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叶鹏 《科技信息》2010,(32):I0294-I0294
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背景。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论述了武术功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服务。  相似文献   

2.
马晓龙 《科技信息》2010,(34):I0282-I0283,I0285
中国武术的发展,保持特色,突出个性是必须的,但更新观念,求实创新又是中华武术的活力所在。而坚持科学和谐发展观是有利于中华武术发展的最好方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检索、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的理论为依据,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体育文化、中国武术文化的深层结构。通过与西方相应层次文化的比较,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寻找中国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相似之处;分析中国武术进奥及进奥未成的利弊,促进中国武术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日本武术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弘扬现状是日本民族强劲尚武精神最直接的写照。在文献考察的基础上,依据王涛赴日采访调查日记,对日本武术文化的遗存现象及发展启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日本武术与中国武术有着休戚相干的关系,日本的空手道、太极拳、相扑等武术运动的源头直接可追溯到中国古代、近现代的武术足迹;缘于日本民族对尚武的重视及发展措施的得当,其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发展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传统武术的校园传播、世界传播及K-1赛事的品牌特色、开展理念、定位独到等方面的成长路径及成功经验为中国武术实现更快发展、增强辐射面、创造更好发展轨道提供了一定的可考之价值。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武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武术发展史上的成熟期,传统武术基本文化命脉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这时期的无数发展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包括武术理论在内的武术文化形态的成熟上,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武术文化的精神,到现在对传统武术继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阐释中国武术的非体育功用发展特征,探析中国武术的非体育价值.研究表明,非体育角度下的中国武术发展呈由外而内技术理论化;由散而整体系系统化;由分而融内容多元化的特点,在非制度的习俗性规范、国家层面的政治性媒介、丰富的艺术性元素、唯物辩证的哲学性理念等方面彰显其独特的非体育价值.提出应在武术挖掘、保护、研究工作中激活文化内生力,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感;重视技击价值,促进武术均衡发展;加强遗产艺术化,延续民族优秀传统,在传播武术的同时辩证地看待武术,推动武术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6.
戚家栋 《科技信息》2007,(28):196-196
中国武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壤数千年,与传统文化的儒玄道释、兵医术艺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它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武展 《菏泽学院学报》2011,33(5):102-105
在文化日益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的中国武术,发展至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竞技武术的日益体操化,传统武术遇到后继乏人的尴尬,等等,使武术陷入发展的困境.认为武术自身的发展必须要采取多元化渠道,要适应大众的需求,寻找市场需求的、大众认可的武术发展路径,为武术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任何文化首要的都是民族文化,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冲击的浪潮下,武术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以文化软实力为理论支撑,深入挖掘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在不断发展提高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建立健全武术的对外传播体系方面提出建议,对强化武术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功夫"最为盛行的国度之一,早期主要流行的是中国传统拳术,1978年马来西亚政府承认的武术团体的最高机构马来西亚武术总会成立.武术发展方向转为国际化方向,与其他国家一道努力把中国武术推向国际体育舞台,使中国武术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运用文献资料、查询、专家访谈等方法,系统研究马来西亚武术总会为推动和发展武术所采取的种种措施,分析马来西亚武术能在短时间内,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原因做深入的探讨,进一步说明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及马来西亚武术总会对推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向海外及国际化竞技运动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以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推动武搏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也给予了中国武术史无前例的殊荣。在这具有历史转折性的"拐点"上以何种方式推进中国武术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命题。本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养生武术等方面对武术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术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华民族特色而风靡全世界,这体现出我国运动和文化事业在当代所取得的成就.中国武术思想重视和而不同,这是传统思想使然.尝试将传统武术思想置于当代文化视野下进行深刻的剖析,着重论述重构中国武术思想体系的必要性以及文化视野下中国武术思想的核心构成,以此来推动我国武术文化的建设,提升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略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渊源以及与民族文化、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着手,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进行了探讨,以此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扬武术文化博大的精神内涵,理解东方文明的精髓,对民族的自立、自强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武术蕴含了中国的优秀思想和文化,体现着华夏儿女的智慧和精神风貌,“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承”成为武术研究的重点。世界影视光环下的中国功夫展现了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线”,武术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一张独具魅力的名片。随着影视和武术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影无武不关,武无影难成”的态势。透过武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武术文化和武侠影视的互动发展关系,阐述武术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言志与缘情是中国古典文艺本质的双重规定.金庸武侠小说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武侠刻画人生.以人性人情融合凸显作品生命意识,处处折射出中国古典文学言志与缘情的哲理思想,从而使他的武侠小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内涵与底蕴.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体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结合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现实语境,论述"武林大会"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少林寺是我国武术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符号,正确认识少林寺武术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并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对于提高武术推广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当前少林寺武术无形资产的内容、整合开发的意义和方式方式、以及需要规避的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武术无形资产开发提供参考,促进武术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资料对比法,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武术创造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大影响为线索,分析武术整体技术体系形成背后的古代哲学思想,以期作为当前研究武术文化、充实武术理论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运用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重庆市武术运动项目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认为重庆市依据独有的地域特征和人文特征打造武术特色全民健身计划是必要和可行的.基于全民健身视角分析重庆市武术运动项目的地域分布和发展普及的限制条件,并依据各区县现有公共体育服务资源浅析改进完善措施,旨在增强重庆市群众和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养水平,激发群众参与武术运动的兴趣,促进武术体育产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武术和西方体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哲学、文化学、美学的视角,以天人关系和身心关系为主线,通过对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文化进行比较,认为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审美方式不同是因为哲学起点不同而导致的,而且中国武术的美学特征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而西方体育的美学特征是二元对立的关系。通过比较以揭示中国武术审美特征来促进武术美学的发展,弘扬中国武术文化优势,为中国武术文化的交流、传承、发展提供一些现实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