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TDOA的卫星干扰源定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到达时间差/到达频率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FDOA)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中卫星速度难以准确预测,导致定位精度不高,尤其是在参考站数量较少时,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TDOA方法实现高精度单参考站卫星干扰源定位。研究了TDOA卫星干扰源定位原理,建立了定位数学模型,采用信赖域算法计算干扰源的位置,进行了定位方法实验验证,分析了定位误差。通过对实测卫星信号的定位试验,证实了该定位方法在单参考站条件下显著提高卫星干扰源定位精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人脸图像分析中,眼睛的精确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检测的人眼特征定位方法。首先采用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对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检测,确定人脸位置。然后根据人脸面部结构特征估计人眼所在区域,利用该区域内的灰度和梯度特征搜索人眼特征点。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定位出人眼特征。  相似文献   

3.
由于卫星地基增强系统(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GBAS)距离域导航测量的局限性,基于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估计的地面多参考一致性监测(multiple reference consistency check,MRCC)难以满足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的CAT Ⅱ/Ⅲ所需完好性要求。针对基于极值估计方法的伪距误差完好性监测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以及数据样本有限的问题,提出位置域内的卡尔曼滤波监测新算法,利用线性无关参考接收机对机载目标进行独立定位解算,建立垂直定位误差的卡尔曼滤波模型,监测垂直定位误差,重新定义位置域内的完好性监测参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解决了距离域内完好性监测参数间的相关性,而且减小了机载垂直保护级,提升了地基增强系统的故障检测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天线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结构方案,用于某些恶劣定位条件下、接收信号的卫星数量较少时对用户位置进行解算.该方法可以在仅接收到3颗卫星信号的情况下,根据GPS的原始数据和伪距,进行较理想的三维位置估计,满足单机定位的精度.建立了基于非线性滤波的位置估计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特点,运用平淡卡尔曼滤波算法求解该模型.通过GPS定位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的多目标定位算法在定位精度等方面的不足,将交替迭代应用于压缩感知多目标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将传感器感知到的目标信号强度矩阵表示为测量矩阵与稀疏向量的乘积,将多目标定位问题转换为对稀疏信号的重构问题;然后运行传统压缩感知定位算法得到目标的粗略位置估计;最后通过交替迭代对定位结果不准确的目标进行精确定位。交替迭代过程中,采用菱形搜索寻找目标的精确位置。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压缩感知的定位算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不在网格中心的目标定位精度,改善了多目标间相互影响对定位干扰大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多目标定位精度。最后,以重庆某电力公司的室内运维巡检区域作为实验场所,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的巡检定位,取得了较好的室内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具有生物启发式空间表征和自主定位能力的导航新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细胞的空间表征及位置估计模型.该模型通过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实现网格细胞到位置细胞的转换,生成自运动感知下的位置细胞.同时,通过环境感知和相似性度量生成视觉感知下的位置细胞.最后,采用信息加权的方式对前两种位置细胞进行融合,生成多信息感知下的位置细胞,以此表征已探索的空间.当运行体在已表征空间中运行时,基于重心估计原理对群体位置细胞放电活动进行处理,实现自主定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实现已探索空间的内部表征,生成的位置细胞具有生物位置细胞的放电特性,且多信息感知下的空间表征在某一感知方式存在误差时仍表现出好的位置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7.
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和地图创建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室内环境中移动机器人的同时定位和地图创建,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应用顺序蒙特卡罗方法,把定位和地图生成分成状态估计和参数估计,应用多粒子滤波器实现同时估计机器人位置和障碍物位置。环境感知采用机器人自身配置的声纳传感器,应用哈夫变换提取环境障碍物边界特征,用直线近似表示,并提出了一种可靠的特征匹配方法。Pioneer 2移动机器人在实际室内环境中完成的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对于实际非Gaussian加性噪声信道条件下的DS-CDMA系统,基于理想Gaussian白噪声假设的多用户接收机的性能会严重下降。为了同时抑制多址干扰和非Gaussian脉冲噪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多用户接收机,其模型参数的估计和传输数据的检测采用EM/SAGE递归结构联合进行。该接收机具有实现简单、鲁棒性高、适用性强的优点。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多址干扰还是在非Gaussian脉冲噪声占主导的情况下,EM/SAGE-MUD算法在降低误码率,克服远近效应方面比起传统的多用户检测方法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卫星干扰源测时差定位的性能,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奈曼一皮尔逊准则的到达时间差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去噪特性,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能够准确估计接收信号的TDOA参数,为提高卫星干扰源定位性能提供了有效方法;通过选择最佳小波基函数对接收信号直接进行加权处理,减小了传统小波变换过程中的运算量,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卫星干扰源的卫星定位理论.通过测量两颗相近位置卫星的时间差和多普勒频率差,可以确定地面干扰源的位置.在文中分析了卫星轨道参数与定位坐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计算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概念、功能和检测方法,描述了目前采用的入侵检测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研究入侵检测技术人手,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然后分析了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的技术方法及其优缺点,指出了当前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本文在对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中,提出将主机知识、网络域知识结合到检测系统中去,解决了检测系统易受插入攻击、躲避攻击的问题.本文还提出了检测子网的概念,根据检测需要将物理子网划分为几个检测子网,可以实现负载的分流和检测任务的专业化分工,负载分流可以彻底解决高速网对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威胁,专业化分工可以大大提高检测引擎的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13.
侦查行为是侦查主体行使侦查权的外在表现.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免受侦查权的侵害,对侦查行为必须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新《刑事诉讼法》在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强制措施、侦查程序等涉及侦查行为合法实施等方面,都注意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对侦查行为的改进,必须树立两方面都要加强的理念,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对侦查机关进行授权;另一方面,要严格对侦查行为,特别是强制性侦查行为进行严格规制.  相似文献   

14.
局立阴  张娅  刘海梅 《科技信息》2011,(1):I0092-I0092
本文对入侵检测的功能和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分析,在分析其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了在网络安全方面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我国铁路线路工务检测的现状,对目前采用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即静态检测、动态检测及其他检测进行了归类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结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要求。从检测资质、检测设备、人员培训、管理制度、检测报告与检测记录等方面分析了山西省地基检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山西省地基检测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Android系统中的Root是指利用系统漏洞或者通过刷机使得应用能够执行需要Root权限的操作.用户常常出于个性化设备、安装特权应用等目的将设备Root,而对设备Root会引入很大的安全风险.攻击方得到Root权限后可以进行静默安装恶意应用、窃取用户敏感数据及篡改应用程序等恶意操作.由于上述安全风险的存在,Android系统和大多数应用程序不希望设备被Root.为此,Google移动服务框架中的SafetyNet模块提供了平台级的Root检测.但SafetyNet Root检测机制本身的安全性及健壮性尚不完全清晰,突出的问题是此机制是否可能被绕开还不明了.为此,本文使用逆向工程的方法分析了Google移动服务框架中SafetyNet的Root检测机制,并结合Root的技术原理,分析了相关检测机制的实现方式并发现了其中的弱点.通过攻击实验,成功地揭示了Google平台级Root检测机制实现中存在有较高的安全风险,难以检测本文设计的Root方法.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基于Hausdorff距离的人脸检测方法.该方法将单一的Hausdorff距离定义进行巧妙的变换应用,使其达到了可以在复杂背景下进行人脸检测的实用水平.实验证明,该方法运算快捷、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普通静电探测极板无法利用目标周围电场获取目标图像的问题,采用静电探测极板屏蔽技术研究了静电成像系统.该系统由具有屏蔽外筒的探测单元组成静电探测阵列、高灵敏度的静电检测模块,控制系统和图像处理模块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采集获得目标的静电图像,为今后静电成像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弱信号的定义和弱信号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概述,综述了微弱信号检测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领域的发展情况,重点比较了目前在微弱信号检检测技术中应用的方法:相关检测、离散信号的统计处理,基于小波分析的微弱信号检测,基于混沌振子的微弱信号检测,最后总结各个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