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烈文与曾国藩、曾国荃关系密切,得以了解湘军高层机密。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所记皆为本人亲历,不仅记事翔实,而且相对客观,因此其日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历史价值。研究者往往关注了赵烈文日记中的重要史实,而忽略了其中的若干细节。赵烈文日记中的若干细节以小见大,反映了许多重要历史问题。如太平军通过观察地面草色屡破曾国荃的地道;天京城大火十之七是清军所为,大火烧了八天八夜,天王府系萧孚泗焚烧;湘军入城后为搜刮钱财而导致两广太平军多半逃脱;曾国荃不同意"止杀",导致清军入城后滥杀无辜;挖掘洪秀全尸体是为了确认洪秀全死亡;李秀成免于凌迟处死并以棺木安葬,但奏折仍报"凌迟处死"等。《能静居士日记》以赵烈文谶语而闻名。《日记》记录了李秀成的一个谶语,但是赵烈文认为不过是李秀成的"鄙俚俗说而已"。这说明赵烈文关于清王朝不出五十年的谶语有一定的偶然性。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被封建地主阶级誉为一代“中兴名臣。”他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为清政府卖力,组建湘军水陆师与太平军血战十年,终于攻破天京,镇压了这场大起义。在文学方面,他长于诗文,在古文和诗词创作上,著作甚富,具有广泛的影响。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出生于一个地主阶级家庭。他的祖父曾玉屏,曾  相似文献   

3.
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理学经世群体,不仅是一个政治、军事集团,而且也是一个文化集团。理学和经世之学是湘军集团重要的文化来源。他们奉程朱理学为正统,以"义理"之学为文化之本,主张文化兼容,推崇"诛天下之贼"的暴力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心态,注定了他们在政治选择上必然会与离经叛道的农民起义军为敌。  相似文献   

4.
程朱理学原本是清朝官方的意识形态,具有广泛的士绅社会基础。曾国藩创建湘军,在指导思想上具有鲜明的理学文化色彩,坚持以"仁"、"礼"为立军之本,以"朴"、"廉"为募勇之要,训练兼施,"训"重于"练"。  相似文献   

5.
湘军是依靠平定太平天国起义而崛起的。湘军要顺江而下攻占南京就必须夺取长江制水权,湘军水师编练成功以后,和太平军水营在长江上展开激烈争夺,最终夺得制水权,和陆师一道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湘军崛起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当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击着清王朝统治的时候,正当清朝统治危机四伏、快要走到它的尽头的时候,曾国藩,这个极力要挽救清朝统治,维护封建统治的卫道者应运而生了。他一反腐朽不堪一击的八旗绿营编制,承继明代戚继光的“戚家军”成法,并发挥他的反功才干,增加了许多新的东西,编制、训练成了“湘军”——这支太平军遇到的最凶顽的敌人,并且最终扑灭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湘军在短期内能一改八旗绿营的锢疾,成为一支能战的军队,而且太平天国最后反以优势兵力败于其手呢?本文试图从湘军的编制、训练及其战略战术等方面作些分析,探讨一下它之所以能扑灭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翻阅清朝的史籍,看到了曾国藩的人生经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曾国藩在失败中善于发现并抓住机遇的勇气和能力。在最初和太平军交战时,曾国藩屡打败仗,几乎丧命。但是,曾国藩却并不气馁,而是在战败之后依然坚韧不拔地寻找着获胜的战机,最终取得了成功,成为历史上的成大业者。曾国藩的一生经历告诉我们,屡败屡战并且替于抓住每一次机遇,就会获得最后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在湘军的发展史上,胡林翼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他在扩充湘军兵员、供给饷项以及调整人际关系、网罗人才、制定战略战术上对湘军的兴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作用甚至一度远远大于曾国藩,既成为湘军的巨魁,也成为清王朝的大功臣。  相似文献   

9.
在湘军的发展史上,胡林翼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他在扩充湘军兵员、供给饷项以及调整人际关系、网罗人才、制定战略战术上对湘军的兴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作用甚至一度远远大于曾国藩,既成为湘军的巨魁,也成为清王朝的大功臣。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创始者和统帅,在长期的政治,军事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人才思想,一秉至诚访求人才,崇尚诚朴“转移”人才,勤教严绳培养人才,慎择务实使用人才。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革命被镇压后,大批湘军被遣散回籍。由于欠饷过多,“切身之利”受到盘剥,加之外国资本主义深入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凋敝,失业者日众,满清政府无法尽安生业,不少湘军将士迅速沦为赤贫。哥老会乘机煽诱,流落江湖的散兵游勇纷纷投入秘密社会。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将领在对哥老会问题上镇压不力,采取“宽松”的政策,使得哥老会声势日壮,迅速蔓延。  相似文献   

12.
人们写文章是为了表达思想,为了彼此间的相互交际,为了为社会服务。从古代大量文献中可以看到,古人每遇大事一定要郑重其事地写点象样的文章:两国之间争论是非曲直,要写文章,如明代史可法与多尔衮就互相写这类的书信(文章);号召全国军民讨伐政敌,要写文章,如骆宾王就写过《讨武氏檄》;评论某项政治措施的得失,要写文章,如贾谊就写过《治安策》、《过秦论》;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或提出请求,要写文章,名诸葛亮写的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六四年六月,天京陷落,八月,退到江西的福王被杀。“太平军余众止存李世贤、汪海洋一军”。他们“走福建,下龙岩、漳州。”十月,左宗棠率湘军从江西入福建,驻扎延平(现南平)。浙江方面亦“用轮船载兵马渡海往福建。”镇压太平军。古称“延、漳、泉三郡要冲”的漳平,于是也成为太平军活动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的"非"和"匪",在很多字典辞书以及古代汉语教材中,都不加以区别,用简单的"同"或"通"来解释。有必要对这两个字进行历史的考察,得出符合语言事实的结论。"非"和"匪"的用法由于时代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同时文章又对"篚"字进行了描述,理清了"非"、"篚"、"匪"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对这两个字使用情况的统计,可以对先秦典籍的断代起到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三日,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的第三天。太平军采取了全军转战东距金田二十多华里的大湟江口的战略行动,一举占领了大湟江口圩及附近地区。洪秀全置大本营于江口圩北郊的石头脚村达二月之久,这期间太平军与清军主力在江口地区曾发生多次激战,至辛开元年二月初六日(一八五一年三月八日)才突破清军重围,转战金田、紫荆山西撤武宣。东出江口是太平军揭竿而起后首次重大军事行动。关于其战略意图所在,史学界也曾有所论,至今大概有如下三种看法。其一,澳大利亚学者黄宇和先生所持的东下图粤说认  相似文献   

16.
对历史人物的曾国藩,长期以来或褒或贬,互相对立的评价中有时都不免某种简单化和肤浅。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在对曾国藩的刻画中,打破了那种评价上的两极思维模式,在封建末世的背景上,从解剖封建文化的视角切入,成功地写出了一个远非简单褒贬的、十分真实的、极富悲剧性的曾国藩,既富有历史认识价值,也不乏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喻巴蜀檄》是司马相如名篇,论者甚多,但多是从研究《史记》、《汉书》的角度注解一些具体问题,而作为独立对象的综合研究很少,对其具体史实、地位、影响等问题则仍然不够清楚。《喻巴蜀檄》应于西汉元光五年夏季作于成都,是一篇檄文。通过对这篇檄文的考证,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这篇文学史上的第一篇檄文的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湘军首领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中兴名臣,他对延续清王朝的命脉.乃至对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任何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所谓过犹不及.对曾国藩的评价也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准则,过度地拔高和过度地贬低其地位和作用都不是严肃的治学态度.当下学术界就有一种过度拔高曾国藩的地位和作用的倾向,<湘声报>2007年1月29日刊载的<人文双峰影响百年——对曾国藩现象的文化解读>一文,提出."近现代湖南能引领中国,这其中与曾氏不无关系.可以说,曾国藩影响了湖南,湖南影响了全国"、"曾国藩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是现代文化的创造者"的评价就有过分拔高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正"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百年前,湖南人曾国藩在家书中如此说,他一生强调立志,由他一手创办的湘军,在国家危难之际,坚毅勇猛,所向披靡,其散发出的"湖湘精神"影响深远。如今,刚劲务实、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早已融入湖南人的血液中,在当今时代,商界的"湘军"更是如此。在成千上万的湘商中,陈社行仅仅是其中普通一员。陈社行是地地道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国藩是一个极具影响又颇具争议的人物。身处晚清政府走向衰落时期,他用自己的才识捍卫清王朝统治,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优秀人物;而血腥镇压了太平军,也是屠杀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者,又是传统文化的忠诚卫士。在外国列强紧逼的情况下,能看清形势,倡导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曾国藩在历史上的客观作用,远远超过他的主观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