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港口装卸中经常需要用标准集装箱装运散货再将散货装船。传统作业方法装卸效率低,现有的集装箱底角旋锁吊具可以实现集装箱水平吊运,但不能用于集装箱翻转作业。通过研究设计带有锁紧装置的集装箱底角锁吊具,满足了集装箱翻转卸货作业方式所需,在装船卸货时集装箱无论怎样翻转,锁具都不会脱落集装箱,保障了作业安全,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
M10-30型门机是该港散货作业的装卸设备,在作业过程中时有导致变幅电机烧毁的现象,影响码头散货装卸效率。针对此现象结合日常门机维修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分析门机变幅电机故障原因以及提出相应措施,从而减少门机变幅电机烧毁以保障门机出勤作业。  相似文献   

3.
使用一种进化策略算法对港口集装箱装船作业顺序进行优化 .首先对港口集装箱码头的结构及其装船作业过程进行分析 ,针对集装箱装船作业排序问题 ,建立了考虑位置约束和设备约束等条件的优化目标函数 ,给出了目标解的染色体表达方式和基于混合变异的进化机制 ,并通过实例计算和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实用性 .  相似文献   

4.
李涛 《科技信息》2012,(13):131-132
本文以某港口3000t/h装船机尾车结构为计算模型,按照欧洲移动散货连续装卸设备设计规范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强度计算,为整机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锦州港专业化煤炭码头是为社会提供煤炭运输服务的公共码头,先期工程优化方案设计了装卸系统的直装功能,实现直装功能可以提高货物周转率、释放港口库场库存容量、减少煤炭自燃发生率及降低作业能耗,不利方面是装卸工艺系统的直装功能对营销组织和运输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结合其它港口的运行情况,对影响装卸系统直装功能的车船匹配、货种匹配、运量匹配等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实现直装功能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预想,为实现直装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世界博览》2011,(13):42-43
<正>控制港口和码头巴西的港口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各个公司拥有的,其中,国际粮商拥有很多的港口资源,包括他们装卸化肥和农药等农资的码头和仓库,也有他们装运大米、玉米、咖啡、棉花等农产品的仓库和码头。在港口,跨国公司有自己的仓库和自己的货船作业泊位,这使跨国粮商的业务可以自由运作,避免货物或船只长时间的滞港。对于码头的控制不仅仅是利润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在行业中的重要性。由于码头的特殊地位,使得其他小的贸易公司在进出口的时候,只能依靠有限的功用码头资源,特别是在出口旺季的时候,装船压港现象就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大气环境对人类健康的认识,通过对现有港口散货码头环保设备的破析,为淘汰落后低效的除尘工艺,在散货装卸码头上,推广一种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能有效地抑制粉尘污染的设备-干雾抑尘装置。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使用集装箱码头的集卡资源,提高集装箱码头的装卸搬运作业效率,建立在作业面作业模式下,综合考虑岸桥作业时间、场桥作业时间的基于时间最短的集卡调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旨在解决在不同船舶装船作业和卸船作业同时进行前提下集装箱码头集卡作业路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解决了集装箱码头集卡作业路径选择问题,提高了集装箱码头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水平运输作业是影响港口物流效率的关键环节,通过优化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的任务分配,减少装卸作业的时间,提高港口生产效率.[方法]在同时考虑集装箱装卸作业的基础上,就AGV调度问题建立混合整数规划(MIP)模型,优化目标为极小化岸桥完工时间.考虑到该问题具有NP困难性,设计了离散差分进化(DDE)算法进行近似求解.[结果]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MIP模型和DDE算法的有效性.[结论]结果表明上述模型和算法可以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装卸作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推荐一种用于桥式抓斗卸船机的新型接料系统,方便地实现对装卸过程中洒落物料的回收,提高了经济效益,避免了物料对水资源的污染,保护了环境,本方案成本低廉、简单实用,值得在散货装卸码头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港区内存在的进出车辆拥挤、货物周转时间长、甚至延误顾客要求到货时间等问题,将港口系统和公路运输系统综合起来进行整体调度优化研究.通过分析港口每艘货船靠港和离港的装卸作业过程,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建立包含港口、公路货运场站和目的地的港-公调度优化模型.该模型在满足港口和所有目的地货物需求的前提下,根据港-公系统信息平台提供的实时车货信息,求解出作业时间最短的公路货运车辆调度方案,这里作业时间既包括装卸车作业时间又包括车辆行程时间.对于每次港口装卸船作业,港-公调度优化模型均能为货运车辆在港口、货物场站和目的地之间提供最优运输路线,从而节省装卸作业时间,提高港-公系统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2.
国内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已实现信息化,但由于作业司机疲劳操作和主观能动性的原因,集装箱装卸出现误码、错码等事故,给码头作业造成严重损失。通过引进GPS、GIS、自动化控制等多种技术,依照作业信息数据,控制作业机械动作,实现集装箱的准确堆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最近开发完成的通用专业化散货码头计算机动画模拟模型,该模型适应研究各种随机或动态变化的因素对散货码头营运的影响,模拟了散货码头的全部作业过程,可用于为码头的规划设计和营运管理提供决策信息.文中还给出了一个应用该模型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于煤炭装卸码头如何提高装船效率进行了分析,结合实践,经过实际检验这些方法和措施对于提高装船效率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散货码头卸船机与皮带机等机械设备不均衡使用带来的高能耗和人力成本问题,考虑卸船机和皮带机作业对船舶靠泊计划的影响,在对散货码头装卸设备周期性均衡机理与建模研究基础上,建立船舶在计划期内总服务成本最小、总卸船机闲置时间最短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使用CPLEX求解模型,给出算例中每艘船的靠泊位置、靠泊时间及作业时长等信息。结果表明,在最小化总成本目标下,船舶在计划周期内与总服务成本相关指标均得到优化;当所有船舶在计划周期内的总卸船机闲置时间一致时,算例中最小化总服务成本使该项减少9.375%;相较单位时段为4 h,单位时段为8 h的卸船机综合资源利用率减少1.67%,说明单位时段长度的变化可引起装卸设备综合资源利用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天津港的地理位置、腹地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在我国和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正不断的应用到港口信息化建设上来,大幅度提高港口的生产经营和信息服务的水平。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港口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论文从项目的建设意义和建设目标两方面为天津港散杂业务管理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本课题主要包含港口经营装卸散货为主要货类的各码头公司生产的主要内容,将生产业务紧密耦合的公司生产作业管理系统诸流程集成在一个协同生产集成管理平台上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港口集疏运效率低、物流车辆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场内调度信息获取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影响港口总体竞争力提高的瓶颈。因此,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港口车辆集疏运效率,对提高港口码头的生产管理水平及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该文以港口集疏运车辆作业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网络与通信技术、GIS技术、移动定位技术、嵌入式终端开发等关键技术设计了港口车辆作业智能导引系统,实现基于智能终端的结合车辆作业流程的实时路径规划与导航和管理端的车辆实际行驶路径的自动纪录与综合查询。  相似文献   

18.
港口集装箱装卸工艺系统仿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仿真优化方法对集装箱港口装卸工艺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系统作业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随机性等活动行为,建立了仿真模型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以及装卸工艺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在满足系统作业要求的前提下最小化装卸工艺的配置及运营费用,建立了装卸工艺系统的优化模型,并运用仿真优化工具Tabu算法对建立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某港口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及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港口不仅是货物水陆空运输的中转地,而且提供了发展转口贸易、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机会,在现代国际生产、贸易和运输系统中,港口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港口机械是现代化港口从事装卸运输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资技术基础,是港口生产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机械设备维修设计管理技术性强,是港口建筑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港口正常生产和使用寿命.随着港口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如何提高我国港口机械的管理水平,合理使用和改进现有机械设备,提高其技术经济性能,降低维修费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港口设备如:斗轮堆取料机、皮带运输机、散料装船机和卸船机(桥式抓斗起重机)、混匀堆料机、混匀取料机、门式堆取料机、桥式取料机等机械设备在计算设备购置成本时,其营运成本也必须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船舶提前或延迟到港的问题,考虑船舶抵港时间不确定性,建立以船舶在港时间和港口装卸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泊位-岸桥分配非线性混合整数多目标规划模型,利用优化技术处理非线性多目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减少船舶抵港时间不确定性对港口运营造成的损失,优化船舶装卸操作成本和船舶在港作业时间,为集装箱码头提供了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