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索了利用电位法[1]测定甘油和硼酸反应的平衡常数。在不同浓度下,甘油与硼酸反应生成硼酸甘油酯,通过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间接测定硼酸甘油酯的含量,通过逐步逼近法,外推到浓度接近零时的平衡常数,得到甘油与硼酸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3.0×1-0 9。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2,2′-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的合成和其在甲苯、二甲苯中的分解动力学,测定了分解速度常数,从阿累尼乌斯方程作图,得到下式: K_d/s~(-1)=1.63×10~(14) exp(-123.3 KJ/RT) 2,2′- 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作为苯乙烯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其反应转化率随引发剂用量增加而增高,产物分子量则随之下降,引发剂用量在5%以上时,可得到分子量低于10~3的产物,得到的含有酯基产物,能够水解生成含有羧端基的齐聚物。  相似文献   

3.
以α-磺酸硬脂酸甲酯和甘油为原料,经酯交换及中和反应合成了硬脂酸甘油酯磺酸盐.得到最优的工艺条件:四氯化碳为溶剂,75℃,α-磺酸硬脂酸甲酯的质量分数22.0%,n(α-磺酸硬脂酸甲酯)∶n(甘油)=1∶5,反应4 h.结果表明,α-磺酸硬脂酸甲酯的最高转化率可达66.3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了反应产物,质谱确证了硬脂酸甘油酯磺酸盐的结构,并表明最终结晶产品中除了含有硬脂酸甘油酯磺酸盐还含有单硬脂酸甲酯磺酸盐和少量的硬脂酸二甘油酯磺酸盐.  相似文献   

4.
以猪油为原料合成羟肟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猪油为原料,采用甲酯法和甘油酯法2种方法合成羟肟酸,对肟化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种方法所得的产品中烃链都以C18为主,其次还有C14,C16和C20及少量不饱和烃基.2种方法的优化工艺条件是:对于甲酯法,w猪油:w(NH2OH·HC1:w(NaOH)=5.00:1.00:1.34,肟化反应温度为45℃,时间为6 h,羟胺转化率可达70.2%;对于甘油酯法,w猪油:w(NH2OH·HC1):w(NaOH)=5.00:1.00:1.23,肟化反应温度为45℃,时间为8 h,羟胺转化率为60.1%;采用甘油酯法时,不需经历甲醇醇解,避免了使用有毒原料甲醇,得到的羟肟酸产品呈固状,可直接用于浮选工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含有邻二醇功能基的2%交联度本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用于戊二醛的单保护反应。将其中的一个醛基成功地进行单保护,而另一自由醛基与溴化苯基镁反应,随后经酸性水解得到产物5—苯基—4——戊烯醛,其结构由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证实。  相似文献   

6.
通过紫外光引发技术,分别采用共聚法和改性法合成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nionic polyacrylamide,APAM),共聚法以丙烯酸钠(AANa)、丙烯酰胺(AM)为单体,改性法以AM为单体、通过氢氧化钠水解,目标合成特性粘数大,应用效果良好APAM。结果表明:共聚法n(Na AA):n(AM)=0.32,单体质量分数32%,引发剂浓度0.084%,反应温度38℃为最佳反应条件,产物特性粘数为1219m L/g,AM转化率为99.98%;改性法n(Na OH):n(AM)=0.16,单体质量分数35%,引发剂浓度0.082%,反应温度35℃为最佳反应条件,产物特性粘数为923m L/g,AM转化率为99.96%。通过红外光谱表征符合APAM特征基团,通过煤泥水应用表征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ZSM-5原粉用硼酸进行改性后,考察其催化乙醇脱水转化成乙醚的催化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不同的改性制得的催化剂,对于乙醇的转化率和乙醚的选择性都有较大的影响。文中还探讨了反应温度,空速,乙醇浓度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曙红为催化剂,研究光照条件下的卤代芳烃与频哪醇硼酸酯的C-B偶联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用溴代芳烃摩尔分数为10%的催化剂,在蓝光照射下室温反应36 h,多种芳基硼酸酯产物的收率达到31%~60%;产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仪(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er,HR-MS)来确认。  相似文献   

9.
根据氢化铝锂的强还原性和联萘酚的不对称选择性,用右旋联萘酚改性过的氢化铝锂为手性试剂,把樟脑还原成右旋龙脑.研究手性试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极性等各种因素对转化率,以及相对旋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手性试剂与樟脑的摩尔比为2.57、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4 h、溶剂为无水乙醚条件下,得到转化率为82.40%、产率为24.55%、相对旋光度为69.2%的右旋产物.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一种重组脂肪酶对乙酸苯乙酯进行选择性水解拆分以得到R-α-苯乙醇.研究首先以选择性和转化率为指标,测定了底物浓度、酶量、缓冲液的浓度和pH、反应温度、摇床转速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拆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最佳条件下,产物R-α-苯乙醇ee达到97.2%,转化率48%.反应液进行过硅胶柱分离后,R-α-苯乙醇的产率为30%,ee值为98%;S-乙酸苯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S-α-苯乙醇产率为40%,ee值为85%.  相似文献   

11.
水解反应中产物的富集将限制转化率的提高,蒸汽渗透可以在线移除特定产物,提高反应转化率。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陶瓷复合膜在线脱除乳酸乙酯水解生成的乙醇,优化了反应条件。考察了蒸汽渗透耦合乳酸乙酯水解过程中温度、催化剂用量、水酯摩尔比以及膜面积和反应液初始质量比(S/m_0)对乳酸乙酯转化率的影响,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95℃、催化剂用量2%、水酯初始摩尔比10∶1、S/m_0为0.057 m~2/kg,该条件下反应3 h时,乳酸的收率达到将近100%。  相似文献   

12.
硼酸钠/甲阶酚醛树脂配合物结构和反应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溶液pH值的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在水溶液中硼酸钠与甲阶酚醛树脂的配位反应,产物结构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硼酸钠能与甲阶酚醛树脂发生配位,并产生H^ 使溶液的pH值降低,在水溶液中硼酸钠水解产生B(OH)3,与甲阶酚醛树脂中的酚羟基和邻位羟甲基经过配位与酯化反应形成一个含有2个O原子和1个B原子的六元环配合物。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酸改性松香甘油酯为原料合成丙烯酸改性松香甘油酯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钠(ARGEO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了产品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系统研究了环氧乙烷(EO)聚合度对产品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与有关松香基琥珀酸单酯磺酸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得产品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机械混合法,利用ZrO2和WOx/ZrO2对Pt/HY分子筛进行了改性,考察了改性催化剂Pt/Zr—HY和Pt/WZr—HY上的正庚烷临氢异构化反应性能,探讨了改性催化剂影响催化反应活性和异构化选择性的原因。结果表明,改性后的Pt/HY催化剂,在反应活性下降的同时,异构化选择性显著提高,且异构化产物向裂解产物的转化温度明显提高,其中Pt/WZr—HY催化剂的这一效果尤为显著。但改性并不改变反应历程。同时改性也使:HY的酸量明显减少,酸强度改变,造成转化率减少及异构化选择性增大。  相似文献   

15.
三种真菌对洋地黄毒苷的生物转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AS3.3589、蓝色犁头霉(Absidia coerulea)CICC40302和雷斯青霉(Penicillium raistrickii)ATCC10490对洋地黄毒苷的生物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新月弯孢霉AS3.3589转化洋地黄毒苷得到2个产物,即产物Ⅰ和产物Ⅱ,产物Ⅰ的转化率为27%,产物Ⅱ的转化率为5%;蓝色犁头霉CICC40302转化洋地黄毒苷得到1个产物,即产物Ⅲ,转化率为6%;雷斯青霉ATCC10490对洋地黄毒苷不发生转化反应.通过优化新月弯孢霉KA-91生物转化反应的工艺条件,使转化产物Ⅰ的转化率达到38%,产物Ⅱ的转化率达到10%.  相似文献   

16.
以3-溴吡啶作为起始原料,与正丁基锂和硼酸三丁酯反应,制备了3-吡啶硼酸。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解pH值对收率的影响。采用HPLC,FTIR,1 H NMR等方法对产品的纯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60min、物料配比为n(C5H4NBr)∶n(n-BuLi)∶n(B(OC4H9)3)=1.00∶1.20∶1.20、水解pH值为5.0时,3-吡啶硼酸的收率为82.20%,纯度可达99.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月桂酸,环氧氯丙烷为起始原料,四甲基乙二胺(TMED)为催化剂合成月桂酸丙(2-羟基-3-氯)酯.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确定合成目标产物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甲苯作反应介质,催化剂用量为4%,900C下反应10 h,转化率为83.1%.终产物结构通过IR和1-HNMR分析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8.
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经乙酰化、甲基化、水解三步反应合成得到了目标产物2-甲基-6-硝基苯胺,并采用IR、1H NMR和13C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乙酰化反应时催化剂AlCl3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乙酸酐的滴加速率对邻硝基乙酰苯胺产率的影响,以及甲基化反应中催化剂AlCl3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硫酸二甲酯的滴加速率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在最佳合成条件下,2-甲基-6-硝基苯胺的产率可达93.9%。  相似文献   

19.
以活性炭为载体,LiCl溶液和PdCl——2溶液为改性剂和活性组分前驱体,分别用共浸渍法和分步浸渍法制备了Li改性Pd/C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考察了制备方法和助剂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和助剂负载量均会影响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LiCl与PdCl——2共浸渍所制备的催化剂,Li负载量为0.5%时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佳,乙炔转化率达99%的高活性可维持2 h以上,氯乙烯选择性可达97%.对催化剂进行BET,TG,XRD,TPR,XPS和FT-IR对催化剂表征分析。发现,适量Li添加改性提高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钯物种的分散度,减少了催化剂表面积碳的生成,抑制了钯活性组分的还原,从而改善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甾体皂苷的选择性酸水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甾体皂苷的药物活性不仅与苷元有关,而且与糖链部分有更为密切的联系.为了研究糖链结构对甾体皂苷生物活性的影响,从龙葵(Solanum nigrum L.)和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中提取了3种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澳洲茄边碱、澳洲茄碱和薯蓣皂苷,通过选择性酸水解,制备了一系列糖链结构不同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澳洲茄边碱水解得到4种产物,澳洲茄碱水解得到3种产物,β1-澳洲茄碱无法分离得到.用浓度为2%的H2SO4水解薯蓣皂苷,90℃反应75 min,主要得到γ-薯蓣皂苷水解产物,此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而用5%的H2SO4水解,75℃反应75 min,则主要得到β-薯蓣皂苷水解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