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制高效的槐绿虎天牛诱剂,从其成虫寄主植物红砂的挥发物中选取7种化合物,即苯乙醛、2-戊醇、2-戊酮、环庚三烯、异丁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氢乙酰胺,分别研究单一组分和多组分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触角电位(EAG)、嗅觉行为和野外诱集效应.结果表明,7种单一组分中,槐绿虎天牛雌、雄虫均对体积分数为1.000 0%的苯乙醛有最大的EAG反应相对值和相对选择率,体积分数为0.100 0%的2-戊醇和0.010 0%的2-戊酮对雌、雄虫也有较高的引诱活性,其他4种化合物则活性较低甚至具有驱避作用.以3种引诱活性较高的化合物制成的4种复合配方中,配方M(苯乙醛和2-戊酮的体积比为1∶1)和配方N(苯乙醛和2-戊醇的体积比为1∶1)对槐绿虎天牛具有较高的引诱活性和较好的野外诱集效果,且引诱活性高于单一组分.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制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槐绿虎天牛成虫诱剂,以生长于西鄂尔多斯高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牛心朴子为来源植物,选取该种植物的5种挥发物,即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糠醛、苯甲醛、乙酸-4-叔丁基环己基酯和1,3-丁二醇,研究单一组分和复合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引诱活性,测试项目包括EAG反应、嗅觉行为和野外诱集实验.结果表明,丙二醇甲醚醋酸酯、1,3-丁二醇和乙酸-4-叔丁基环己基酯对槐绿虎天牛雌、雄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活性,但效果不显著,同对照物(石蜡)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甲醛和糠醛有忌避作用.以前3种化合物为组分配制的7种复合配方中,配方P1(体积分数为0.100 0%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0.010 0%的乙酸-4-叔丁基环己基酯等体积混合)的引诱活性最好,其次是P5(体积分数为2.500 0%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0.010 0%的乙酸-4-叔丁基环己基酯等体积混合),这2种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EAG、嗅觉行为和野外诱集效果均优于单一化合物和其他复合配方.牛心朴子挥发物中,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乙酸-4-叔丁基环己基酯可以作为研制槐绿虎天牛诱剂的备选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多种植物源混合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诱杀效果,从葡萄、国槐和刺槐单一植物源挥发物的高效配方中挑选出8种挥发物,分别采用两种方式配制26种配方:(1)以1种植物所含挥发物为主体加入1种源自其余植物的挥发物;(2)8种化合物以单方形式随机组合.通过EAG、嗅觉行为测试和野外诱集实验测试26种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引诱活性.结果显示:26种配方中,雌、雄虫对配方8、16、25和26的EAG值、相对选择率和野外诱捕数量均较高.在配方16、25、26的成分中均含有沉香醇与乙酸叶醇酯,配方8中也含有沉香醇.雌、雄天牛对同一诱剂的电生理反应和嗅觉行为反应有差别,雌虫更加敏感.比较两种配制方式,多种植物源挥发物组分以单方形式组合的配方对槐绿虎天牛具有更高的引诱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高效的槐绿虎天牛生物诱剂,从已有的柠条锦鸡儿和樱桃诱剂中挑选出活性较高的配方,将其组合成12种复合配方,再从柠条锦鸡儿中挑选6种化合物,组合成14种配方,分别用这26种配方对槐绿虎天牛进行触角电位反应、嗅觉行为反应以及野外诱捕测试.结果显示:(1)槐绿虎天牛雌虫对配方K和L的相对选择率较高,均为53.33%;雄虫对配方G、K、L的相对选择率较高,均为40.00%;(2)配方K对槐绿虎天牛的诱捕率最高,达到了21.8%,高于柠条锦鸡儿14种配方的最佳诱捕率(13.9%);(3)柠条锦鸡儿的14种配方中,没有能够同时对雌虫和雄虫具有高引诱活性的配方;(4)柠条锦鸡儿和樱桃挥发物各自的最优配方组合得到的配方G对槐绿虎天牛的引诱效果小于配方K、L.这些结果表明,两种植物源挥发物的组合配方对槐绿虎天牛的引诱效果优于单一植物源配方.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沙枣花对红缘天牛的引诱效果,采用GC-MS技术分析出沙枣花挥发物含有47种化合物.选取相对分子质量在100~300之间的8种化合物,分别采用单一组分和多组分混合配方对红缘天牛进行EAG和嗅觉行为实验.结果表明:(1)在单一组分不同浓度的EAG实验中,红缘天牛对肉桂酸乙酯的反应最为强烈,且当质量分数为1.00%时红缘天牛的EAG相对反应值最大,除肉桂酸甲酯和愈创木酚反应不明显外,其他化合物均在质量分数为1.00%时EAG反应活性最高;(2)嗅觉行为反应中,红缘天牛对单一组分的8种化合物相对选择率均在质量分数1.00%时最高;(3)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肉桂酸乙酯、癸酸酯、芳樟醇、肉豆蔻酸异丙酯和4,4-亚甲基(2,6-叔丁基苯酚)这6种化合物配制成21种混合物,其中配方P、Q在EAG和嗅觉行为反应中效果均较好,这说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肉桂酸乙酯、癸酸酯、芳樟醇这5种化合物在一定的配比情况下对红缘天牛有较好的引诱活性.  相似文献   

6.
红缘天牛对沙棘7种挥发物的EAG和嗅觉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防治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的生物诱剂,研究了红缘天牛对不同化合物的反应.选取沙棘的7种挥发物成分,以单一组分和多组分混合配方作用于红缘天牛,观测其嗅觉行为和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7种单一成分中,除了戊醛、2-甲基丁醛和壬烷3种化合物外,2,3-丁二酮、正辛烷、正十一烷和正庚烷4种化合物对雌性和雄性红缘天牛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引诱活性.而且雌、雄虫均对一定体积分数的2,3-丁二酮和正辛烷具有较强的EAG和嗅觉行为反应.多组分配方实验中,11种配方对红缘天牛均具有引诱活性.雌虫对配方G的EAG相对值最高,为1.46;其次是配方C和E,EAG相对值均超过1.35,3种配方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虫对配方C的EAG相对值最高,为1.45,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次是配方B和J,EAG相对值分别为1.37和1.40;再次是配方G、H和K,5个配方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种配方中,配方C和G对雌、雄虫均有强烈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7.
槐绿虎天牛对不同诱剂的EAG反应及诱剂的诱捕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14种引诱剂对槐绿虎天牛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14种引诱剂对槐绿虎天牛都有一定的引诱效果.野外诱捕结果显示:引诱剂D的效果最好,日平均诱捕率为0.82%;H次之,为0.64%;G最弱,日平均诱捕率为0.11%.所用诱剂对其它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和脉翅目昆虫也有引诱作用.特别是D诱剂对金龟子科害虫的诱集效果极好.经触角电位测定,D诱剂的EAG反应相对值最高,为1.95;I诱剂次之,为1.80.表明D和I都是很好的诱剂配方.各诱剂所捕到槐绿虎天牛雌雄比约为2∶1.  相似文献   

8.
红缘天牛成虫对葡萄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制对红缘天牛成虫具有较强引诱活性的诱剂,从其寄主植物葡萄的植株中选取6种挥发物,即1-戊烯-3-醇、亚油酸甲酯、4-甲基-1-戊醇、反式-2-己烯-1-醇、罗勒烯和乙酸乙酯,以前5种为单组分诱剂,并且将它们与乙酸乙酯按照不同组分和比例配制成14种多组分配方,用来测试红缘天牛成虫对这些诱剂的触角电位(EAG)和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对雌虫的EAG测试中,只有1-戊烯-3-醇的引诱活性较大,与对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反应测试中,组合配方P1、P2、P3和P8、反式-2-己烯-1-醇对雌虫的引诱活性较大.雄虫的EAG反应结果中,亚油酸甲酯、4-甲基-1-戊醇、1-戊烯-3醇、P1等都对雄虫具有EAG活性,但只有亚油酸甲酯和4-甲基-1-戊醇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反应方面,罗勒烯、4-甲基-1-戊醇、P1、P2和P3等对雄虫具有引诱活性,罗勒烯的活性最大.由此认为,对于雌虫,组合配方的引诱活性总体上要好于单一组分;对于雄虫,单一组分的引诱活性要好于组合配方.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新型的防治日本双棘长蠹(Sinoxylon japonicum Lesne)的植物源引诱剂,分别测定了成虫对8种植物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EAG测定结果表明:1.00 mol/L的愈创木酚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均能引起日本双棘长蠹较强的EAG反应(p≤0.05)."Y"型嗅觉仪测定结果表明:1.00 mol/L的愈创木酚对日本双棘长蠹成虫的引诱效果最好,选择率达到57%;1.00 mol/L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日本双棘长蠹成虫具有较好的驱避作用.其他挥发物对日本双棘长蠹均无明显的定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宜的苹毛丽金龟Proagopertha lucidula(Faldermann)引诱剂化学物质,对已报道的金龟子科两性引诱剂单一组分进行了触角电位(EAG)和Y型嗅觉仪中的嗅觉反应测定。结果表明:在10μg刺激剂量下测试的11种植物挥发物中,只有顺-3-己烯-1-醇、香叶醇、茴香脑和丁香酚有明确的EAG反应值,其他7种化合物具有弱反应值。剂量反应曲线表明,具有明确的EAG活性的4种化合物激发的反应强度与化合物的剂量呈正相关。在Y型嗅觉仪中,顺-3-己烯-1-醇、香叶醇、茴香脑和丁香酚4种化合物在1,10,100μg剂量下的行为反应百分率都显著高于对照溶剂正己烷,且雌雄之间无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发苹毛丽金龟田间引诱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饲养方法对槐绿虎天牛的人工饲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料可以实现对槐绿虎天牛的继代饲养,还可将幼虫期由2~3a大大缩短至5个月.比较5种饲养方法,用配方1(以柳树锯末为基料,外加蔗糖、酵母粉、大豆粉等物质的混合物)饲养的结果显著优于其他4种饲养方法;配方1和配方2饲养的幼虫存活率、体重、体长等均大于寄主枝条;配方3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利用白蚁喜食和对白蚁有引诱作用的几种物质(甘蔗粉、木耳粉、松花粉及柠檬醛和香草酸)对两种乳白蚁进行了"Y"型嗅觉仪试验和触角电位(EAG)测定.嗅觉试验的结果表明: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对0.1 μL/mL的柠檬醛、10 μg/mL的香草酸及木耳粉具有明显的趋性,而对10 μL/mL的柠檬醛则有显著的忌避性;大家白蚁C.curvignathus对1 μL/mL的柠檬醛及木耳粉的趋性极为明显.触角电位测定的结果表明,两种白蚁对上述几种物质均有EAG反应.其中,对柠檬醛和香草酸的EAG反应较强烈,并随着浓度升高反应值增大.两种白蚁对柠檬醛的反应值高于香草酸.实验结果证实,上述几种物质对两种白蚁均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可以在白蚁诱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锈色粒肩天牛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钻蛀性害虫。为进一步明确它对4种常见植物国槐、香花槐、旱柳和苦楝选择性的差异,首先通过嗅觉仪进行了锈色粒肩天牛对4种植物的招引实验,然后进行野外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国槐对锈色粒肩天牛有显著的招引效果;香花槐有一定招引作用,但差异并不显著;旱柳既无招引作用也无驱避作用;而苦楝对其还表现出驱避作用。因此,我们建议选用旱柳和苦楝作为国槐的隔离树种。本研究结果对锈色粒肩天牛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能为植物源生物药剂的研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大蒜根系分泌物主要成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烯丙基二硫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及其混合物对烟蚜(Myzus persicae)的忌避、毒杀作用及其解毒酶影响。采用叶碟法测定了3种成分及其混配对烟蚜的忌避、触杀活性影响,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了其对烟蚜解毒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烯丙基二硫单独使用,对烟蚜的忌避效果显著(P<0.05)。在12 h内,体积比为1∶10时,二烯丙基二硫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烟蚜的忌避活性较高,其对烟蚜最高忌避率分别达到97.98%和87.50%;在48 h内,体积比为1∶10时,3种试剂单独使用,对烟蚜的触杀效果也显著(P<0.05),其校正死率都在92.2%以上。当3种试剂同时混配时,比试剂单独使用对烟蚜有更显著的忌避活性(P<0.05)和触杀活性(P<0.05),忌避率81.96%~94.84%,校正死亡率95.14%~98.60%。3种试剂对烟蚜的解毒酶活性为: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研究结果可为研制含有该混合物试剂控制烟蚜及其对烟蚜控制作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确定新疆伊犁地区黄斑星天牛成虫嗜食寄主的基础上,利用GC-MS技术鉴定五角枫嫩枝和叶片的挥发物组分,并利用触角电位反应测定成虫对主要挥发物的电生理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寄主植物混栽区,黄斑星天牛成虫更偏好取食五角枫的嫩枝补充营养,更喜好在旱柳和复叶槭枝干上刻槽产卵.从五角枫挥发物中共鉴定到34种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和酯类物质是主要组分,相对含量分别占挥发物组成的70.49%和23.94%.(Z)-β-罗勒烯、桧烯、β-石竹烯、α-水芹烯和乙酸-顺-3-己烯酯在挥发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分别达21.07%、19.59%、7.35%、13.58%和12.99%.在10 mg·mL~(-1)质量浓度下,雌虫对β-石竹烯的EAG反应显著高于其他供试气味物质,雄虫对乙酸乙酯和α-蒎烯的EAG反应最为强烈,雄虫对α-蒎烯和乙酸乙酯的EAG反应显著高于雌虫;雌虫对β-石竹烯和2-甲基丁酸-顺-3-己烯酯的EAG反应显著高于雄虫.本试验在黄斑星天牛成虫感受信息化学物质的角度分析了成虫偏好五角枫的原因,对利用化学生态手段调控该虫的危害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于2013、2014年在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阔叶红松混交林样地内布设配有天牛亚科昆虫公用信息素和乙醇诱芯的飞翔拦截诱捕器阵列采集天牛科昆虫成虫,测试各诱芯及其组合对天牛物种的诱集活性。2 a的野外诱集试验表明:诱芯及其组合对四点象天牛、凹缘金花天牛、异色蜓尾花天牛、蓝突肩花天牛、锯天牛、赤胸扁鞘天牛、栎丽虎天牛和棍腿纹虎天牛的诱集活性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诱芯及其组合诱集到的天牛昆虫物种组成不同,且各诱芯组合诱集到的天牛物种平均数量和个体平均数量均差异显著。配以信息素3-羟基-2-己酮、3-羟基-2-辛酮诱芯的诱捕器对多种天牛亚科昆虫具有诱集活性,同时也表明其对沟胫天牛亚科和花天牛亚科的一些种类也具有引诱活性;在天牛科昆虫的调查和监测中,使用天牛亚科信息素和高释放率乙醇诱芯可显著地提高诱集调查效率。同此前研究,阔叶红松混交林中的沟胫天牛亚科、花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的种类最多、多度最高。研究表明,使用配以天牛亚科信息素和乙醇诱芯的诱捕器可有效地监测这些天牛种类的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17.
酵母胞外槐糖脂产生条件优化及其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筛选得到的1株未见报道的产胞外槐糖脂的酵母菌Y2A菌株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最适产槐糖脂培养基配方为:质量分数6.0%葡萄糖、体积分数8.0%菜子油、质量分数0.2%酵母粉;优化后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6.0、接种量体积分数2.5%、发酵时间120h,在此条件下,槐糖脂产量达到39.4g/L,然后发酵液经分离纯化并制备,得到纯品槐糖脂,将槐糖脂进行抑菌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它对某些试验菌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珍珠柴的6种溶剂提取物对甜菜夜蛾进行生物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珍珠柴提取物对甜菜夜蛾有显著的拒食活性和产卵忌避活性.丙酮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及甲醇提取物在质量浓度200.00g/L时,48h的选择性拒食率均高达100.00%;乙酸乙酯提取物在质量浓度200.00g/L时,24h的选择性产卵忌避率最高,达到96.53%,丙酮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选择性产卵忌避率也较高,能够达到95.89%和93.58%;6种溶剂提取物的触杀作用和杀卵作用都不明显,几乎没有胃毒活性.  相似文献   

19.
荔枝蒂蛀虫对植物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荔枝蒂蛀虫的化学生态调控措施,试验测定了荔枝蒂蛀虫交配前后的雌、雄虫对4种植物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和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的触角电生理活性和嗅觉行为反应随该虫的交配前后的不同和植物挥发油种类的不同而差异显著.荔枝蒂蛀虫对植物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反应大小顺序是:柠檬油>薄荷油>飞机草挥发油>松节油.对荔枝蒂蛀虫驱避反应大小依次为薄荷油>飞机草挥发油>柠檬油>松节油.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不同形式氯元素对焦炭高温冶金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对高炉内含氯化合物进行反应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HCl气体、CaCl_2溶液和HCl溶液等3种不同含氯化合物对焦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原燃料带入高炉的氯元素多和其它物质反应生成HCl气体,当煤气中HCl气体体积分数在0~1.8%范围内增加时,焦炭的反应性先升高再降低,反应后强度先降低再升高;煤气中HCl气体体积分数为0.6%时,焦炭的高温冶金性能劣化最严重;HCl溶液和CaCl_2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在0~8%范围内增加时,焦炭的反应性均逐渐提高,反应后强度均逐渐降低。因此,高炉内不同形式的氯元素对焦炭高温冶金性能均有劣化作用。建议高炉生产现场建立氯元素的检测制度,控制入炉的氯元素含量,以减少对焦炭高温冶金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