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鞠远志 《科技信息》2010,(34):I0250-I0250
本文通过将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置于自组织理论视野之下,以耗散结构理论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工作有助于实现高校体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对高校体育俱乐部进行管理的启示,以期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态城市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来指导城市建设的城市发展模式,是21世纪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理想目标.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整体性发展理论、经济与环境综合发展理论和城市耗散结构理论是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基础,对这些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三大理念之一,它为生态体育旅游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绿色奥运"理念入手,分析绿色奥运在生态旅游产品、文化、环境等方面对河南省生态体育旅游的影响,并提出了生态体育旅游产品、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着力点是生态高校师资队伍的内涵、生态要求和建构策略.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高校师资队伍包含生态教师个体和生态教师整体.建设符合生态系统理论的高校师资队伍,需要创建生态环境,实施生态管理,注意其远离平衡态的耗散发展和竞争协作的动态发展特性.  相似文献   

5.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演进机理进行了剖析.认为: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动态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形成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其形成过程受自组织机制和特征制约.系统与开放的外界环境和内部要素相互冲突、融合与创造,多层次的叠加、多要素的作用和多维度的需求,是其不断演进完善的原动力.指出: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动地把握体育教学目标的演进机理,才能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科学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利用耗散结构和协同学原理,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城市生态演替的科学内涵,演替的动力基础,并对影响城市生态演替的主要因子及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必须依靠非线性相互作用与涨落才能形成耗散结构.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隶属于耗散结构的形成过程,具有耗散结构的动态性、有序性、非线性、渐变性;构建运动技能形成解释模型分析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即分化阶段、泛化阶段、巩固化阶段、自动化阶段;指出今后体育教学中应提高教师水平,改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内容,建立体育锻炼内在长效机制,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出微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2004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前沿领域,其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介绍Wackernagel M等1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方法--生态足迹法,并运用此方法计算和分析湖北省2004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湖北省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269 82 hm2.反映出目前湖北省的生产、生活强度已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际上已将湖泊水环境研究的重心转向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即从流域尺度对湖泊进行污染治理、生态恢复以及生态系统管理,实现湖泊流域内社会经济协调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对东昌湖流域生态补水管理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东昌湖流域生态补水管理概念模式、东昌湖流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优化模式、东昌湖水质水量保障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它涵盖了流域管理、水环境管理和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和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河南省2007—2011年的生态足迹,定量分析了其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河南省的生态一直处于赤字状态,并且赤字逐年上升。表明河南省生态环境压力大,生态可持续发展呈现出弱化的态势。根据分析结构,笔者提出从完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等方面加快河南省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住宅小区的开发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使太原市城市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的相应的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青海湖北部湿地为例,从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出发,构建由组成结构、整体功能和外部环境3个要素15个指标组成的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生态系统医学理论划分健康等级及评分范围,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熵权法,AHP法两种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近10年的生态健康指数,进而对青海湖北部湿地进行了生态健康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其生态健康近10年处于上升状态.对青海湖北部湿地进行生态健康趋势分析,可为青海湖生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流域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及其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Ecosystem degradation is a common and cardinal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arid zones. The change in the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is the basic cause responsible for such a problem. The study on the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arid zones has become a forefront and focus of the eco-environmental research. Recent studies on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arid zones show that the primary vegetation pattern and its eco-hydrological effect are of the most stable state of the ecosystem in arid zones. Special water absorption ways of plants in arid zones and the hydraulic lift and reverse hydraulic lift functions of some plants are the key mechanisms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ecosystem in arid zones. In the case of water shortage, ensuring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and maintaining proper ecological ground- water table are the prerequisite to keep healthful operation of the ecosystem in arid zones. The paper reviews some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arid zones. It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s of critical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optimal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and saturated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and discusses their determination methods. It also emphasizes that the studies on natural vegetation pattern and eco-hydrological effect, on plants with hydraulic lift function, on water sources for plant absorption, on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and ecological groundwater table for different plant speci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determine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pattern suitable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establishment of vegetation in different arid zon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笔者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及其克里雅河流域70余天的考察,着重讨论了达里雅博依绿洲的生态问题,指出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而成,它导致了这一地区生态平衡的紊乱和严重的生态后果,对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逆转,提出了具体的维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是甘肃省唯一一个湿地公园,也是全国内陆河流域的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市场竞争力和区域条件较差、开展生态旅游既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又可能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对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采取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完善湿地生态旅游立法制度、实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立监测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增强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鼓励周边居民积极参与等管理方式,从而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全息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全息科学及系统全息的思维方法,探讨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统一体内生态差异性的同一性及其本质——生态全息性,阐述了生态全息理论,生态全息论认为,全息现象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生态圈是一个最大的全息生态系统,各子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它的缩影。文中还论述了生态全息律、生态重演律等。生态全息论的提出对于确立新的生态整体观,建立新的生态工程,研究生态系统的发展和进化,对于预测、控制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重庆南川石漠化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由于各地自然、社会条件的差异,石漠化治理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不尽相同.与其它石漠化地区相比,重庆南川石漠化发育程度较低,石漠化地区人口、产业相对密集,潜在石漠化面积广大,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地面临的突出挑战.以南川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当地石漠化特点及石漠化治理面临的挑战,提出在加强生态治理、工程治理的同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方法,以ISO 9000:2000族标准构建的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定性地提出了体育教学质量误差体系的概念,并指出了各种误差的来源和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9.
延安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要形式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是延安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途径。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必须协调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效益,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运用恢复生态学理论结合延安地区实际情况对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评价模型对小城镇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了保护生物、保护农田、保护文化遗产和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法,解决小城镇生态安全问题,改善生态安全问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生命健康的威胁,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安全格局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