive界面单元,建立了考虑分层损伤的含内衬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筒在破片侵彻下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破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筒的动态侵彻过程,得到了碳纤维层和金属内衬层的应力云图和损伤结果,研究了含内衬复合材料圆筒在破片侵彻作用下的损伤机理、吸能特性和破片初始速度对复合材料圆筒损伤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内衬复合材料圆筒的损伤状态包括纤维断裂、层间分层、内衬凹陷、内衬破孔和复合材料层与内衬层分离。当破片速度为300 mm/s时,复合材料层的层间分层损伤程度处于较低状态,内衬层凹陷程度最大并形成破孔,复合材料层和内衬层的分离程度最大,内衬层的吸能比达到最大;当破片速度小于300 mm/s时,破片未完全穿透圆筒,复合材料层和内衬层的损伤程度较低,复合材料吸能比大于内衬层吸能比;当破片速度大于300 mm/s时,复合材料层的损伤模式为剪切冲塞,层间分层面积逐渐增大,内衬层凹陷程度逐渐降低,分离程度逐渐降低,内衬层吸能比降低并稳定在0.53左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纤维长度和掺量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拉伸实验,材料内部微结构破坏的声发射特性。结果表明,加载初期,拉应力较小,试件处于弹性阶段,混凝土内部没有新增损伤,故未接收到声发射信号;加载中期,随着拉应力的增大,混凝土内部出现较少损伤,声发射信号逐渐增多;加载后期,拉应力继续增大,混凝土内部损伤程度加大,声发射信号急剧增加,至试件断裂时,声发射信号达到最大。相应的纤维混凝土断裂过程包括:弹性阶段、开裂阶段、裂缝发展阶段、断裂阶段。  相似文献   

17.
在自行设计研制的小口径针织机上,从牵拉张力、弯纱深度、给丝张力等方面探讨了针织医用金属内支架的编织工艺对支架形态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编织规律和不同编织工艺条件下的较佳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粘胶长丝纺织经编缺压组织的布面疵点 ,改善纺织条件 ,提高布面质量 ,对以2 5 0D粘胶长丝编织“龙花”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 .经筛选 ,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 :经编机牵拉密度为 2 8个线圈 /cm ,经编机转速为 2 80r/min ,整经机加油量为 0 .2 15 % ,整经机单纱张力为0 .2 75N ,整经机转速为 2 80r/min .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国内外人造毛皮机的梳理机构的不合理问题,在对梳理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并通过实验在工厂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机构可以有效地解决工厂中存在的余毛回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