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永宁乡中学对250例摩梭人中学生(男125例,女125例)的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及利眼)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摩梭人的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和利眼左型率分别为29.6%、6.4%、49.2%、20.4%、3.2%、41.6%和32.4%;左型率均低于右型率;仅扣手出现率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中国少数民族中,摩梭人扣手左型率和利足左型率处于较低水平,利手、叠臂、叠腿、起步类型和优势眼左型率均处于中等水平;(3)摩梭人利足分别与扣手、利手、叠臂两两相关,叠腿和利眼两两相关;(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摩梭人与云南蒙古族距离最为接近,与内蒙古蒙古族诸族群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2.
2014年9月对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古族中学共224例蒙古族学生(男性92例,女性132例)的5项群体遗传学指标(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鄂尔多斯蒙古族人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出现率分别为53.57%、6.70%、28.57%、56.25%、2.68%.卷舌、尖舌率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叠舌、翻舌、三叶舌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中国北方族群比较,鄂尔多斯蒙古族卷舌、尖舌、三叶舌率偏低,叠舌、翻舌率属中等水平.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鄂尔多斯蒙古族与阿拉善蒙古族、乌拉特蒙古族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云南呈贡地区呈贡一中350例汉族学生(男性147例,女性203例)进行卷舌、叠舌、翻舌、尖舌和三叶舌类型的调查,将调查数据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u检验和χ2检验的方法分别进行性别间和族群间的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1)云南呈贡汉族卷舌率为60.9%,叠舌率为4.0%,翻舌率为29.1%,尖舌率为56.6%,三叶舌率为4.0%.(2)卷舌、叠舌、翻舌、三叶舌出现率性别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舌出现率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云南汉族与我国其他12个族群相比,云南呈贡汉族翻舌率偏高,叠舌率、尖舌率中等,卷舌率、三叶舌率偏低.(4)云南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之间不存在基因互作关系.(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汉族与湖南汉族、四川汉族、山东汉族、江西汉族较为接近,而与少数民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359例(男为145例,女为214例)屯堡人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共5项舌运动类型.结果如下:(1)屯堡人卷舌率为71.31%,叠舌率为21.17%,翻舌率为29.25%,尖舌率为61.00%,三叶舌率为5.85%.除翻舌外,其他4种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我国其他族群相比,屯堡人的卷舌率、翻舌率属中等水平,尖舌率和三叶舌率属偏低水平,叠舌率较高.(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屯堡人的舌运动类型与江苏汉族最为接近.(4)卷舌与翻舌、三叶舌以及叠舌与翻舌、尖舌彼此间存在相关,这表明卷舌基因与翻舌基因、卷舌基因与三叶舌基因、叠舌基因与翻舌基因、叠舌基因与尖舌基因之间分别存在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调查了336例(男102例,女234例)中学生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5项舌运动类型.结果表明:(1)傣族的卷舌率和尖舌率相对较高,分别为58.93%和55.95%,叠舌率、翻舌率和三叶舌率水平较低,分别为4.46%、10.71%和3.57%,5项舌运动类型出现率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国内其他族群相比,西双版纳傣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均处于较低水平;(3)基于5项舌运动类型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傣族与布依族的亲缘关系最近,具有南亚类型族群的特征;(4)翻舌与尖舌彼此相关,表明翻舌与尖舌间存在基因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124例(男73例,女51例)独龙族中学生的5项舌运动类型(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研究结果如下:(1)独龙族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出现率分别为55.65%、7.26%、9.68%、65.32%、16.13%.除卷舌外,其他4种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男女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2)5项舌运动类型间相关性较小;(3)三叶舌基因与卷舌、叠舌、尖舌基因分别存在基因互作关系;(4)与其他族群比较,独龙族卷舌率、翻舌率和三叶舌率均较低.(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独龙族的舌运动类型与布依族、仫佬族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371例(男165例,女206例)文昌汉族中学生的5项舌运动类型(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研究结果表明:(1)文昌汉族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出现率分别为:47.98%、5.12%、16.17%、60.11%、2.96%.除尖舌外,其他4种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男女性别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5项舌运动类型间相关性较小;(3)与其他族群比较,文昌汉族卷舌率、翻舌率、尖舌率和三叶舌率均较低;(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文昌汉族的舌运动类型与仫佬族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贵州省黄平县255例(男为133例,女为122例)革家人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共5项舌运动类型.结果如下:(1) 革家人卷舌基因频率R=0.295,r=0.705;叠舌基因频率F=0.874,f=0.126;翻舌基因频率T=0.562,t=0.438;尖舌基因频率P=0.259,p=0.741;三叶舌基因频率C=0.028,c=0.972.革家人卷舌出现率在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余4项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性别间均无统计学意义.(2) 在我国族群中,革家人卷舌率、叠舌率、尖舌率低,翻舌率低于侗族、独龙族、回族、达斡尔族,与我国多数族群接近,三叶舌率与大多数南亚类型族群、北亚类型族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革家人的翻舌率、尖舌率、三叶舌率与苗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卷舌率、叠舌率均明显小于当地苗族,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革家人5项舌运动类型出现率与苗族聚在一起,表明革家人遗传基础与苗族相对较接近,而与其他南方少数民族有所不同.(4) 卷舌与翻舌、叠舌与尖舌彼此间存在相关,这表明卷舌基因与翻舌基因之间、叠舌基因与尖舌基因分别存在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9.
江西汉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江西省丰城市高中生汉族372例(男为233例,女为139例)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类型、优势眼等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结果显示:(1)江西汉族扣手右型率为60.20%,在我国族群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利手右型率为94.4%,利足右型率为94.01%,在我国族群中居较高水平;叠臂右型率为48.1%,叠腿右型率为71.5%,在我国族群中右型率较低;起步类型右型率为48.4%,小于多数我国北亚类型族群,但大于多数南亚类型族群;优势跟的右型率为64.8%,在我国族群中居中等水平.(2)江西汉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均不存在性别间差异.(3)在江西汉族21对不对称行为特征中,有扣手与利手、扣手与叠腿、利手与叠腿、利手与利足、叠臂与叠腿、叠腿与利足、利足与起步类型、起步类型与利眼共8对性状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对浙江省诸暨市439例(男195,女244)汉族人群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5项舌运动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1)浙江汉族卷舌率为69.20%,叠舌率为19.80%,翻舌率为36.00%,尖舌率为76.50%,三叶舌率为9.60%,5项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我国各族群中,浙江汉族叠舌率、翻舌率偏高,卷舌率、尖舌率中等,三叶舌率偏低.(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出现率与山东汉族、湘语汉族和江西汉族最为接近,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基本特征.(4)卷舌与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叠舌与翻舌、尖舌,尖舌与三叶舌彼此间存在相关.翻舌与尖舌、三叶舌与叠舌、翻舌之间不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1.
布依族舌运动类型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调查了布依族舌运动类型(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共320例(男172例,女148例).研究结果表明:1)5种舌运动类型出现率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2)5项舌运动类型间相关性较小,仅有4对相关;3)卷舌基因与翻舌、三叶舌基因间存在互作关系,翻舌基因与叠舌、尖舌基因间存在互作关系;4)与其他群体比较,布依族卷舌率、翻舌率和尖舌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湖南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特征,对湖南双峰县507例(男269,女238)汉族人群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共5项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湘语汉族卷舌率为64.30%,叠舌率为10.26%,翻舌率为23.08%,尖舌率为64.50%,三叶舌率为4.54%.(2)在我国族群中,湘语汉族叠舌率偏高,翻舌率、卷舌率、尖舌率中等,三叶舌率偏低.(3)除卷舌和尖舌外,其他3项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与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4)翻舌与卷舌、翻舌与叠舌存在基因互作关系;尖舌与卷舌、尖舌与翻舌存在基因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13.
藏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西藏林芝地区492例(男183例,女309例)藏族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共5项舌运动类型.结果表明:(1)藏族卷舌率为84.35%,叠舌率为7.32%,翻舌率为32.93%,尖舌率为74.39%,三叶舌率为23.17%;(2)在我国族群中,藏族卷舌率偏高,叠舌率中等,翻舌率中等偏高,尖舌率中等,三叶舌率中等偏高;(3)除翻舌外,其他4项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与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4)卷舌基因与翻舌、尖舌基因分别存在基因互作关系,翻舌基因与尖舌、三叶舌基因分别存在基因互作关系,三叶舌基因与叠舌、尖舌基因分别存在基因互作关系;(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藏族的舌运动类型与朝鲜族、汉族、蒙古族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4.
对湘西苗族学生555例(男254例,女301例)的舌运动类型(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进行了调查测试,结果表明: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出现率分别为69.01%,17.30%,19.64%,36.40%,40.36%;5种舌运动类型出现男女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5项舌运动类型间相关性较小,仅有2对相关;翻舌基因与叠舌、尖舌基因间存在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山东汉族舌运动类型的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山东地区汉族370例(男215例,女155例)卷舌、叠舌、翻舌、尖舌和三叶舌5项舌运动类型.结果如下:(1)山东汉族卷舌率为76.49%,叠舌率为8.38%,翻舌率为23.78%,尖舌率为69.73%,三叶舌率为3.24%.(2)在我国族群中,山东汉族卷舌率中等偏高,叠舌率、翻舌率中等,尖舌率中等偏低,三叶舌率极低.(3)除尖舌外,其他4项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4)山东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间相关性较小,翻舌基因与叠舌基因之间、尖舌基因与三叶舌基因之间分别存在基因互作关系.(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山东汉族的舌运动类型与阿盟汉族、巴盟汉族、伊盟汉族、鄂伦春族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安徽滁州地区348例(男212例,女136例)汉族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共5项舌运动类型.结果表明:(1)安徽汉族卷舌率为76.72%,叠舌率为17.24%,翻舌率为24.71%,尖舌率为55.75%,三叶舌率为3.74%;(2)与其他群体相比,安徽汉族卷舌率与叠舌率偏高,翻舌率与尖舌率中等,三叶舌率偏低;(3)除叠舌外,其他4种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男女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4)卷舌基因与三叶舌基因存在互作关系,叠舌基因与尖舌基因、翻舌基因、三叶舌基因分别存在基因互作关系,翻舌基因与尖舌基因存在基因互作关系;(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安徽汉族的舌运动类型与布依族、仫佬族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7.
调查海南省临高人546例(男278例,女268例)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和三叶舌共5项舌运动类型,得出临高人各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和基因频率,与各族群舌运动类型出现率比较,结合语言、族源等方面,分析临高人的族属问题.结果:临高人卷舌率为57.9%,叠舌率为8.2%,翻舌率为21.6%,尖舌率为66.1%,三叶舌率为2.2%.5项舌运动类型中,仅尖舌在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高人卷舌基因频率R=0.351,r=0.649;叠舌基因频率F=0.042,f=0.958;翻舌基因频率T=0.115,t=0.885;尖舌基因频率P=0.418,P=0.582;三叶舌基因频率C=0.011,c=0.98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临高人舌运动类型出现率与仫佬族、广东汉族接近.临高人民族成分由汉族、黎族、傣族、壮族融合组成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8.
在四川省雅安市对尔苏人和木雅人进行了5项舌运动类型的调查,包括卷舌、叠舌、翻舌、尖舌和三叶舌.应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尔苏人采样120例(男性69例,女性51例),对木雅人采样157例(男性77例,女性80例).调查结果表明,尔苏人的卷舌率为42.50%,叠舌率为0.83%,翻舌率为3.33%,尖舌率为59.17%,三叶舌率为1.67%;木雅人的卷舌率为46.50%,叠舌率为1.27%,翻舌率为3.82%,尖舌率为66.24%,三叶舌率为4.46%.与国内外其他族群相比,尔苏人和木雅人的尖舌率处于中等或较高水平,其余4项的出现率处于极低或较低水平.尔苏人仅在叠舌和尖舌之间存在相关性,木雅人仅在卷舌和三叶舌之间存在相关性.与南方10个族群基于舌运动类型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尔苏人和木雅人的亲缘关系最近,二者与四川彝族和羌族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9.
在四川省调查了230例(男93例,女137例)成年白马人和400例(男157例,女243例)羌族中学生的5项舌运动类型(卷舌、翻舌、叠舌、三叶舌、尖舌).研究结果表明:(1)白马人的5项舌运动中,女性的卷舌、叠舌和尖舌出现率高于男性.羌族中除了翻舌外,其余类型均是女性的出现率高于男性;(2)白马人的翻舌-卷舌、翻舌-尖舌存在相关,羌族的翻舌-卷舌、翻舌-叠舌、翻舌-尖舌、翻舌-三叶舌、三叶舌-卷舌、三叶舌-叠舌存在相关;(3)与国内的18个族群进行比较,白马人的卷舌率处于中等水平,其他4项指标处在较低水平.羌族的尖舌率和三叶舌率处在较低水平,卷舌率与叠舌率处在中等水平,翻舌率处在较高水平;(4)20个族群基于舌运动类型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马人和羌族均与南方族群接近,白马人与布依族和四川资阳汉族的亲缘关系最近,羌族与四川凉山彝族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20.
对呼伦贝尔市286例(男95,女191)巴尔虎人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5项舌运动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巴尔虎人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出现率分别为80.42%、6.64%、38.81%、79.72%、16.43%;除叠舌外,巴尔虎人的其他4项舌运动类型在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在我国各族群中,巴尔虎人卷舌、翻舌出现率偏高,叠舌、尖舌出现率中等,三叶舌出现率偏低.(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巴尔虎人与蒙古族其他族群(厄鲁特蒙古族、科尔沁蒙古族、锡林郭勒蒙古族、察哈尔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和乌拉特蒙古族)舌运动类型出现率接近.(4)卷舌与翻舌、尖舌、三叶舌,叠舌与尖舌彼此间存在基因互作关系.巴尔虎人5项舌运动类型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