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NaCl为无机盐助剂,正己烷、环己烷、甲苯和正辛烷中的两组分为有机物,配制Winsor Ⅲ型微乳液。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过剩油相中的分配情况;考察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NaCl质量分数和有机混合物组成及种类对有机物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盐度(质量分数)条件下,以正己烷、环己烷、正辛烷和甲苯中的两组分作为有机物配制的WinsorⅢ型微乳液,在不同的有机物配比时过剩油相的组成和增溶前油相的组成均存在差异,增溶出现了选择性;微乳液更倾向于增溶弱极性的小分子及摩尔增溶比大的分子;对甲苯-正辛烷微乳体系,盐度的增加和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降低均可提高微乳液对甲苯增溶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苯和甲苯在纯物质状态和溶液状态下挥发损失量的测定,计算出自然状态下苯和甲苯在水中的挥发速率常数.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20℃、静态条件,因为其本身性质的不同,苯的挥发速率及其挥发量都在甲苯之上.但由于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在20℃时仅为22 Pa,比苯的低了很多,更易达到平衡,从而使得甲苯的挥发速率常数1.67 mg/(min.m2)比苯的0.78 mg/(min.m2)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粗苯原料中有效组分不能快速检测的现状,利用化学计量学和偏最小二乘法原理,进行了粗苯中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含量预测的研究.依据粗苯的拉曼光谱和气相色谱数据,采用交互验证方法,选取合适的维数、波段及图谱处理方式,建立了数学模型.校正集中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0.980,0.957,0.971,0.974,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210,0.393,0.085,0.393,0.085.预测精度能满足企业要求,检测时间从30min降到了几分钟.  相似文献   

4.
将菲分子(A3)作为成核和沉积组分,重建了碳烟成核和表面沉积模型,结合详细的化学反应机理,模拟了低压乙炔/氧气/氩气层流预混火焰,获得火焰中主要气相组分摩尔分数和碳烟颗粒体积分数、粒径等相关信息.通过将模拟值与实验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碳烟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主要气相组分的摩尔分数,该模型对碳烟颗粒的数密度、体积分数和表面积的计算更为准确,验证了模型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1.按照接近临界点时,共轭溶液对称于临界点,系线相互平行的行为,设定共轭溶液中数值相差最大的组分差值在百分之十时已进入此区,介绍了在直交座标上两种估计临界点组成的简易方法。一种为“差值法”,一种为“平均值法”。前者以三元系中二部分混溶或互不混溶组分各在共轭溶液中之差值,对差值最大之组分在共轭溶液中之百分数值对划,而定出临界组成;后者以二者各在共轭溶液中之平均值对差值最大之组分在两层中之百分数值对划,而定出临界组成。对一些三元系统的临界点进行了估计,并与文献数据作了比较。2.介绍了以上述方法估计三元系临界点的同时,亦可解决共轭溶液组成的方法问题。依“差值法”估计二部分混溶或互不混溶组分在临界点的组成数值时所给出的四条线,同一水平线交成的四点所对应的横座标值,即为该二组分在共轭溶液中的百分数值。3.叙述了三元体系共轭溶液中,只分析了一个组分的组成,依上述方法即可估计出此一组分在临界点时的组成,再以试验法定出另二组分在临界点的比例,从而确定临界点的优点。介绍了作者对 NaI—C_6H_6—CH_3OH 体系40℃时,依上法所定临界点的实验及所得此一体系40℃之临界点为 NaI(6.2%),C_6H_6(69.8%),CH_3OH(24%)。并说明了此一体系在其他温度时的临界点苯与甲醇重量比仍在3:1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WCA微扰理论分别计算了由苯、环已烷、甲苯、四氯化碳及二硫化碳构成的二元系的等温气液平衡.我们采用纯组分的蒸气压和密度数据拟合了LJ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总压与实验相吻合,分压明显优于由三参数的 Margules公式关联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农药制剂中苯及甲苯、二甲苯等5种苯系物的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的方法.制剂采用丙酮为溶剂,使用HP-5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为270℃,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40℃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并对10个样品中的苯及甲苯等5种苯系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线性相关系数范围在0.999 2~0.999 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平均回收率范围在95.4%~98.2%.  相似文献   

8.
用液液平衡釜测定了常压,60 ℃下加水N-甲酰吗啉和苯、甲苯、对二甲苯、正庚烷、甲基环己烷组分间6个拟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得到了拟三元液液平衡体系的共轭相组成和分配曲线;实验数据用UNIQUAC和NRTL模型进行了关联;用共轭相作图拟合法和模型参数推算法获得了各体系的褶点数据;并求得了溶剂对溶质的选择性和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9.
将间苯二胺的冷盐酸溶液缓慢滴加到新制备的亚硝酸钠溶液中,然后加入氟硼酸溶液反应,得到间苯二重氮双氟硼酸盐(收率90%),其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温度-14~-12℃;盐酸(37%,质量分数)与间苯二胺的摩尔比为12∶1,亚硝酸钠溶液滴加时间为50~70min,间苯二胺与氟硼酸摩尔比为1∶4;然后加入溶剂,进行间苯二重氮双氟硼酸盐的热分解,得间二氟苯,收率达到72.2%.与其他工艺相比,热分解反应容易控制,同时避免了焦化等副反应的进行.图2,参7.  相似文献   

10.
建立高压气体中苯及甲苯的气相色谱检测法。高压气体经还原至常压,使用溶剂解吸型活性碳管吸附,放置一段时间后使用二硫化碳解吸,并使用气相色谱分析。使用该方法测定苯及甲苯的检出限分别为0.19μg/mL及0.15μg/mL,且精密度高,适合作为高压气体中低浓度苯及甲苯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通过修改化学动力学软件SENKIN,建立了正庚烷均质充量压缩点燃(HCCI)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的单区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正庚烷HCCI燃烧下芳烃(苯、萘、菲及芘)的生成及演变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分析了过量空气系数、进气初始压力和发动机转速对多环芳烃形成规律的影响.计算中采用了正庚烷的燃烧与分解、多环芳烃生成的详细反应机理(共包括107种组分、542个基元反应).结果表明,在低温反应阶段并没有苯(A1)、萘(A2)、菲(A3)、芘(A4)生成;当进入高温反应阶段后,苯、萘、菲、芘的浓度迅速升高至峰值,然后均陡直下降为零.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苯的摩尔分数峰值降低,但菲的摩尔分数峰值变化较小.同时,苯、萘、菲的摩尔分数随进气初始压力的降低而降低;随着发动机转速的下降,苯的摩尔分数先降低后增加,萘的摩尔分数却是先增加后降低,而菲的摩尔分数却持续降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进气相色谱气化室,实现了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与气相色谱的联用。以水不互溶的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作为萃取剂,丙酮作为分散剂,能够从水溶液中有效地萃取苯系物。利用改进装置优化了苯、甲苯、乙苯的分散液液萃取及气相色谱分析条件,得到富集倍数为31~105,检出限为0.2~0.5μg/L.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在气相色谱进样后不产生溶剂干扰峰,且可回收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 MS)、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分析技术对渤海中部凹陷油气地球化学进行了勘查。结果表明,渤海中部凹陷2m深沉积物中苯和甲苯的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0.107×10-6和0.130×10-6;返浆脱气样中的苯和甲苯的平均体积分数为0.844×10-6和0.195×10-6;利用激光频率调制吸收光谱测量技术测得井中返浆气样甲烷碳同位素比δ13C1为-21‰~-72‰。钻探结果证实,调查区内8口油气井中的6口井位于沉积物甲苯异常范围内,5口井位于苯异常范围内。苯和甲苯异常呈顶端聚集模式。返浆脱气样中的苯和甲苯浓度在油气层上方300m左右明显升高。研究区内天然气以油型气和煤成气为主,含少量生物成因气和深部气。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分析技术对渤海中部凹陷油气地球化学进行了勘查.结果表明,渤海中部凹陷2 m深沉积物中苯和甲苯的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0.107×10-6和0.130×10-6;返浆脱气样中的苯和甲苯的平均体积分数为0.844×10-6和0.195×10-6;利用激光频率调制吸收光谱测量技术测得井中返浆气样甲烷碳同位素比δ13C1为-21‰~-72‰.钻探结果证实,调查区内8口油气井中的6口井位于沉积物甲苯异常范围内,5口井位于苯异常范围内.苯和甲苯异常呈顶端聚集模式.返浆脱气样中的苯和甲苯浓度在油气层上方300 m左右明显升高.研究区内天然气以油型气和煤成气为主,含少量生物成因气和深部气.  相似文献   

15.
氧化钙条件下焦油主要组分的催化裂解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为降低煤气化时焦油产率、提高煤气产率,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焦油的两种主要组分苯和甲苯在氧化钙条件下的裂解反应特性,探讨了氧化钙的催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与石英砂条件下相比,氧化钙在苯和甲苯裂解反应中具有催化作用,改变了反应路径,使苯和甲苯裂解活化能分别下降28.66%,47.87%,频率因子分别下降3,6个数量级;相同转化率所需温度分别下降约150℃,100℃;碳析出量降低,气态裂解产物总产率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定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在甲苯和四氯化碳混合溶剂申随甲苯摩尔分数变化的~1H NMR谱,观察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分子中的两个甲基和混合溶剂中的甲苯共振吸收峰的化学位移随甲苯摩尔分数增加而逐渐移向高场,而且两个甲基向高场移动的程度不同。发现如果苯环上的氢被甲基取代,DMF分子中的甲基和溶剂分子中的苯基向高场移动的幅度递减,得到了所有化学位移与混合溶剂中甲苯的摩尔分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用鼓泡平衡釜测定了环己烷-乙醇-异丁醇体系在35℃、45℃、60℃、75℃时的等温汽液平衡,用NRTL方程关联实验数据,计算值与测定值符合较好,气相组成平均偏差为0.0069(摩尔分数)。此外,还考察了环己烷浓度对乙醇和异丁醇间相对挥发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孔介质中泡沫驱油的渗流数学模型,编制泡沫驱数值模拟软件。该软件可以反映泡沫渗流时涉及的生成、破灭及运移机制。以埕东油田西区泡沫驱油先导实验区为原型,分析数值模拟模型各网格泡沫生成速度、自然破灭速度和遇油破灭速度分布与影响因素的统计规律。结果表明,泡沫生成速度随平均渗透率、含气饱和度、气相中泡沫摩尔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油饱和度的增大而减小;泡沫自然破灭速度随平均渗透率、含气饱和度、含油饱和度和气相中泡沫摩尔分数的增大而增大;泡沫遇油破灭速度随含油饱和度、气相中泡沫摩尔分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以六亚甲基亚胺为模板剂,通过动态水热晶化法合成硅铝摩尔比为20~60的分子筛,采用XRD表征其物相结构;并采用NH3-TPD,吡啶吸附等方法表征其酸性质;利用气-液固反应和液-固反应,比较不同硅铝摩尔比的MCM-22分子筛在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硅铝摩尔比在30~60时,可以合成出比较纯的MCM-22分子筛,且随着硅铝摩尔比的增加,分子筛的B酸量逐渐增加,所表现出的烷基化活性也随之增加。当硅铝摩尔比为40时,目标产物异丙苯的选择性达最高值,副产物二异丙苯和三异丙苯的摩尔分数最低,但正丙苯的摩尔分数却最高,这与催化剂中B酸量及其所占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硒与4-硝基邻苯二胺在硫酸和高氨酸溶液中生成5-硝基-2,1,3-苯并硒二哇,且可以被萃取至甲苯中这一性质,用气相色谱法配合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了甲苯中的5-硝基-2,1,3-苯并硒二唑,从而测定了硒的含量。该方法应用于人发中微量硒的含量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