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笛卡尔是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地对“直观”进行定义的哲学家。他承接古希腊哲学传统,对直观理论进行了具有独特意义的阐释,并提出了一个靠直观建立科学认识体系的设想。笛卡尔的直观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沿着他的这一思路.在西方出现了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向:倾向于实证主义的直观认识论体系和倾向于人本主义的直观认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近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人笛卡尔提出获得真理的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直观,二是通过演绎。直观是用心灵去体验当下,而不是用语言去演绎,是心灵对存在当下认知的方式和能力。在静、空中,超越语言文字的层面上去直观,能够获得关于存在的真知。  相似文献   

3.
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人生过程始终处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相互作用的进程及其间每一阶段性结果如何,完全取决于人对环境的认识与开发是否科学。因此,对人生环境的理性直观与开发便成了每个人都不能怠慢的人生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笛卡尔问题现的核心是笛卡尔式的怀疑方法.笛卡尔通过怀疑提出问题,依据怀疑之法来建构他的理论体系;进而,笛卡尔提出了确定知识的四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哲学逻辑以逻辑与形而上学的统一为其内在要求,这种要求是传统西方哲学从亚里士多德至黑格尔的理性夙愿。首先,哲学逻辑从范畴论意义上凸显为内容逻辑,于是实体范畴就成为了内容逻辑的基本入手点。其次,哲学逻辑的清晰化伴随于内容逻辑的内在分层,这种分层又源于对实体类型的分层,并最终展现为感性—知性—理性逻辑的三重统一体。最后,由于内容逻辑落脚于最高实体的生命现实性,哲学逻辑即生命逻辑,这种活生生的生命性源于潜在—现实的思辨关系,由此哲学逻辑要求三重直观学说,即感性直观—理智直观—理性直观(生命直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一切的知识,都是先天综合判断。这是康德分析已有的知识所得出来的结论。康德是通过分析数学知识作为他纯粹理性批判的开端的。然而先天综合判断的前提却是作为感性纯直观的时间与空间。康德的时空概念从而构成了理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钥匙。作为论证的基石,康德的时空概念孕育了对唯理论与经验论的调和的理论胚胎。  相似文献   

7.
"我思"范畴无论是在笛卡尔哲学还是在康德哲学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通过对"我思"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二者存在着诸多差异。笛卡尔热情讴歌理性,康德则主张对理性进行正确审视;笛卡尔的"我在"是实体性存在,康德的"我在"是现象的存在;在知识的问题上,笛卡尔是彻底的理性主义者,康德则是企图对唯理论和经验论进行调和;笛卡尔认为认识自我是十分容易的且能认识人的本质,康德则认为认识自我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只能认识现象的自我而不能认识自在的自我。  相似文献   

8.
直观理论是现象学的特色方法之一,也是胡塞尔对哲学的重要贡献。胡塞尔在继承传统西方哲学直观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创造,提出了直观理论的方法论体系。根据直观对象的不同,区分出不同的直观。胡塞尔现象学的直观是直接把握事物本质的,是本质直观,这和本质反思不同。现象学不承认本质和现象的二分,认为本质就在现象之中,不是在现象的背后,甚而现象就是本质,事物对我们呈现的东西就是本质,因此直观可以对其把握。这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直观教学法是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中一个重要而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师灵活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突破时间、空间的障碍,理解教师所表达的意思,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文章提出了实施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笛卡尔的唯理论开启了17世纪欧洲大陆理性主义的大门,其文艺主张吹响了新古典主义的号角。他的哲学观对感性经验表示了怀疑和否定,把理性作为认识真理、创作文艺的前提,这就为理性至上的理性主义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章通过对数学直觉内部结构的探索,揭示其层次性特点,进一步探讨数学直觉的内部结构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直觉思维是一种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并列的基本思维方式。数学直觉思维就是直觉空间对知识空间的作用。现代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严谨性往往掩盖了直觉思维的存在及其重要作用,导致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偏向于对定型的、记忆性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从数学知识的学习入手,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并从数学中学来的方法里概括出思想,从而把学生培养成懂得数学科学的人,使他们能够较得心应手地运用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数学思想去处理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对艺术直觉理论的学习和认识,探求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直觉理论,培养学生的直觉观察能力。深入直觉理论研究,把直觉能力作为创造性素质培养,这是中西美术教学应共同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概率概念的认知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对这些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拓展研究对象;关注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关注教师的认知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石明洁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1):29-30,35
柏格森认为所有的艺术都是一种直觉活动,艺术创作贯穿着直觉,只有凭借直觉才能表现意识深处的“自我”。直觉是审芙的独立法则,直觉统一了“言”与“意”。  相似文献   

16.
陆机的《文赋》形象地表述了创作过程中的想象问题;克罗齐以直觉说为其哲学体系的奠基石,提出了直觉即表现的著名论点。想象论和直觉说有许多相通之处,也有许多互相补充发明之处,在文艺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处岭南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并在鸦片战争之后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得晚清时期的广州发生了很大改变。另一方面。晚清时期思想观念的变革和现代印刷、传媒技术的发展,小说一改以往受轻视的地位而成为可以兴民救国的重要工具,小说创作繁荣起来。相当数量的小说记录了晚清时期城市的变化和发展。从这些描写广州的小说中,我们可以考察鸦片战争之后,受到外来文化观念和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广州的城市和社会的风貌及其在近代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几个方面比较研究数学与艺术的相似点。首先,阐述了美是数学科学的固有特点,并发现了数学美的特征,从而在数学美学与形式主义美学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其次,对数学直觉的本质——数学美的意识作了分析,着重论述了直觉在数学创造中的作用。最后,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数学与艺术的一致性,并作出数学与艺术相似的内在根源的一个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通过大量实例,阐明了在几何教学中,正确地恰当地使用示意图,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直观性教学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原则,数学是抽象的,理解数学的一个层面便是赋予数学直观和具体的意义.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加强直观性教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